老年失智症

失智症已成为高龄化社会的隐忧。台南市立安南医院表示,降低失智症风险,从年轻时就要着手,包括戒烟、控制三高及避免头部外伤等。 台南市立安南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林义滨指出,失智症不仅只有记忆力减退,还会影响语言能力、空间感、计算力、判断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也可能出现干扰行为、个性改变、妄想或幻觉。失智症大致可分为退化性、血管性、混合性,阿兹海默症是最常...
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肥胖也可能会影响发病和脑衰老的提早发生,体重超重者的大脑萎缩似乎更为严重,大脑内的白质(White matter)会减少,一名50岁超重者的大脑与一名60岁瘦子的相当。
在近期旧金山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斯坦福大学音乐研究者埃莉诺‧塞尔弗里奇(Eleanor Selfridge-Field)介绍了一个令人不得其解的个案:一位101岁老妇人虽罹患脑血管性痴呆,却完整保留了弹钢琴的能力。
肉桂入药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现代研究证实,这种又甜又辣的树皮可缓解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疼痛症状。而最新研究则揭示了肉桂一个新功效:增强学习能力。虽然桂皮和肉桂二者在这点上功效相同,但专家建议,长期服用的话还是选味道更甜的真正肉桂(又称锡兰肉桂)。
研究人员今天表示,80岁以上男性每5人就有1人有Y染色体流失问题,而有这种症状的男性,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较高。
不管你是否已成婚,祖父母是否健在,这支聚焦真爱的短片都会让你感动不已。阿尔弗雷德(Alfred)和西尔维亚‧帕雷(Sylvia Paley)夫妇已结婚67载;从两人相识算起,则已过去了七十多年。在89岁上,阿尔弗雷德开始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外孙萨姆‧米勒(Sam Maller)想要为老人留下婚姻的珍贵记忆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员薛一蘋、中研院国际研究生学程、国防医学院博士生石育慈最新研究发现,只要增加必需氨基酸白胺酸的摄取,就能有效增加神经突触,未来用于治疗失智症、渐冻症、自闭症等神经细胞病变,将可提供一项简单、安全且有效的医疗策略参考。薛一蘋18日表示,未来预计进行小鼠行为学研究,也可能进行人体实验,相关研究也正申请专利中。
不少中老年人为避免看起来“福态”希望减重,不过根据一项调查研究,中老年时体重减轻可能会出现轻微认知障碍问题,属失智症的前兆,值得注意。
“我想念我自己”是一部描述失智症的电影,事实上,很多人担心年老后罹患失智症,郭综合医院说,多吃鱼、坚果及蔬果,可补脑防失智。
每年9月是国际失智症月,国际失智症协会25日公布2015年全球失智症报告,预估今年全球将新增990万名失智症病例,等于平均每3秒多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到了2050年,全球罹患失智症的人数将从目前的4,700万人翻升约3倍,增加到1亿3,150万人。
美国研究人员今天表示,有轻微记忆缺损的较年长妇女,病情恶化的速度是男性的两倍。科学家试图找出阿兹海默症特别容易找上女性的原因。
根据1份大规模且长期的研究,过胖的中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较低,这些新发现推翻以往普遍的认知。
蜂胶具多重保健效果,是民众常用的选择,以下提供蜂胶的基本知识。
肥胖容易引发新陈代谢症候群,更会使血管提早老化、容易阻塞,提高老年失智的风险。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调查结果,却发现近八成民众不知肥胖与暴饮暴食都是危险因子,且约四成体重过重者,完全没有失智危机的自觉。
天主教耕莘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刘议谦今天说,肥胖增加失智风险,许多研究显示,胖哥胖妹的大脑老得快,中年发福的老年失智风险上升。
调查显示,巴黎空气污染严重,最糟的时候,害处与吸入二手烟不相上下,巴黎市政府预计明年初提交改善方案,措施包括限制柴油和高污染车辆。
65岁的陈先生,几年前退休后社交活动活跃。去年,觉得脚会酸麻,渐渐无力行走,不再旅游,甚至足不出户,活力直直落。最近右侧手脚颤抖更明显,说话和动作迟缓,容易跌倒而常需要人顾着,表情淡然不爱理人,至神经科就诊。医师诊断为帕金森症,经药物治疗后,手抖和行动迟缓情形已有改善。
中央研究院基因体中心团队发现TDP-43蛋白球状聚合体,很可能是导致脑前侧额颞叶失智症(FTLD)的关键因素,成果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通讯”。
澳洲学者今天在世界药学大会指出,橄榄中的生物类黄酮能预防阿兹海默症,研究显示,可抑制有害脑神经的β淀粉样蛋白在脑中堆积。
焦虑、抑郁、失眠,可能不是一般老化的专利,帕金森氏症的初期也包含这些症状。目前台湾病患就医人数推估约为3万多人,帕金森氏症是由于脑中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产量不足所导致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方式皆是以补充多巴胺为主。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吸烟者罹患失智症风险比没有吸烟者高出45%,而暴露在二手烟环境者风险也会增加。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后来诊断出阿兹海默症的患者身上,发现一类血液蛋白质,可望藉由血液检验来找出阿兹海默症初期患者,增加治疗希望。
台北市24H失智症关怀专线(1999转5880)去年9月开办,共接获约3,500通电话,服务近3千个家庭。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汤丽玉指出,来电失智症照顾者超过三成呈现忧郁及焦虑情绪,其中7位有轻生念头、超过20位欠缺生活意志、近400位重复使用专线咨询,最多一周拨打6次,可见家属在情绪焦虑、有困难撑不下去情况下,须要专线支持。
台立法院1日举办居家服务不可承受之重公听会。多个长期照护团体指出,台湾民众失能人数逐年增加,但是照顾人力严重不足,大部分失能者只能依靠家属照顾,呼吁政府正视此问题。卫生福利部表示,7月起照顾服务费将提高至每小时200元,提升服务意愿。
失智症又被称为“沉默的危机”。台北市卫生局估计,北市失智症超过1万人,但筛检登记者仅400多人,北市卫生局长林奇宏表示,失智可以预防,民众应持续进行活化脑部的活动,从饮食、运动、人际互动三部分加强,可延缓并降低失智概率。
台湾人口老化,失智症患者比例相对提高。成大医院3日建议多运动及均衡健康饮食,以降低失智的危险性。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学习第2外语有助提高阅读、口语表达能力与智商,懂的外语愈多,效果愈好,即使成年后才学习外语,对大脑也有同样的正面效益。
研究人员发现,老年痴呆症类似心脏疾病和癌症,是经过几十年的演化而形成,它会受到胆固醇、血压、肥胖、抑郁症、教育、饮食、睡眠和精神、身体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建议,民众若能注意每天日常的生活行动,或许将可减少他们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
据一项新的研究,人类第一次做到通过检测血液中的10种脂类来预测诊断老年痴呆症,并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测近两至三年内是否会罹患该病。这一最新的血液诊断、筛选标记技术,最快可在两年内就可上临床应用。
(大纪元记者李郁玫报导)现今老年人口逐渐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年上升。失智症的治疗与照护是一条相当漫长的路,家中若有失智症患者,家人生活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与治疗才能降低失智患者发生走失、行为与言语不当等状况。
共有约 384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近日有报导指出,在美国的手机应用商店里可以免费下载的VPN应用中至少有5款中国企业开发的软件与中共军方有关,这立即引起多方的安全担忧。破网(翻墙)软件专家表示,几乎所有中资VPN应用都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