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
昌黎韩皋是已故晋公旁支的孙子,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太和五年,从大理寺丞的职位上被调离,在朝廷录用官员中被选中。他的名次既不是很高,也不是科举考试得来的,在后辈中传为笑谈。当时太常丞冯芫被任命为岳州刺史,他说人世的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唐德宗想要去西边巡视,有知星相的人启奏说:“逢林即住。”德宗说:“怎么敢叫我停在林木之中。”姜公辅说:“不是这样,但地亦应。”
唐代宗时的太子少保韦夏卿,能预知人未来,但是无人知道他有这种能力。
曾为唐朝时知吏喉事的苗晋卿,当初去应试时很不顺利,有一年眼看就要考中了,结果还是落了榜。时值阳光和煦,春色明媚的好日子,他骑着瘦弱的毛驴走出京都大门,赊了一壶酒坐在草地上喝起来,喝得酣醉就地而眠。过了很久,他醒来一看,有位老人坐在身旁,便拱手施礼邀他与自己叙谈叙谈,剩下的酒也送给老人喝了。老人深表谢意。
伪蜀时的度支员外郎何昭翰,曾经跟随别人在黔南当判官。空闲时,他到野外散步,在河边看见一个垂钓者,这个人对何昭翰说:“你是何判官吗?”何昭翰说:“是。”垂钓者说:“我是山野之人张涉。我曾经与你交往了很长时间,你如今忘了我了。”
黄万佑在黔南没有人烟的地方修道,经过几个世代了,他一直还在那个地方。每隔二三十年出来一次,到成都去卖药。他谈论别人的灾祸,没有一次不应验的。
伪蜀有个赵温圭,擅长占卜,别人的吉祥灾祸,无不神算妙中,蜀人称他为赵圣人。
朱建平,三国时沛国人。他精通相面术,在民间相面非常灵验。曹操做魏王时听说了朱建平,于是召他做了侍郎。文帝曹丕又封他为五官将。一次,曹丕与众宾客三十余人共坐,曹丕问朱建平自己能活多大岁数,又让他给在座的众宾客相面。朱建平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
伪王蜀时有个叶逢,少年时就聪明有悟性,他常常跟孙光宪一起拜见术士马处谦,问命运通达与否。马处谦说:“你四十岁以后,才能去求官;如果不到时候,先得到了官位,你就不会长寿。”
周文王想要去狩猎,太史官编为他占卜之后说:“您这次去渭水北岸打猎,将有很大的收获。所得既不是龙也不是螭(一种无角的龙), 既非虎,也非罴,而是一位公侯。他是天降给您的老师,他将辅助您成就大业,使国家昌盛,并会惠及后三代君王。”
唐玄宗在位的时候,有一术士说他能预先知道别人吃什么东西。朝廷的公卿大人们都争着请他为自己预测,只有大夫李栖筠不相信他的话。
曾任唐玄宗时宰相的杜暹在年轻时,曾从蒲津过河,当时河流水势湍急。上船的人很多,并且撑船的人已经解开缆绳,准备起渡。
唐代宗宝应二年,户部郎中裴谞出任卢州刺史。卢州有两个被贬谪来的官员。一个叫武彻,是从殿中侍郎史贬为长史。另一个叫于仲卿,从刑部员外郎贬为别驾。裴谞到卢州府三天,两人就前来拜见。
唐肃宗张皇后的祖母窦氏是玄宗的姨母。玄宗的母亲过世得早,窦氏对玄宗有养育之恩。景云年间,窦氏被封为邓国夫人,皇帝对她很敬重。她的儿子去惑、去盈、去奢、去逸,依倚皇帝的恩宠,生活豪华。
上元年中的一天,吏部员外张仁将沈君亮请到上座后问道:“明公看我什么时候能够升迁?”沈君亮回答说:“您的席位还未坐热,为何就发愁不升官呢!”
唐朝开元年间,皇上急于治理朝政,尤其注意宰相的人选。皇上想任命张嘉贞为宰相,但忘了他的名字。于是夜间让宫人持着蜡烛,去寻找当天在省中值班的是谁。回奏说是中书侍郎韦抗值班。皇上马上召韦抗进寝殿。
侍郎薛邕,有当宰相的愿望。当时有个张山人善于看相。 一天,兵部郎中崔造和前科进士姜公辅一同在薛邕那里做客。薛邕问张山人说:“坐上这几个人有没有宰相?”心里想,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自己。
在唐天宝年间,刘邈之调任岐州陈仓尉,他姨母家的表弟、吴郡的陆康从江南来看他。主簿杨豫、县尉张颖听说陆康来了,都来向刘邈之祝贺。
他问马游秦有什么要求,游秦不回答,裴光庭一再追问,游秦才说:“我已经知道自己要当什么官了,不敢再说什么了。”光庭说:“你当什么官由我决定,你怎么会知道?”
中唐首屈一指的名将郭子仪,是一个“再造王室”,挽狂澜于即倒,使大唐转危而复苏的人物。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多次平定外夷入侵和国内藩镇作乱,他年过八旬还带兵征战,独力撑天,后世评曰:“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
唐朝开元末年,杭州有个叫孙生的人,善于给人看相。 有一次他去了睦州,郡太守让他给部下的僚吏们都看看相。当时房瓘是司户,崔涣从万年县的县尉贬到桐庐县作县丞。
唐朝京兆尹庞严是衢州刺史,到任几个月后的一天,他忽然梦见两个和尚走进寝室的门。庞严不信佛教,在梦里喝斥和尚。
唐时宰相李固言当初科举考试未中榜,路过洛阳时,遇见一个叫胡芦的先生。胡芦先生知道神灵间的事,李固言就去找他问命。先生说:“纱笼中人,不用相问。”
后唐清泰初年,王仁裕在梁苑任从事。当时是范延光镇守在此。这年早春,郊野还很寒冷。范延光率领诸幕僚在郊外折柳亭为朝廷派来的使臣饯行,席间有奏乐。乐曲用的是羽调,而独有铙钹击出的是宫声,自相干扰,竟不谐和。
唐宪宗元和六年,京兆韦词在宛陵廉使房武处作事。初秋七月,细雨濛濛,他在公署办公,因疲倦就睡着了。
有个叫韦驺的人,懂音律,善于长啸,自称“逸群公子”。去参加进士应试,没考中,就再也不考了。他常说,“男子汉志在四方,岂能屈节于风尘呢。”
曾经担任过殿中侍御史的李棱,贞观二年科举考试中榜。他有别墅在江宁,供其家属居住。这一年,太师浑瑊镇守蒲津关,请李棱担任管记从事。
唐朝人马周,字宾王,少年时父母双亡,非常贫困。马周通晓《诗》、《传》。他不能治理家业,不被州里人所看重。补任博州助教后,仍然每日饮酒。刺史达奚很生气,屡次责备过他。
唐朝开元末年。在弘农县古函谷关得到了一个宝符,是一块白石,一面写着红色的字,是个“来”字。认识这个字的人解释这个字说:“这个‘来’字是四十八的意思,是用来预示圣人当皇帝的历史能有多少年。”
宋朝太尉沈庆之要求辞官不作,皇上不准许。庆之说:“张良是名贤,汉高祖还允许他退归家乡,我有什么用,让您必须留住我?”说着就掩面而泣。于是皇帝下诏,授予开府处理,并让他去廷尉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