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诗词歌曲
诗经
乐府
古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其他诗词
古体诗词创作
现代诗词创作
歌词歌谣
散文随笔
古典散文
现代散文
名家散文
闲话文史
电影随笔
开卷有得
书序书摘
书评书话
剧本剧作
名言锦句
小说大观
古典长篇小说
古典短篇小说
现代长篇小说
现代中篇小说
现代短篇小说
社会/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文学常识
认识文学
诗词常识
文法修辞
应用文类
外国文学
外国诗歌
外国散文
外国古典长篇
外国现代长篇
外国短篇小说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5)
在胡的鼻子下转了一年后,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渡口的河滩山坡上站满了组织起来送行的老百姓,毛上船前还跟区镇干部一一握手话别。这样闻所未闻的透明度,意在显示他不是偷偷摸摸地溜走的,而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告别的。一个月后,胡宗南在损兵折将十多万后,干脆放弃了延安。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9日 6:03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4)
一九四七年初,当蒋介石攻不动北满根据地时,他知道事情糟了。蒋需要战场上的胜利,来鼓舞士气,给人们以希望。他想出了攻占中共大本营延安这个主意,在三月一日的日记里写道,占领它“对于政略与外交,皆有最大意义”。蒋把这个重任交给他最信任的人:胡宗南将军。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8日 6:02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3)
蒋介石在美国朝野中名声不佳。为了争取美国不支持蒋,对中共采取友好立场,毛制定了“中立美国”的政策。声称中共只是温和的农村改革者,不是要搞共产主义,完全可以跟美国合作。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7日 5:54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2)
十月十一日,毛回到延安,第一件事就是部署军事行动,不让蒋介石的军队进入东北。林彪受命担任中共在东北军队的总司令。数万名奉命出关的干部这时已在路上。为了领导中共在东北事务,并与占领东北的苏军随时联系,新成立的东北局的成员,已在九月中旬由苏联飞机秘密运送到沈阳。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6日 5:59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1)
一九四五年二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Yalta),斯大林向罗斯福和丘吉尔承诺,苏联将在打败德国之后两到三个月内参加太平洋战争。这意味着苏联红军将大举进入中国,这是毛梦寐以求的。早在一九二三年,他就清醒地指出:中共要上台“得由俄国军队从北边带进来。”二十二年后,这个预言即将变为现实。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5日 6:02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50)
延安被叫做中国革命的“圣地”,以共产党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著称。真正使延安能够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呢?延安有两项重要外援。一是国民党政府(在头几年)的接济,二是莫斯科的大量秘密援助。一九四○年二月,斯大林亲自把援助规格定在每月三十万美金上。这相当于今天的四千五百万至五千万美金一年。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4日 5:51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9)
整风也使毛的盟友增加了对他的畏惧感。他的主要帮手康生在那段时间非常怕毛。康生也是地下党,他的背景复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入党都不清不楚,他提的入党介绍人否认介绍过他。许多人给毛写信提出对康的怀疑,有人说他被捕叛变、出卖同志。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3日 5:5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8)
助毛下毒的是金大夫,帮毛阻止王明去莫斯科的是周恩来。那时苏联飞机来往延安,得请蒋介石点头。周对潘友新大使说:“国民党不让王明同志离开延安。”当时也在重庆的林彪告诉潘友新,周根本没向国民党提出王明去苏联的事,原因是毛的指示。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2日 5:5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7)
在延安整风中,毛的另一个目标是叫整个中共领导层匍匐称臣,使他永远不再需要莫斯科的认可。德国入侵苏联不久的一九四一年秋,毛召开一系列政治局会议,要所有过去反对过他的人,引起过他不快的人,都卑躬屈膝地谴责自已,唱他的颂歌。大多数人,如张闻天、博古,都乖乖照办。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7月1日 5:5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6)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延安生活的中心是审讯和受审,一个接一个的坦白大会,还有各种改造思想会议。用开不完的洗脑会来摧毁人的意志,将成为毛泽东统治的一大组成部分。所有休闲娱乐,像唱歌跳舞,都被停止。仅有的一点点个人独处时间也不得安宁,那是写“思想检查”的时候。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30日 5:59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5)
首先,毛拿他们的带头人、三十五岁的共产党员作家王实味开刀。王实味曾翻译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托洛茨基的著作。三月十三日,延安的主要报纸《解放日报》连载他的文章《野百合花》。毛一看就留了神。王实味写道:延安青年近来似乎生活得有些不起劲,而且似乎肚子里装得有不舒服。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9日 5:56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4)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入侵苏联。这对毛泽东的打击非同小可。苏联是他的资助人、他的希望,一个被削弱的、自顾不暇的苏联显然不能对他像以往那样帮助了。多少天来,毛都睡不着觉。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8日 5:57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3)
毛固然没能挑起全面内战,但他赢得了一系列胜利。首先是他的宿敌项英死了。项英在蒋介石下令停火后逃了出来,三月十四日深夜,在一个山洞里睡觉时,被副官开枪打死。这名副官本来就对共产党不满,打死项英后,他拿走项英身上的金条财物,后来投向国民党。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7日 5:57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2)
项英的总部有一千工作人员、八千部队,驻扎在云岭,在以多变的云彩和奇诡的石峰著称的黄山之侧。一九四○年十二月,项英的总部是新四军唯一在长江以南的部队。毛把百分之九十的队伍都已调到江北,组成了江北指挥部,由毛的盟友刘少奇负责。项英管辖的新四军不到百分之十。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6日 5:53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1)
一九四○年春,华北的大片土地都掌握在中共手里。三月份在斯大林的默许下,八路军集中三四万兵力,全歼六千国民党部队,在华北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时,朱德、彭德怀感到他们也应该打打日本了,不然说不过去,四月一日,他们准备大规模破坏日本运输线。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5日 5:49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40)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联跟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瓜分了波兰。对斯大林与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勾搭切齿痛恨的中国人中有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陈因观点独立被中共开除,在国民党监狱里坐过几年牢。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4日 5:58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9)
作为对王稼祥的报酬,毛给了他一连串的要职,包括军委副主席。毛还为这个三十二岁的单身汉作媒,女方是三分颜色七分娇媚的医科毕业生,其父是毛早年的朋友。毛在给张闻天当了月老之后,又再抛红绳,拴住又一个有用的人。毛喜欢做媒,也熟知人的心理,特别是性拘束的男人的心理。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3日 5:53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8)
张国焘在长征中与毛会师时,拥有雄兵八万,毛只有残兵一万。但几个月工夫,毛就成功地破坏了他的军队,抢先联系上苏联,被莫斯科首肯为中共领袖。重逢时,张国焘是灰溜溜地来的,军队也只剩下一半。毛仍不放过他,因为他仍然是书记处书记,他的四万军队仍然是毛的一倍。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2日 5:51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7)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战略就是把苏联军队拉进中国,为他打江山。在这一天到来前,他保存扩大中共军队的地盘。开战后,毛坚持红军不参加正面战场的战斗,只在侧面做游击队协助,蒋介石同意了。其实毛连侧面袭击也不想做,他命令指挥官们等日本军队击溃国民党军继续往前推进时,在日军后方占领土地。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1日 5:46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6)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月底,日本侵占了华北的两大主要城市:北平和天津。蒋介石没有对日宣战,他还不想打一场全面战争。实行蚕食政策的日本在这时也没有计划把战火引向华北以外的中国内地。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20日 5:58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5)
像许多长征女红军一样,贺子珍起先拒绝跳舞。斯诺的观察是:“身体这样紧贴着,在这些老党员看来简直是不知羞耻。”其实,她们是怕自己在那些城市姑娘面前献丑。不少人心里悄悄为这一乐趣强烈吸引,子珍后来爱上了跳舞,是个优美的舞伴。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9日 5:57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4)
蒋介石获得自由不久,一九三七年一月,莫斯科为中共规划好了下一步的蓝图:放弃武力推翻南京政府的政策,停止没收土地,停止阶级斗争,承认南京为合法政府,置红区和红军于它管辖之下。毛接受了这一转变,把它作为权宜之计。中共向南京做出公开保证。一个历史新时期开始了。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8日 5:5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3)
捉蒋的消息传来,中共领导人群聚在毛的窑洞,大家一片欢腾。毛大声狂笑。笑完后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件事:除掉蒋介石。蒋一旦死去,中国就会出现权力真空,那就是莫斯科插手的绝好机会。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7日 6:07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2)
张学良完全被蒙在鼓里,仍然以为莫斯科支持他取代蒋。当他对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说他“希望与中共的倒蒋抗日联盟会得到苏联的支持”时,大使跟他哼哼哈哈,助长他的幻觉。毛泽东呢,收到莫斯科八月十五日转折性的电报后,立即派叶剑英去长住西安,让少帅放心,不要因为中共跟蒋介石谈判就以为政策改变,中共和莫斯科扶张倒蒋政策不变。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6日 6:31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1)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长征完毕到达陕北时,他的目标除了生存就是打通苏联。蒋介石要的是把红军关在他划定的地方。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前东北“少帅”张学良。少帅的司令部在西安,与毛的驻地相距三百公里。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5日 6:2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30)
长征后的未来十年里,毛泽东的“家”安在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傍着黄河。这里是望不尽的黄土天地,单调而又悲壮的苍凉。流水切割成的沟壑像满脸皱纹,峡谷像锯齿般裂开,深长几百公尺。住宅多是依山挖进的窑洞。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4日 6:10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29)
毛要张国焘把伤病员、辎重都统统带上!表面上他说这是使他们“免致抛弃”,实际上是让张的队伍加倍受苦。毛是以中央的名义下命令,张国焘只好服从,带着数万大军开进草地。一两天后,草地的滋味他就领教够了。九月二日,部队来到一条涨水的河前。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3日 6:31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28)
当一九三五年六月两支红军会师时,毛率领的中央红军处在悲惨的境地。剩下的这一万来人身体拖垮了,重武器差不多丢光了,步枪平均每支只有五颗子弹。曾是张国焘老朋友的朱德私下对张说:中央红军“过去曾是一个巨人,现在全身的肉都掉完了,只剩下一副骨头。”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2日 6:26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27)
子珍产后两个月,灾难再次降临到她头上:她被国民党的飞机炸伤,差一点丧命。那是四月中旬的一个傍晚,三架敌机在一片梯田尽头出现,飞得很低,连飞行员的脸部看得见。子珍跟战友正在一条小径上歇气,猛然机关枪扫射下来,炸弹跟着落下,一时胳膊腿横飞,鲜血和脑液把土地搅成一滩滩红色的泥浆。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1日 6:42 PM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26)
一月二十八日,毛下令在一个叫土城的地方设伏。结果如毛所料,敌军名不虚传,反守为攻,把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根据毛的部署,红军还被摆在背水作战的地位上,背靠一条被窄窄的峡谷挤得水流湍急的赤水河。毛站在远处的山顶上,观看他的队伍的惨败,一天后才下令退兵。
张戎
毛泽东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鲜为人知
2008年6月10日 6:21 PM
1
2
3
4
共有约 117 条记录
我没有乡愁
承天皇太后——萧绰
【岳飞传】收复建康 岳家军首次大捷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