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关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腰4/5椎,腰5/骶1椎间盘,其发病原因在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因慢性劳损、外伤或外邪侵袭,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血管或脊椎等组织,导致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痛,皮肤麻木,严重的会出现肌肉萎缩,运动无力,腰部麻痹、大小便失禁、活动受限,甚至瘫痪。
近日英格兰公共健康主任建议每个人补充10微克的维生素D,以强化民众的骨骼和肌肉,称此举将令孩子受益。显示维生素D缺乏已成普遍社会问题。
不少民众有长期肩颈酸痛、腰酸背痛等问题,因此前往医院求助的患者比例节节上升,其中又以20~50岁的上班族族群为多。通常在经过医师问诊与理学检查,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质性问题后,多数被诊断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免疫异常疾病之一,发生率约0.3%。在现今医学上,尽管相关研究百花齐放,但仍未真正找到可以完全根治的医疗方式。也因为如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仅必须在生理上适应此疾病所带来的不适,在心理上也必须承受接踵而来的精神压力。
45岁男性,平时喜欢喝酒,35岁时常常双膝疼痛,诊断为痛风,45岁时仍然双膝疼痛合并双手手指关节僵硬,诊断为退化性关节炎。50岁时双膝疼痛不良于行,需要置换人工膝关节且双手关节变形肿胀,握力变差,行走不方便,最后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芋头为芋的地下块茎,它所含的膳食纤维约为米饭的四倍,可谓是淀粉类的蔬菜。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药用疗效。芋头为芋的地下块茎,它所含的膳食纤维约为米饭的四倍,可谓是淀粉类的蔬菜。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药用疗效。 在明朝《本草纲目》记载,它具有破宿血、去死肌的功效。而在现代研究发现,芋头内所含的非淀粉性多糖体(TPS),在适当的浓度下可以提升T淋巴细胞、NK细胞的...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成分。在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姜黄具有抗发炎、抗肿瘤、抗动脉粥状硬化等效用。再加上姜黄属天然草药,毒性较低,因而使用上更受到民众的青睐。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不只是运动员才会遇到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脱水、供血不足、神经压迫、盐分流失以及缺矿物质(如钙、钾)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块会缩小,也很容易拉伸过度而发生抽筋,让人疼痛难忍、动弹不得,又无计可施。好消息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自己做实验,研究出了快速缓解抽筋的妙招:喝辣味饮料。
疼痛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专注于痛感的知觉本身,已经导致了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在解决疼痛问题上,我们一直走错了路。其实,有一些特别的方法可以镇静神经系统,抑制大脑和脊髓对疼痛的传递。经常使用这些方法来减轻疼痛和因此而来的压力,可以和药物一样有效。
从神经学的概念来讲,我们的脑里有一个总感觉区(在中央后回那个地方),其中有一个专门管下肢的地方,再下来管上肢,管头面等等这些地方。也许截肢了以后,这个地方留有疼痛、麻或什么信号,他就会感觉那个地方在麻、在痛,就是神经的一种暂时的记忆。
据健保署统计显示,全台骨折人口5年涨一成,103年度全年骨折就诊人数飙破67.5万,其中50岁以下骨折就医人数更高达30万。一 名OL爬楼梯上楼,重心不稳踩空拐到脚,就医后竟发现骨折。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吴至行说,骨松性骨折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民众除应重视补钙存骨本,增加柔 软度、平衡感、肌力等预防性的“止跌”对策才是巩固行动力的要点。
47岁杨姓男子30年前因车祸导致左腿远端股骨粉碎性骨折,造成左右腿长短不一,医师使用导航系统为他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仅长短脚完全矫正,膝关节的活动度也大幅进步。
根据今天公布的1项研究,不用处方笺的常见止痛药“扑热息痛”(paracetamol),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没有效果。
不抽烟的诸多理由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学术理疗医师协会(AAP)近期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年会上,有关学者发布一项研究结果:吸烟会使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DD)更加恶化。
扭伤穴:就是手三里穴,手肘弯曲,肘尖端往手腕方向下三寸,约四横指的距离,也就是曲池穴下二寸,肌肉鼓起来的地方,按压穴位,会有酸胀的感觉。此穴具有消炎作用,能减轻各部位的神经痛;疏筋活络,让气集中到受伤部位;增加免疫系统的抵抗作用,加强渗出物的吸收,能减轻炎症反应。肿胀厉害者,建议再加按手腕上的养老穴,以促进肿胀物质的代谢吸收。
扯肘症又名褓姆肘,指的是肘关节处的环状韧带脱离原本位置而卡进关节内,会造成疼痛而不敢移动患肢。父母牵孩子的手走路、孩子快跌倒时父母本能地用手拉住不让他跌下去,或是穿衣服时要把手拉出袖子,此时就可能发生扯肘症;玩游戏时抓着孩子的手把他吊起来等情况,若是不慎用力过猛,也可能造成扯肘症。
南部地区冬季早晚温差大,筋骨及关节疼痛旧疾容易复发,中医师建议民众可以中药材泡热水后泡脚,搭配内服中药及针灸等疗法,加速复原。
多数人都有过失眠的经验,它会影响你的情绪、睡眠及生活。卫福部食药署推估,台湾今年约有117万6千人曾因失眠问题而服用镇静安眠药,医师提醒,小心重复吃药或吃过量,恐提高跌倒、髋骨骨折风险。
健康小百科 88岁罗姓老翁跌倒造成腰部疼痛却不愿就医,过了2周连翻身都没办法,到医院检查后确定是第1腰椎骨折。医师为他进行第1、2脊椎灌浆成型手术,住院1周即返家。
台中市一名从事美容美发业20多年的女性,常常出现双手麻痛症状,就医后诊断是职业性腕隧道症候群作祟。
晨间身体僵硬、下背痛,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上身。50多岁的杨先生,20多岁就开始晨僵下背痛,求助骨科找不到原因,身高硬生生从171公分缩水了22公分,长期下来脖子还僵硬到无法转头。最新调查发现,四成四患者到骨科就医,恐延误治疗,医师表示,颈椎持续发炎,关节逐渐黏贴在一起,就会越来越矮。
民众滑手机的画面到处可见,但是,医师提醒,经常或过度滑手机,小心罹患扳机指或腕隧道症候群。
青春期精力充沛,容易因运动发生膝盖、脚踝等关节受伤!如16岁以下青少儿童,关节处持续6周红肿硬痛,症状未改善,不要当成运动伤害,可能是儿童特发性关节炎(JIA),立即找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诊治。值得注意的是,JIA也会合并葡萄膜炎,早期没有任何不适或是症状,一旦视力不佳或疼痛时,已经很严重,甚至会造成失明。
医师指出,骨质疏松无明显症状,一般多疏于预防,患者若不慎跌倒,可能脊椎或髋部骨折,严重者引起失能、生活无法自理。
一名年约七十多岁的女性,因宗教因素长期吃素,且缺乏户外运动,一日在浴室滑倒之后就倒地不起。就医后发现手、脚共三处都是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安排骨质密度检查,发现达到了负三个标准差,已经是“严重骨质疏松”的等级。不仅要接受手术的皮肉之痛,骨折愈合后还有冗长的复健之路,甚至未来可能需长期坐轮椅,生活无法自理。
长期服用类固醇,小心骨质疏松。苗栗一名男子长期腰痛就医诊断出脊椎呈现压迫性骨折,医询问病史发现他因罹患慢性肺病,长期使用类固醇治疗,造成骨头代谢异常、骨质疏松。
椎间盘突出造成酸痛无力很恼人,成大医院斗六分院今天指出,现在有了微创内视镜切除新疗法,“术到病除”恢复快。
身材微胖的四十三岁男性,从事搬运工作。两年前曾有下背痛合并左侧坐骨神经痛, 疼痛感从臀部延伸至小腿肚,因严重度仅介于轻度至中度间,经过适当休息、复健与药物治疗后痊愈。约两周前一次搬重物时“闪到腰”上述症状不断加重,除了疼痛有时候还合并麻、抽筋等症状出现。
国内研究显示睡眠障碍者的骨松发生率,是一夜好眠者的2.44倍,国际研究发现长期上夜班的骨松风险提高1.37倍,学者认为原因出在褪黑激素等内分泌失调。
共有约 539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五(4月4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分享了美军最近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的视频,并写道,“他们再也不会击沉我们的船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