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

中国民生银行日前再次被罚100万(人民币,下同)。据悉,民生银行今年已经被罚了逾一千万元。
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儿来说,新年伊始就要这么努力地打拼,也只能大叹生活真艰苦啊。
美国一名小二学生说不喜欢智能手机,原因令人鼻酸,引发网友热议。
男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开始对着米勒吐口水、骂脏话、大喊大叫。于是她走上前,在他课桌前驻足,弯下腰,将一只手拢在他耳朵后面,轻声嘀咕了两句话,声音小到只有男孩听得到……
2015年11月,加州湖滨(Lakeside)地区一位妈咪布兰迪突发奇想,做了件很赞的事:她决定在自家做个试验,对象是2岁的双胞胎儿子……实验结果公布到脸书后反响热烈,三天即有4万多网友分享。
大多数孩子在人生某一时期,都会担心床下藏着怪物。对于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恐惧是很自然的事,特别是当他们碰巧进入全新环境时。当4岁女孩西德妮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她觉得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士帮助。
内心孤独的人对医疗有很大需求,对医保系统是很大挑战。孤独寂寞会损害免疫反应,使人们更易罹患严重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孤独寂寞的人更容易过早死亡,其风险等同于吸烟和超重100磅,其中又以65岁以下人群风险最高。而孤寂的人去看医生并不只是为了看病,他们也非常渴望社交。
据一项新研究,饮用近1升(32盎司)的能量饮料,就可对血压和心脏功能造成潜在伤害:使血压长时间升高,发生心率不齐带来猝死危险;而问题不单在于咖啡因成分。
加州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想像力或许是培养耐性的通途。在采取冲动行动之前,如能设想到结果,比起依赖强大意志力,更能持久有效地增加耐性。
美国睡眠专家们近日提出,13至18岁少年人每天应睡8至10小时,由此,初高中生应在早上8点半以后再开课。这样不但有益健康,也有助于他们保持清醒、进入学习状态、潜力得到发挥。
如果你想鼓励孩子更多地自主学习,好消息就是:这真的很容易。你只需要掌握六个要点。
无论是玩躲猫猫、咯吱肚子,还是出怪声,每对父母都有让自家宝宝发笑的秘笈。婴儿究竟为什么大笑呢?伦敦大学发育心理学家加斯帕‧阿迪曼(Caspar Addyman)4年间调查全球几千个家庭,获得了不少颇为可爱的发现,比如:新生男婴比女婴更爱笑;而笑,对宝宝的早期发育也非常关键。
在孩子身上,我们寄托着种种梦想,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快乐、成功、自给自足,希望他们胸怀大志,有一份好的事业,并且保持真诚——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许还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善良。
台湾名模隋棠与Tony婚后育有一子Max,稍早前在脸书宣布怀上第二胎女儿,准备迎接家中第四个幸福成员的到来。28日,她在脸书贴出一段和丈夫的即兴对话,在十个小时的时间内,体现很正面的教育观念的一席话就引来近十万网友按赞。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学期间,综合来看,北部的孩子略占上风。伦敦和东南部的儿童与北部的同龄人的学习成绩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幸福感不同。来自萨顿信托(Sutton Trust)智库的数据发现,伦敦的孩子承受的压力最大。有42%的伦敦儿童接受私人授课,而这一比例在西北部仅为13%。北部的父母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让孩子感觉更幸福。
今年8月,澳洲财政部长斯科特‧莫里森警告说:“等着依赖政府的一代澳大利亚人正在成长。”学界称之为“我一代”(Me Generation),有的学者甚至说:“我们面临着‘我、我、我的流行病’。”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变得更自恋?据研究,年轻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应部分归因于1980年代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
按照人们的固有印象,行动不便的老人最易遭遇交通事故,但日本最近统计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最容易卷入交通事故的是7岁儿童,2015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伤的7岁儿童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几乎达到老人的2倍。 日本交通事故综合分析中心对2015发生的步行者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发现事故中死伤的5万6,962人中,65岁老年人占32%,远高于19岁以下儿童(18%)。 ...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个人生活,职场事件,对未来、对环境的不安,不时让人感到重负。对多数人来说,压力起起落落,有时似从天而降,有时又消失无踪。虽然人们都希望过没有压力的生活,但更现实的还是学习应对。特别作为家长,以健康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从善尽父母职责、为孩子树立榜样,以及给孩子生活注入多少压力等方面来看,都非常重要。
我们听到的关于抑郁症的故事是这样的:抑郁乃由化学失衡引起,因此要用化学——服用处方药来治愈。美国现有3,000多万人服用抗抑郁药,七名女性中就有一人(育龄妇女四人就有一人)吃药。此外还有数百万人敌不过内心搅扰的消耗,也开始吃抗抑郁药,以期排除长期的低落情绪和苦恼焦躁。
我的孩子们开始上小学后,我惊讶地发现,放学后的一两个小时竟然这么有挑战性。在校6小时(实际上是6小时25分钟)后,平时开心的小家伙们会表现出急躁、悲伤和疲劳,要过渡到属于家庭作业或课外活动的下午时段总是相当困难。很快我就明白,坚持让他们进家门五分钟就做功课,或追问他们一天过得怎样,均非上策……
如果您希望加强孩子的社交能力,或许由妈妈来教导会比爸爸更有用!因为在一个最新的研究当中得知,妈妈的声音对孩童的大脑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处理社交方面的大脑区域。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当孩子听到妈妈的声音将会激发大脑中一个广泛的区域,尤其是针对社交能力的开发。而且这种影响只有妈妈的声音能够做到,而不是其他女性的声音。 母亲的声音 影响孩...
上小学的儿子收到快递,妈妈很不高兴。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自己首先要表现得优秀。
自信心是家长可以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美国著名成长心理学家卡尔‧皮克哈特(Carl Pickhardt)是15本育儿书的作者,他认为,缺乏信心的孩子将不愿尝试新事物或迎接挑战,原因是他们怕失败或担心令他人失望。这可能会让他们裹足不前,无法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鉴于互联网的无处不在,及其设置的各种陷阱,在这个网络消费不断增长的时代,我们能自己做主吗,还是只能付出工作、家庭或人际关系的代价?心理学研究已发现一些有效的对策。
学校不辅导是失职,而家长不合作更是失策,未来恐怕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只不过,从家长的苦笑揣测,或许是过度宠溺导致亲子关系失衡,家长误以纵容为民主,放任当开明,麻醉自己的无力与挫折......
玛洛瑞‧戈赛尔夫(Mallory Gothelf)那年18岁,刚刚走出严重抑郁,当她看到一个女孩在高中的卫生间里哭泣,她仿佛从很多方面看到了她自己。有多少次,她也曾站在那里被痛苦湮没?
39岁的塔莉‧奥拉德(Tali Orad)从没想过开公司,是母爱的本能推动她为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找到了解决方案,这个挑战就是:让三个孩子能有一段时间关掉电子设备。
中国有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生活中,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孩子的人生态度、生活目标、对事物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熏陶。不尽责的家长有多种表现。近日美国生活媒体CureJoy就发表了一组主题漫画,盘点了父母们很少意识到的12种不良教育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然而却常常让我们有很多“不快乐”的理由,看起来无忧无虑的小孩,他们也会有烦恼,也会不快乐吗?其实,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快乐与不快乐的理由也变得大不相同。我曾对一些学生做过调查访问,发现低年级小朋友快乐的理由主要有三种:
共有约 33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关税将再增加34%。加上已经存在的20%的关税,美国对华关税水平将达到54%。同时美国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商品提供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税政策也将取消。对此,中国业界和外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