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平台-双色球历史数据下载-超级大乐透

张清溪

中秋节台湾铁路局工会罢工。吵嚷声中,罢工者罢工,台铁班车照常行驶,工会决议黄历新年再次罢工。有样学样,中油、中华电信等国营事业工会,听说也要串连罢工。有关评论不少,我们也来凑热闹。
即将在今年十月到台大经济系客座的杨小凯,现任澳洲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文革期间,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的杨曦光(他的学名,小凯是乳名,文革后恢复乳名)因为写了一张大字报〈中国向何处去〉,被当时的湖南领导华国峰举报、中共“头号理论家”康生与毛泽东、周恩来点名批评,1968年被判刑十年关进牛栏。197...
北京、南京、上海最近连续爆发都市重建过程拆除旧房子,拆迁户抗议事件,拆迁手段与抗议手段都越来越激烈。强行拆迁出现手持狼牙棒、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棒子队”,“把胡同两头一堵,逢人就打、见物就砸”;抗议者则手持汽油,要与拆迁办公室同归于尽的集体自焚。这些事件有多层意义。
台大经济系教授张清溪今天在纽约一场演讲中,从经济学理论并旁征博引中外学者的观察及数据指出,种种基本面显示,中国的经济迟早会崩溃。
】《黄祸》与《天葬:西藏的命运》作者、著名中国作家王力雄,最近称中国社会已经从过去中共所说的“铁打的江山”(铁桶子),变成现在“玻璃罐中的沙子”。意思是说,中国这个“玻璃罐”,轻轻一打就会支离破碎;而这个玻璃罐却不容易被里面的沙子打破,沙子只会在里面滚来滚去,可是一旦打破后,中国就会只剩刺人的玻璃碎片,以及一盘散沙。
台湾过去流行的说法,至少是舆论的主调,是“高学历、高失业”。曾几何时,这个流行已经变调成“高学历、低失业”了。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莱奇写的《卖命工作的诱惑》一书,提出新经济下的矛盾与选择,值得大家省思。
自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二十年的快速经济成长。1989年因六四天安门事件延宕,不久成长就重新上路;1997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仍然表现“亮丽”,并成为一枝独秀。到过中国,看过上海、广东建设的外国人,受到中国行政优待的外商,可能深信中国经济就要成为超强。而贸易的蓬勃发展,包括多项产品已在世界举足轻重,的确也令人印象深刻。
我本来对中国经济或所谓的“两岸经贸”相当隔阂,自认台湾的经济问题已经够多了,哪管到对岸去。不过,我也认同中国经济以及它与台湾的关系,对台湾经济影响很大。
传统经济学教科书,在索引里找不到“道德”这两个字。有啦!有“道德危机”与“道德劝说”。“道德危机”是指市场买卖可能因一方隐藏重要资讯,而迫使交易崩溃。“道德劝说”是中央银行用行政手段“劝说”金融业配合政策的干预手段。这里要讲的道德是一般了解的道德,或说商业道德,其中最重要的是诚信,就是信守契约。
降低利率过去被当作刺激景气的工具。近年来,利率一再调降,低利率已是国际现象。台湾目前活期存款年利率仅0.8%,活期储蓄存款约1.5%,定存只略高于2%。这还不是世界最低的,日本已经处在零利率的时代了。
阿呆发现,他卖的东西虽然贵一点,但附近的人还是来买了;他偶尔听顾客说,因为地点方便,也因为阿呆待人和气。是的,阿呆想到父亲在世时说的“和气生财”。但有一回阿呆得意忘形,把价格订得太贵,结果顾客都跑光了;这让他了解到,竞争终究还是存在的。
《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上周来台,从学术界到新闻界刮起一阵旋风,吹得中国摇摇欲坠,崩溃在即。真的吗?其实这是有争议的。
寡占 (Oligopoly) 是一种市场竞争的型态,也叫寡头垄断市场,意思是只有少数几家生产者垄断着这个市场;市场指的就是一种商品,所以寡占就是少数几家生产那种商品。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受得到的市场型态,现实上争争斗斗的看得到
由财政部委托台北银行发行的“中华民国公益彩券”,于今年元月上马,包括电脑下注的“乐透彩”、立即开奖的“吉时乐”,以及类似爱国奖券的“对对奖”。
前两期谈到入门经济学教科书普遍不谈股票,因为它很难谈,而且不重要。其实,股票或许可以让它进入历史博物馆呢!您相信吗?标准的商业教科书上会说,股票有两大功能:向社会大众募资;股东责任有限。但这正是问题所在。
前期谈到很多入门经济学教科书不谈股票,原因有二:一是股价很难预测,二是股价不重要。股价难测,这容易懂,为何股价不重要呢?真的吗?
有些学生选修经济学的动机,是期望经济学能够教他如何买卖股票赚钱;若非如此,至少认为经济学会分析股票行情。当他从多数经济学入门教科书里找不到有关股票的章节,甚至在“索引”里,都找不到“股票”这个名词时,可能会跌破眼镜
最近很多西方的法轮功学员,到北京天安门请愿,希望中共尊重基本人权,停止镇压中国的法轮功学员。可能是人数超过中共的预期,西方人也遭到与中国法轮功学员类似的虐待,甚至在旅馆里没做什么,就被公安人员暴力拘捕关押。
生产者就是生产的决策者,这在前两期的“经济讲义”已经耳熟能详了。生产决策者决定什么呢?就是“生产什么、订价多少、产量若干、如何生产”等等。
如果说你每次去买东西,不管买什么东西,你都赚了。你相信吗?我没说错,你一定不信!对吧?但是,你确实是赚到了。不信就请继续看下去。
有钱人比穷人多消费。当然!但不会每样东西都增加;有些东西甚至消费更少。一个人所得翻了一番,他的购买能力加倍了,但也一样不会等比例增加所有消费。有个观念可以呈现这个差异,那就是所得弹性。(经济学)
如果将经济行为做简单划分,可归为“消费”和“生产”两部分。所谓消费,就是满足欲望的行为,例如看电影、食衣住行;而生产则是组合“生产要素”,以增加资源价值的行为,包括农工商业。(经济学)
经济学里的“弹性”,可能一般人比较陌生。我们把球往地上打,它若反弹高,我们就说它的弹性大、有弹性。对了,弹性就是衡量“反应程度”的指标。
影响消费者对一物购买量的因素很多;例如今天想吃丝瓜,首先得看看丝瓜一斤多少(价格),然后再想想荷包的钱(所得),要不要换吃苦瓜或黄瓜(相关物品价格)等。在其他因素不变下,单考虑一物本身的价格,则当价格越高,消费者买得越少(经济学)
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有用又有趣的理论,叫做“比较利益”法则。从个人生涯规划、企业经营者雇用员工、国际分工,以至众所周知的WTO(国际贸易组织)入会问题等,都和这个观念有关。
共有约 56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