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钟
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的中国三年大饥荒的真相,经过整整半世纪学者和传播工作者的追寻,最近才得以浮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墓碑》的作者杨继绳先生描绘了一幅赤地千里、举国悲恸的浩瀚画卷,提出死于饥荒的人数为三千六百万(稍早,张戎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也不约而同地采用相近的数字),北京知名学者,前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痛称,这场大饥荒是古今中外最大的暴...

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背景的小说《双城记》开篇就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名句似乎也适用于今天的中国。

始于十九世纪涉及大片领土的中俄东部边界争议,最近达成最终协议,全线勘定。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中国断无收回失地的可能。但决不能容忍中共以剥夺人民权利的独裁方式处理外交问题。

新唐人和希望之声向亚洲播出讯号自上月16日被欧卫中断以来,至今没有得到恢复。中国问题专家、香港《开放》杂志总编金钟指出,事件肯定和中共举办奥运有关,因为自由媒体是中共最害怕的。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林昭一九六八年在上海被秘密处决的四十周年,她死 后第二天,官方派人向她母亲收取五分钱的子弹费。我们有一组文章纪念她,并发表她的长篇诗作《普罗米修士受难的一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是北半球的春天,今年三月,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台湾的总统大选。陈水扁八年执政的结束,台湾政局正面临新一轮政党轮替的选择。三月二十二日的投票,对于台湾海峡两岸未来互动的影响,也是观察家密切注意的重点。本期重点文章介绍了选前蓝绿阵营的强弱对比,并未以民调作为主要依据,而是侧重台湾政治版图的具体分析,指出马英九谢长廷对垒还有相当的灰色...

去年在纽约一个大学生的艺术展上,看到一件回顾性的抽像作品〈二十世纪大屠杀〉,引起我注意的是其附件,一份统计表,记录了四十三次大屠杀主使人及死亡人数。毛泽东排名第一,杀人数量四千九百万,说明是“死于大跃进与文革”。我问一位女学生,资料从何而来?她不知其详,只说是美国学者研究的数字。

在这大地回春,欢庆佳节的时刻,我们和读者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今年的夏季奥运会,那是中国人等了十年的大日子。现在中国大陆的奥运气氛已炒得很热,进入倒计时。我们留意到北京奥运的主题口号正在四处飘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是 One World , One Dream 。作为香港人,对这个口号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香港人十年来,也生活在一个形状相似的口号之下...

随着巴基斯坦著名政治家贝布托在暗杀中倒下,二○○八年来到人间。从香港人的立场迎接新年,是不无遗憾的。因为过去的一年,是九七回归时许诺有希望举行“○七○八双普选”的一年,结果双泡汤。近日特首曾荫权在北京宣称,感谢中央允许香港在二○一七年普选特首。一拖又是十年!到时候是不是又会找理由“跳票”?我们判断过,共产党本质上是不会给香港人选票的,它需要的是驯化港人成为爱...

香港立法会(议会)补选将于12月2日结束,“两个女人的战争”即将揭晓。据民调陈方安生高于叶刘淑仪十个百分点。但有媒体分析,因为临选前亲中派的抹黑战术,挟带其在区议会选举的大捷气势,陈太输叶太赢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无论谁输谁赢,我们认为这场选举对于展望香港民主前途的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

炒作经年的中共十七大,现在才有一个确定的开会日期(十月十五日)公布。公众关注的人事安排,据本刊内幕报导,到八月底尚未有最后的决定。距开会还有一个多月,各种变数都有可能。权力分配、派系斗争集中在人事上,这是历次党代会的惯例。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荐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