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
简体
搜寻
大陆
美国
香港
国际
台湾
|
即时
评论
专题
视频
|
科技
财经
娱乐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网
纽约
华府
旧金山
费城
洛杉矶
新泽西
波士顿
美西北
多伦多
美南
温哥华
美中
台湾
圣地亚哥
香港
加国亚省
澳洲
蒙特利尔
欧洲
新西兰
日本
更多
说唱艺术
中国相声史《呼唤相声艺术东山再起》
很遗憾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相声艺术的发展呈现颓势,似乎已由高潮转向低潮,有人说“陷入谷底”,有人说“陷入危机”,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景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如果还能针对相声艺术大力扶植,必要着眼于努力培养优秀的相声演员和引导观众队伍,更要大力创作佳作曲本,以及加强理论研究。这是最为可能让相声再展风华的四条路,也是有心努力的方向。最后,但愿相声艺术的东...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28日 3:49 AM
中国相声史《相声理论研究的回顾》
著名的曲艺理论家冯不异曾说过相声的历史是“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之后相声史的研究,也说明冯不异半世纪前的判断符合实际,完全正确。对于相声的历史溯源研究目前只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考据空间。相声的现状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作品、作家、演员、风格、流派、技巧、手法、经验、问题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但目前的研究成绩仍未尽如人意。每回阶段性的趋势...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24日 3:45 AM
中国相声史《相声创作的回顾》
相声创作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在1949年以后,往昔代代授徒的口传心受,逐渐被“生活—曲本—舞台”这样的过程所取代。曲本确立成为整个相声创作过程的中心,而编写出文字曲本,即被称为“相声创作”。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21日 3:39 AM
中国相声史《国际交流与专属节日》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张杰尧曾经赴日本演出之外,作为北京土产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国交流的体验,连中国引以自豪的相声作品,也只有《买猴儿》、《连升三级》等被翻译为英、法文在国外发表过。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一些曲艺表演团体和相声名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透过这些文化交流,扩大了相声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最早在1980年侯宝林等人...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17日 5:33 AM
中国相声史《儿童相声的兴起》
作为一个专门名词,“儿童相声”出现较晚,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却早已存在。最早相声艺人“撂地”作艺,常常是一家大小齐上阵;年纪幼小的儿童站在椅子上和父、兄一起表演,俗称“娃娃腿儿”。由于形象活拨可爱,形式又很新奇,因此,“娃娃腿儿”在观众中特别有人缘。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14日 3:29 AM
中国相声史《女相声的新面貌》
虽然,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当时在江湖上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铺场,但这都是临时性的。正规的女相声艺人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出现。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艺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于专业,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艺名︰小明星﹚等。再晚一点有吴蘋﹙艺名︰小苹果﹚、...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10日 3:14 AM
中国相声史《相声艺术的多样化》
1949年以来,相声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荤口”意涵的段子,走“净化相声”路线,连表演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过去的相声段子通常要说个二、三十分钟,甚至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上得台来,往往艺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钟。但在1949年而后,相声段子明显缩短,长的不过十多分钟,短的则只有几分钟。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07日 3:54 AM
中国相声史《娱乐型相声》
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两种;技巧类的相声主要集中于“学”和“唱”,以超凡的技巧来娱人,这其中也有“说”的,如“绕口令”、“贯口”,都是一种超凡的语言技巧。笑话类的相声则常常涉及歌诵与讽刺,也不排斥单纯以滑稽诙谐取胜;例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钓鱼》,虽含讽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还是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
说唱艺术
2009年03月03日 3:44 AM
中国相声史《“社会问题”相声》
由于中国社会此时开始“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社会风气受到侵袭,尤以凡事向钱看的思想为害最烈,引起了相声艺术的关注。原建邦此时创作的《管子斗富》就属于立意新颖、针贬时弊的力作。采取说唱并举的“柳活”方式,把诙谐幽默的唱哏和抑扬顿挫的绕口令结合在一起,演出颇受欢迎。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28日 3:15 AM
中国相声史《电视与相声》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24日 3:59 AM
中国相声史《文革期间相声的噩运》
文革时期,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17日 6:23 PM
中国相声史《相声艺人新生代》
相对于1963年当时还有人尊重相声演员保留长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紧锣密鼓声中,林彪和江青泡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全盘否定共党执政以来的文艺表现,打着“破除迷信”、“彻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的遗产,鼓吹民众批判“文艺黒线”以及“黑线人物”,《解放军报》更提出要“彻底清洗”文艺界。从此...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14日 4:07 AM
中国相声史《六十年代初期传统相声的挖掘》
1962年,天津曲艺团请观众与文艺界人士进行座谈讨论;相声作家何迟终于指出了大家的心声︰“相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具有喜剧性的语言和表演艺术,有的相声不一定使听者哈哈大笑,只要诙谐幽默,听者觉得酣畅愉快就可以了!”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10日 3:51 AM
中国相声史:六十年代初期传统相声总结
从1960年10 月到1961年4月半年间,挖掘并纪录了传统相声一百多段,包括“垫话”、“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活”、“开场小唱”等,基本上反映了传统相声的概貌。当时这些调查单位曾撰写一篇充满意识形态的书面报告,以政党政治观点全面的对这批民间说唱艺术加以总结﹙或说在政治层次上批判﹚。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07日 3:33 AM
中国相声史《歌诵相声创作》
在1959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界掀起一波创作高潮。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曲艺等领域作品颇多,相声当然也不例外,创作了大量反应“新时代”与“新生活”的作品。
说唱艺术
2009年02月03日 3:35 PM
中国相声史《歌颂型相声的崛起》
夏雨田是位相声界不多见的具有大学学历的艺术家,长期坚持歌颂型相声的创作。他曾深刻的概括“笑与人生”的关系,他说︰“愿人生有更美的笑,愿笑中有更美的人生。”,“我爱相声,相声通往笑声;我爱笑声,笑声连接大家的心声!笑帮您宣泄喜怒哀乐的情怀,笑伴您应对酸甜苦辣的人生!顺利时会笑,困难时能笑,失败时敢笑,我们笑着同昨天告别又笑着迎接新的黎明!”夏雨田的歌颂型相声具...
说唱艺术
2009年01月10日 3:59 AM
中国相声史《讽刺的相声─买猴儿》
相声原本是产生于北京的市民艺术,是城市曲种,只在城市流传。但共党执政后,随着相声演员到军队、矿山、工厂、农村深入生活和慰问演出;相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内地到了边疆,从工厂到了部队,逐渐也有了雄厚的业余演员队伍。各地的相声爱好者一方面为专业队伍输送了优秀的演员和作品,一方面活跃了群众生活,逐渐将相声发展为全国性的曲种。﹙到后来,几乎每个省都有了相声;在偏远地区...
说唱艺术
2009年01月06日 3:42 AM
中国相声史《老舍与相声》﹙下﹚
关于老舍,是享誉海外的知名中国作家,他终其一生都以抒写社会底层百姓的心声为已任,这样的认识是没有错的。但是成长于大时代动荡时期的老舍,其实是个刚强、义气、具正义感、学贯中西的爱国青年;他在中共建制后,本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从海外归国奔向革命。他多次说︰“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说唱艺术
2009年01月03日 4:01 AM
中国相声史《老舍与相声》﹙上﹚
老舍出身在曲艺和相声的发源地—北京。生于一个满族家庭。由于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北京清末的旗人感到无力回天,日益沉溺在消遣性的民间文艺里自娱。生活在这样的旗人文化区,老舍在童年时代就开始接触曲艺,加上他有一个开茶馆的表舅,又给他提供了耳濡目染的方便。这样,他从小爱好戏曲、曲艺,对相声也特别热爱。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30日 4:01 AM
中国相声史《应变》
“相声改进小组”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社会面临重大转变的时候自立更生摸索前进,改编和创作了许多相声,培养了新的演员,重新站稳了相声演出的步伐。不过因为历史环境的约束,这样的过程给相声带来了“偏左”的思潮,以致后来的一些相声作品,都呈现了过于强调相声的“政治宣传作用”而忽略艺术、娱乐作用的倾向。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27日 3:50 AM
中国相声史《巨变》
1949年,大陆上共党执政后,中国的相声艺人全都经历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学习与改造”的历程;所有演出的内容,都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思想检查、教育、改良,要达成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求;以避免演员说着“未经整理”的传统相声,或是提及羡慕富贵权势、贬损“劳动人民”的内容。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23日 4:06 AM
中国相声史《艺海沧桑》( 下 )
1947年一月中旬,当时著名的民俗学家金受申在《北平日报》连载题为《相声》的文章,具体描述了那时相声在社会上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相声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发表到今天,已经超过一甲子,然而,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与相声界的一些流弊,仍然可作为当时的见证与目前的参考。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20日 4:07 AM
中国相声史《艺海沧桑》﹙上﹚
成长期的相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发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过程。在北京,相声艺人队伍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相声艺术的成长。尤其是相声登上广播电台以后,拓宽了观众面,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16日 4:01 AM
中国相声史《优秀传统》( 下 )
“九一八事变”之后,著名相声艺人张寿臣曾经编演这样一段“垫话”︰“小日本想灭亡中国,那是痴心妄想!中国人同仇敌忾、团结御侮,谁想亡中国也亡不了。您只管放心,历史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元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蒙古也送来啦!清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吉林、黑龙江西半边都送过来啦!日本不是也要亡中国吗?好吧!待不多少年连蓬莱三岛也得送给中国。亡?亡什么?全日本国的人...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13日 4:11 AM
中国相声史《优秀传统》( 上 )
*讽刺艺术︰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09日 3:57 PM
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十一 )
*“单口”大王︰刘宝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人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港、澳观众。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06日 4:27 AM
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十 )
在侯宝林漫长的六十年艺术生涯后,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临终前说了这样一段《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
说唱艺术
2008年12月02日 4:35 AM
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九 )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都市贫民生活的艰辛。抱着碗领施舍粥,捡煤核,卖冰核,卖报,打执事,什么杂活都干过,最后沦落成小要饭的,经常忍饥捱饿。他只免费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不到一百天。
说唱艺术
2008年11月29日 4:42 AM
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八 )
常宝堃﹙1922—1951﹚,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城科班学戏,后来与吴铁庵一起研究戏法,以变戏法谋生。常宝堃六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取笑、机敏聪慧,颇受观众的喜爱。张家口盛产磨菇,人们亲昵的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小磨菇”。
说唱艺术
2008年11月25日 4:25 AM
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七 )
*出身及特色︰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续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壆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锡,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说唱艺术
2008年11月22日 4:22 AM
上一页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有约 336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标普周一进入熊市 午间开始反弹
周一(4月7日),美国股市开盘走低,全球市场因担心川普(特朗普)总统全面关税的影响而暴跌。继亚洲股市历史性大跌和欧洲股市大幅下跌后,美国三大股值之一的标普开盘进入熊市,较近期高点下跌20%。
川普逼北京撤关税 否则对华关税再加50%
分析:川普关税重写国际秩序新规则
【中国观察】刘鹤负面传闻再爆 谁是推手?
川普和石破茂通话 日本将派团队来美谈判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包袱处理(一)》
2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包袱处理(三)》
3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具体唱法》
4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节奏变化之一》
5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演员必备特质之一》
6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包袱处理(二)》
7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演唱技巧之二》
8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演唱技巧之一》
9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演唱技巧一》
精彩推荐
EDITOR's
PICKS
【岳飞传】洞庭湖一战 岳飞八日灭杨么
图
《富爸爸》作者:我为什么买劳力士金表
图
鹦鹉救火的传说
图
【品读唐诗】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图
苏东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梦”与生死故事
图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图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图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我没有乡愁
图
美国25州推动将黄金白银列入法定货币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