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app推荐-nba盘口-足球博彩论坛

《冰点》停刊事件

对比新闻节目通过今昔对比,正反对比,中外对比,为您解析新闻的本来面目。今天的对比新闻,我们要介绍媒体和海外观察家对中国青年报编委会最近的奖惩条例风波的说法。 (w2005-08-28-voa48.cfm)
不是危言耸听,中青报有可能陷入“李而亮青年报”的危险境地。如果“李而亮青年报”得逞的话,中青报就将陷入死地而不生。
大家想必已经注意到了曾任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市委书记、人大主任的王亚忱及其担任阜新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诉中国青年报侵害名誉权的新闻。对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想必大家也已看过。我也看过中青报的报道。说实话,作为一个主讲新闻传播法的大学老师,一名执业律师,一个有八年法制报道经历,深谙法制新闻报道规律的新闻发烧友,我不认为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什么问题。但是,中青报还是被...
8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正式受理了退休高官辽宁省阜新市前市长王亚忱和子女起诉《中国青年报》一案。三人起诉该报的“冰点周刊”报道《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侵害了自己名誉,要求赔偿220万。据刘万永日前透露:该揭露性报道刊出前,中青报的编辑和记者就已经作好“应诉”甚至“败诉”的准备,因为“现在的司法环境太恶劣!”。
主办: 深圳青年作家俱乐部 主持:刘建永 李新德 王方 也风 被采访人: 刘万永 ( 中国青年报记者 "退休高官"事件报道记者 ) 2005-08-19 19:23:00 刘建永活动采访内容:关于刘万永的新闻生涯及新闻故事,一些有关他的一些采访报道和经历,另外就是大家所关心的退休高官等事件。联系最近新闻圈内的一些现象,我们会有一些探讨,最后半个小时,大家...
今天(8月22日),《中国青年报》受人欢迎的《青年话题》的主编李方正式辞职离开。
近日,网路上新闻人一阵火爆。中共团中央机关传媒《中国青年报》及资深经济报刊《经济观察报》总编、记者纷纷请辞,似乎引发几欲低靡的新闻界一阵地震。印象中冷漠的媒体如今终于传出几丝不甘沉沦的变奏音,而几位编辑的清醒为所有苟全性命于这个卑微时代的新闻从业者挽回了一点职业荣誉。
最近,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个“采编人员绩效考评条例”,把记者的工资奖金与报导内容是否得到领导表扬直接挂钩。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在一篇社论中称胡锦涛的重要指示“像灯塔一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时成为媒体业内人士的笑料和网路热门话题。连该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都撰文《本报评论员,我为你害臊》﹐该文在网络流传。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采访报导) 《中国青年报》内部考核标准,以领导干部表扬为作记者编辑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引起了《中国青年报》许多新闻工作者的不满。
中共柏林墙即将坍塌,电视插播、退党消息上媒体、中共媒体职员反弹舆论控制,胡锦涛的精神控制越来越没有效用了。尤其是近日里中共媒体内部对舆论控制的反弹,更是直接挑战胡锦涛学朝鲜、古巴加强极权的做法。胡锦涛日子更难过了。
李方所主持的青年话题版面,是《中国青年报》近年最受欢迎的版面之一。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封署名李方的文章中,他透露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但尚未获得报社批复。该文表示,由于李大同致报社高层领导的信件提及了李方,所以不能继续保持沉默。《路透社》的报导说,已经通过《中国青年报》的员工证实,这篇文章确实出自李方本人。
近来,由于中共加紧了对媒体的控制,正义的人士与之反作用的情形便纷纷踏至而来。消息层面不断传出与之背向倒戈的事件。8月13日亚洲周刊披露北京《经济观察报》的编辑们集体辞职。8月15日又传《中国青年报》编辑李大同直言陈书,中共昔日的“喉舌”业已向中共奏起了“丧乐”。
《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李大同以公开信的形式强烈批评该报颁发的新考评办法。考评办法把记者收入与其文章是否受到政府和领导的表扬或批评联系在一起。李大同的做法被视为是被中国当局严密控制下的记者所做出的不同寻常的举动。 (w2005-08-17-voa60.cfm)
《中国青年报》新的考评办法近日出台﹐领导表扬加分,领导批评丢薪。报社内部暗潮汹涌﹐采编人员表达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李大同批评该报新的《考评条例》的文章在网络公开后,引起强烈反响。据悉,8月17日下午,中国青年报社党组召开会议,决定修改引起非议的《中国青年报采编人员绩效考评条例》(征求意见稿)。
日前,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著名“冰点”专版主编李大同发表万言书,公开批评共青团中央压制该报;另一专版“青年话题”主编李方8月11日递交辞呈。而知名报纸北京《经济观察报》近日也传出记者编辑集体辞职的消息。中国大陆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钳制媒体舆论的大风暴。
马丁•尼莫拉 (Martin Niemoller)说: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王俊秀贴完这...
《中国青年报》制定出“采编人员绩效考评条例”试行稿,将记者工资奖金与报导内容是否得到领导表扬直接挂钩。有评论人士说,这项将于8月20号开始实施的条例,是中共进一步控制媒体的措施。 (w2005-08-16-voa44.cfm)
自8月15日《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对主编李而亮的信件在网络上被公开发表后,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了李大同的公开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中宣部便下令调查该公开信,并下令在国内网站一律封杀。15日,《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论坛》的《青年话题》中、《西饲》论坛等一些论坛中贴有李大同的公开信并有声援的跟帖,许多记者对李而亮的加减分数的《条例》表示愤慨。更为严重的是...
继去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耀刚万言书致函赵勇、猛批共青团中央压制该报后,该报再有编采人员向当局“发炮”,中青报著名“冰点”专版主编该报李大同日前发表万言书,公开批评报社日前出台的《采编人员绩效考评条例(试行稿)》是要将记者和编辑“奴性化、庸俗化”,又指该报顶头主管——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要把中青报“当成儿子”,而新规定的目的是“以少数领导官员是否满意”作...
】从网上读完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我们新闻人的前辈李大同致该报总编辑的公开信,心中有难言的悲凉,同时也萌生对大同先生莫大的敬意。这封信看起来只是讨论中青报新出台的考核办法,似乎也只是表达一个中青报人对自己奉献过半辈子的报社一份珍爱,对自己新闻理想的一种坚守。但这篇公开信我以为值得全中国新闻人,尤其是现在仍栖身在所谓主流大报中的新闻人关注和讨论,他说出的不仅仅是...
以敢于触及敏感问题而在中国闻名的中国青年报,将于八月二十号开始实行新的考绩标准。该报资深记者李大同最近致信中国青年报新任总编辑李而亮,就新的考绩标准问题提出批评。这封长达六七千字的信,最近被贴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既已请辞,就不想再插嘴报社的事,这也算“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然而贺延、大同帖子点到我名,继续闷声也不是个事。真是为难。
李方辞职了,本报走了一位不算老也不算年轻,在业内颇受好评,也深受读者和网友信赖的青年报人,而且是在新的《采编人员绩效考评办法》,企图从制度上根本颠覆本报长期所维护的新闻标准和新闻人价值取向的时候。'?礼䴗糍嚝佥鰶},是因我的批评所致么?'?秾磾惇搳A导火索是我点燃的,但,这个匣子里的爆炸物可不是由我装填的。'?礼皕穔M有这个自信——虽然李而亮总编辑分别两次在...
就中国青年报新的考评办法致李而亮总编辑并编委会本周一办公会上你布置了全报社以中心为单位,就新的考核条例征集意见,限在一周内完成,8月20日就要依此执行。尽管当时还没有任何一位部门主任看过,在此前下发的编委会纪要上,已经对这部方案做了充分肯定,自说自话写上了“导向明显,原则明了,条例清晰,涵盖面广,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溢美之词,这表明你及编委会根本就...
共有约 179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一名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留学生得知自己在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中的纪录于4月初被突然删除,使她面临被移民执法人员拘留的风险。目前,这名中国女生提起诉讼后,法官裁决她可暂时留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