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通晓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仁义之士轻利重义,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与良知,宁愿舍弃眼前的实际利益。也有许多无耻小人见利忘义,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与良心。例如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 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同时代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比,武艺也在关羽之上,却因为见异思迁,三易其主,其人格终为世人所不齿。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出口就要先骂他为“三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