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点亮黑夜的天使张紫茵
虽然看不见,从小喜欢听古典音乐的张紫茵,有着比平常人更敏锐的音感。有了父母师长一路的陪伴与鼓励,她在直笛、长笛、钢琴展现令人惊喜的杰出表现。
偏乡医疗系列专题之四(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28日电)叶明勋刚到屏东县泰武乡武潭村开诊所时,部落老人拄着树枝、拖把柄到诊所看病;现在部落老人都有叶明勋送的枴杖,叶明勋像降临武潭部落的耶诞老人,随时看见部落人的需要。
偏乡医疗系列专题之三(中央社记者黄国芳嘉义市28日电)20几年来穿梭蜿蜒阿里山路,从陌生、熟悉到如数家珍,嘉基社区护理督导陈青芯默默守护邹族原民的健康;当地人不仅视为家人,并送她“阿布乌”邹族名字,担任原民医疗天使。
“我知道一个检察官无法让社会不再有犯罪,但我一直告诉自己,法律必须符合人情,否则就只是有钱人避罪的工具”。出身贫寒家庭且本身曾患有罕见疾病的基隆地检署主任检察官俞秀端,一语道出身处对立社会的司法人心声。
(中央社记者何宏儒宜兰县27日电)接连两个台风,台7甲线多处坍方,陆上警报还没解除,泰雅族砍菜工亚卫.夏和其他工人已经工作了5个小时,把这天要运下山的高丽菜采收完毕,“跋山涉水”把菜车送出去。弄得全身泥泞、疲惫不堪不说,稍有闪失,就可能掉下悬崖。
“大学4年从没翘课”,右眼只剩光觉、左眼视力不到0.1、脊椎和肌肉都萎缩的杨宗中,今年以优异成绩从清大外语系毕业,未来想从事翻译或导览,“会用读书拼劲努力工作!”
陈嬥筌在台北市民权国小担任羽球专任教练,20年来培育无数优秀选手,深信“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希望,你永远不知道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她曾婉拒到大学任教的机会。
成大校长赖明诏  获颁终身成就奖
曾在美国专研分子病毒学30多年且拥有卓越成就、被尊称为冠状病毒之父的国立成功大学校长赖明诏院士,17日获颁代表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最高殊荣的“2009年终身成就奖”。
(中央社记者叶素萍台北17日电)“务农总是给人很可怜、赚不到钱的印象,但是我要当一个开朗的农夫。对我而言,最好的赞美是:你的米会带来欢乐。”28岁的谢铭键,5年前返回花莲老家务农,他在部落格上用KUSO画风纪录一个年轻开朗农夫的生活,自创的“剑剑好米”品牌也因此大红。
李郁瑶系参加就业安定基金补助屏东县政府办理98年失业者职业训练-西点烘焙班结训,于结训后,为了活用更专业的技巧与个人理念的结合,与儿子拿手的传统面食行业与创业所学精致西点结合做一些创新和区隔,在中西合并的思维下不但想跳脱传统窠臼,更以建立自我品牌为目标,并创造出口碑,进而技术传承甚至发展连锁加盟。
(中央社记者汪淑芬高雄11日电)枣子是台湾冬季水果,高雄农改场的邱祝樱默默耕耘10年,育种工作一步一脚印,培育出多汁质脆的新品种,这些枣子飘洋过海到日本,甚至韩国也想技术引进。
逆境达人陈德维 微笑面对人生考验
位于台湾的东南角,最南端的国中满州国中,有位总在放学后顶着烈日风雨捡拾资源回收及打零工,以期协助多病的母亲减轻家用的国二生陈德维。从小学到国中,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不畏贫苦困顿总是面带微笑接受人生的挑战,并立下愿望将来一定要帮助他人,以感谢曾协助他的善心人士,德维说,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不认识你;但是我谢谢你”。
(中央社记者李锡璋台中市6日电)“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学琴的大人可以变好。”音乐人吴文栋在台中戒治所教受戒治人小提琴,期待以弓弦取代针筒,藉音符展现跃动生命力,以心灵教化帮助受戒治人远离烟毒。
(中央社记者张静茹苗栗4日电)“苦是原动力,知道人生是由苦难堆出来的,就只有勇敢面对”。石雕猪达人刘福清45岁以前各处漂泊,常不知下一餐饭在哪里,但在接触石头,找到谋生工具后,他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了。
(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2日电)尽管儿女有成,76岁的老农罗茂祥“不想麻烦囝孙”,还是每天下田,60年来始终以传统的牛犁田,赤脚下田,手工插秧,弯着腰,驼着客家人勤奋、耐劳的精神,亲近土地。 “听说有位老农夫耕田很辛苦”,台东县政府农业处林姓职员,风尘仆仆赶往,看看老农需要什么补助。到了老农的田里一看,当场傻眼;他问申请的农会辅导员“要政府补助牛?还是风鼓?”
柳玮婷热爱生命 逆境中迎向光明
每个生命,都是人间一道光明,即使是一艘小船,还是能横越大海。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周进华日前受邀至屏东县枋寮高中演讲,分享2009年第12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的故事时,得知高三柳玮婷同学不因家庭变故,仍然弃恨就爱、力争上游考上国立大学,于是决定捐书1000册到学校义卖,并将所得20%捐给柳玮婷做为奖学金;同时鼓励全校学生面对逆境,要迎向光明,活出生命无限可能。
(中央社记者林瑞益台北31日电)赵树德曾是知名药商副总,经历中年失业危机的他,如今是个快乐的计程车司机,拿掉鸭舌帽,不再怕遇到熟人,“因为我不放弃,欣然接受这工作,把它当事业经营”。
(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31日电)57岁的台南市第一狮子会会员谢明景去年7月背起行囊,骑单车远征加拿大,带着一面国旗,沿途募款捐助台湾贫童。他花73天时间实现梦想,也为贫童圆梦,今年夏天他将再度启程。
荣获经济部金商奖,拥有全台90几家直营窗帘店的“隆美窗帘”董事长郭麒麟,慈祥儒雅,谈笑风生,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者。贫家子弟出身的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成长,白手起家,从一个卖枝仔冰的小贩到成就百家连锁店的窗帘大王。回顾来时路,除了认真、勤恳,他说:“最重要是用心和找对方法。”
(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26日电)坚持网室栽培、草生栽培、使用有机肥,云林县林内乡农民张建忠务农30年,以自修方式吸收新知,贴近时代演变的农业经营模式,种出口碑佳的牛奶蜜枣,也展现与土地共生共荣的观念与作为。
台湾英雄:范晋嘉从容无惧的唐宝宝
(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25日电)他是一个唐氏儿,却是特殊奥运游泳金牌选手,台湾之光。遇到问题,未被唐氏症打垮的范晋嘉总以从容的态度告诉朋友:“放轻松”!
很难想像,台湾体育大学休闲产业经营学系助理教授谢智谋曾是中辍生,因偷窃被捕,现在的他投身教育,利用所学的体验教育、冒险治疗专长,帮助和他一样的中辍生找回自我。
(中央社记者曹宇帆特拉维夫22日电)从宛若鸭子听雷到如今可以流利使用希伯来语解释气功与经脉穴道,来自台北石牌的以色列媳妇刘秀莲许下宏愿,“盼不久的将来,在犹太人国度练气功的普及率能追上瑜珈”。
从小在木头堆里打转,范氏兄弟对木材了若指掌,木头对他们而言,是属于家的情感,“闻到木头的味道,就知道,家快到了”。
(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19日电)投入云林生命线志工31载,今年81岁的陈辉说,年轻时受到许多帮助与照顾,到了行有余力之年,只想回馈社会,但他总感觉付出的少、得到的多,会继续“用生命服务生命”。
糕饼师傅苏建兴说,“上天如果没有让我灭亡,我一定要变得更强壮!”多次遭受命运打击,经济周转困难、父亲辞世、右手被机器压到几乎残废,但仍不畏命运捉弄,以单手逆转人生,在糕饼界闯出一片天。
(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14日电)罹患先天性青光眼的花莲子弟赵秦豪,22年前双眼全盲后,凭着不服输的毅力在职场闯出一片天。虽然多次遭受人生逆境,但终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并写下“目中无人”的奋斗故事,鼓励陷入困境的民众勇敢面对人生挑战。
(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13日电)“有人用相片或旅行写日记,我要用跑步为我自己写下精彩的人生”。超马选手吴胜铭在一次车祸中断了5根肋骨,第二天他提着血袋,回到跑道,继续未完成的梦想;他要用他的双脚带着国旗踏遍全球,行销台湾。
(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9日电)“只要还有小朋友喜欢,布袋戏的文武场乐音将再响起!”传统布袋戏日渐式微之际,大师李天禄嫡传弟子黄武山设法将客家文化融入布袋戏,更结合舞台剧、儿童绘本,颠覆传统想像,以创新的跨界布袋戏走进校园,薪传客家文化。
(中央社记者林恒立南投县7日电)南投赛德克族部落里,像陈秀花这样3、40岁的年轻一辈妇女,还能坚持以传统织布机织布,已是凤毛麟角。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以传统为本,运用巧思创意赋予原乡织品时尚化,还开创了赛德克手工编织工艺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