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访美

〔自由时报记者范正祥╱台北报导〕陈水扁总统昨天在总统府接见美国联邦众议员柏顿时,发表三项声明回应“布温会”。陈总统强调,防卫性公民投票是为了维持台湾的现状,无意改变台湾现状,也不允许台湾现状被改变,要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台湾现状,而不是一个充满武力威胁飞弹部署的现状。
〔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布什九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来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在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反对台海两岸片面改变现状,对温家宝声称美国“反对”台湾独立的说词亦未表异议。
美国自由时报记者挑战布什反对台湾公投的说法。  白宫资深官员说,在谈到两岸问题时,布什总统表示,美国的最高目标是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美国绝对不放弃支持台湾的民主与自由。  为了表示布什并没有向北京倾斜,官员主动提及,布什在会谈中告诉温家宝,如果中国企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美国必须介入。  记者追问,布什是不是应该更强硬地公开做此宣示?官员表示,若大家回想二○○一...
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二晚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晚宴的演说中,充份表现出他的个人风格。在晚宴举行的酒店对面马路,有大约百多名支持台独,藏独和法轮功的人士示威,抗议温家宝到访。他们与在场几十名欢迎温家宝到访的示威者用互相高喊口号。但是会场内的气氛热烈。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在表面“热乎”的同时﹐更需要探讨的是解不开的深层矛盾﹐虽然温家宝自己声称这次访问成功。那主要是对国内说的﹐封住“政敌”之口﹐以免如同1999年朱镕基的“消气之旅”﹐回去被指责为“卖国”。但是由于这次布什总统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温家宝在经济上再做多大的让步﹐以及法轮功对他的“欢迎”﹐也不会当“汉奸”了。
美国总统布什9日表示,美国反对任何旨在片面改变台湾现状的决定,同时指出中国不得以他的谈话为借口,强迫台湾就范。
在以往的外交场合,中共高官一谈到经济问题,一定要高调宣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政绩,强调中国大市场的挡不住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共的御用智囊们也不断宣称:中国将在十年、二十年内赶上中等发达国家,赶超美国也至多用五十年。其雄心壮志已经接近大跃进时期的赶英超美论。而对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中美经贸冲突,温家宝的温和低调比之于朱镕基的消气外交有过之而无不及。
针对布什总统表示反对台湾领导人片面改变现状的强硬谈话,台湾总统陈水扁星期三重申举办防御性公投的决心,并驳斥北京扭曲台湾的民主和维持和平努力。台湾各界对于布什谈话反应不一。 布什在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反对任何由台湾和中国片面改变现状的决定,而台湾领导人最近的言论及行动,显示他可能要片面改变现状,这是美国所反对的。自民进党政府决定在明...
台湾总统陈水扁在美国总统布什批评台湾公投是试图脱离中国而走向独立的破坏稳定的步骤之后为台湾举行所谓防卫性公投作辩解。在美国发布异常严厉的警告--台湾不要单方面做出正式从中国分裂出去决定的一天后,台湾领导人发表了讲话。 陈水扁说,他提议在三月举行的公投和台独没有任何关系,目的是保持现状,减少民主的台湾和共产主义的大陆之间发生冲突的机会。他说,公投目的很简单...
大纪元12月10日讯】(法新社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布什九日表示,美国的政策是一个中国政策,基于三个联合公报与台湾关系法,反对任何旨在片面改变台湾现状的决定,“台湾领导人的言论或行动,显示他有可能有意要片面决定,去改变现状,这是我们反对的”。布什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白宫会见记者时,回答记者询问有关台湾明年总统大选时是否应取消公投时,布什表示他要把刚才告诉温家...
美国政府过去二十多年来说过数百次,美国的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但是仔细看看布什总统本人、白宫及国务院最近的发言,不禁令人要问:美国的政策真的没有改变吗?
大纪元12月10日讯】(法新社华盛顿十日电)美国总统布什告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他决心维护美国人民的工作,他向温家宝抱怨中方“不公平”贸易及货币政策,伤及美国民众生计。温家宝回答说,北京认真看待它与美国贸易逆差,并提出五项原则以改善双边贸易关系,但他未向外公开说明其内容。
胡温体制上台一年,遭到江家班子一次全国规模的突然袭击。但在政治局多数和已“退”未休的“老同志”的反击下,这个“年终总结战役”,以江家班子溃败而告终。
美国白宫一位资深官员今天表示,布什总统在二○○一年四月所做“竭尽所能帮助台湾自卫”的承诺,今天继续有效。如果中国对台动武,美国一定会插手。
一九九九年七月,中国政府取缔法轮功。我姐姐认为这一政策是不对的。她先后去省、市信访办表达她的意见,并于二零零年十二月去北京上访。刚到北京,警察一听她是上访的法轮功学员,就将其扣留并押送回合肥。在被关押半年之后,判刑一年。刑满释放后,她被开除公职,剥夺一切劳保福利。和她一起上访的人大代表,前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云瑞女士被判刑四年。
12月8日晚,当温家宝的车队到达美国国务院门口时,一人从礼宾车上下来后,即把双手举过头顶呈作揖状向前来欢迎的华人社团致意,随后长时间在夜幕中向欢迎人群挥舞双手,华人社团中爆发出来的“欢迎您,温总理!”等口号声此起彼伏,还有人大喊总理好。
温家宝访美前夕,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其中包括防卫性公投。北京为此很紧张,希望它反对台湾公投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其实这种想法很荒谬。
著名异议人士王炳章的父母致信给中国总理温家宝,呼吁中国政府立即改善正在绝食抗议的王炳章的狱中状况。
首次访美的中共总理温家宝,抵美后仍表示不能容忍台湾分裂势力假借民主搞分裂,行政院及陆委会对此纷表遗憾,专家则认为这是温家宝在江泽民逼迫下的表态。温家宝此行将化解美国与中共之间对台湾及贸易问题的歧见,但一般预料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台美关系被华文媒体炒热﹐温家宝被树立为有亲民形象的总理﹐完全无视在他到美国之前﹐一批中国异议人士被逮捕﹐一批被判监。对台湾的强硬立场也没有软化﹐只是加了一些伪善的包装﹐其中一个就是对亲共侨界发表所谓“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的讲话。这个讲话也被亲中媒体所吹捧﹐赞扬他的诗意而掩盖背后蛮横的武力威胁。
对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与总统布什友好交谈,香港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眼前双方商谈甚欢,不代表今后一帆风顺。社论指出,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已看透大陆的需要,因此在温家宝访美前数星期,先行默许台湾方面搞公投,令平静的局势升温;到温家宝访美前夕,才表态不欢迎防卫性公投,“成功地”为北京解困,然后获得大陆方面投桃报李。
尽管访问才刚过五十个小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晚在华府宣称,他这次访美“是一次成功的访问”。这是温家宝首次访美,也是中国第四代领导班子就任以来,头一次有政府领导人访问美国。温家宝晚间在华府丽池卡尔登酒店演说开头,先脱离讲稿谈论了他访美两天多以来的感受。他说,虽然他的讲稿修改了十次,他担心如果照本宣科,在场来宾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大纪元记者赵晓慧╱台北报导〕“布温会”甫结束,台湾总统陈水扁随即于今天上午发表谈话回应。基于台湾安全及亚太安全,明年举行防卫性公投的决心不变,并要求中共撤除飞弹、放弃对台动武。陈水扁强调,他无意改变台湾现状,但台湾要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台湾现状,而不是一个充满武力威胁飞弹部署的现状。
加拿大联盟党外交事务发言人戴伊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渥太华前夕说,克瑞强总理应该利用跟温家宝会面的机会,要求温家宝在中国大陆推展人权及支持台湾民主。温家宝预定十一日到渥太华,这是温家宝上任后首次到加拿大访问。
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了到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温家宝对布什说,美中之间存在贸易逆差问题,中国正在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除了台湾问题之外,中美经贸问题也是温家宝这次访问美国的一项主要议程。 *赞扬中国不忘提醒遵守规则* 布什总统星期二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欢迎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仪式。他在致欢迎辞时赞扬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当代伟大的成就之一。布什说,中国的日益繁荣为中国人民...
温家宝访美,媒体炒得最热闹的问题,一为台海,二为经贸。温家宝的态度是:前者高调而后者低调。而这,仍然是邓小平的务实外交的延续——把尽力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作为中共外交的核心。
十二月九日上午十点,美国总统布希在白宫草坪为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了半小时的隆重欢迎仪式,共同检阅仪仗队并鸣放礼炮。宾主各发表了简短讲话。布什说:“中国经济的成长使人们有理由希望获得人权与宗教的自由,从长远来看,这与国家的富强是不可分割的,对国家的尊严与强大也是必不可少的。”温家宝此次访美除了受到来自美国最高规格的隆重接待,他在华府所下榻的布雷尔宾馆就连前总理朱...
中共总理〔温家宝〕上任后首次访问美国,自然受到美方高度重视。除了出动好百名警力负责保安外,甚至还出动真、假车队掩人耳目,特勤人员也密布在饭店附近。 报导指出,〔温家宝〕日前突然下车和侨界人士握手时,一度引起保安人员恐慌,特勤探员随即敞开后车箱,露出机关枪等强大火力武器防备。真、假车队内也埋伏了十多名身穿军服、手持长枪的特种安全部队成员。〔温家宝〕下榻的饭店附...
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与中共总理温家宝的会谈中促请中共,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化这个问题上,采取更具体的措施。
巴黎费加罗报今天报导,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七日起访问美国,经贸问题成了他与美国领袖晤谈的焦点,显示中国已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及贸易的头号敌人。费加罗报在财经版新闻首页报导指出,温家宝访问美国正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全球各方对北京实现入会前对世贸组织的会员国所做的承诺,评论不一。美国企业领袖及工会因美国对大陆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美国的就业市场,而频频...
共有约 173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Ryosei Akazawa)周三(4月16日)抵达华府,与川普政府展开关税谈判。此次会谈被视为川普全面重启关税政策后的首波试金石,外界关注其结果是否将为其他主要经贸伙伴提供参考,甚至成为未来全球贸易协商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