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网站评级官网-博彩网站评级开户-博彩网站评级注册

香港政治风波

前律政司司长、基本法委员会前副主任梁爱诗,18日出席商台节目,被问及有关中央出动解放军介入香港修例争议时,态度明显放软。对于有外国传媒拍摄到大量武警在深圳演练,梁爱诗澄清国庆七十周年有大型汇演,各地都要准备,并非要威吓示威者。她又认为即使近日发生涂污国徽等挑战国家主权事件,亦是“小动作”,未至于要引用基本法要求中央介入。
反送中运动迈入第十周,港警对示威活动的武力不断升级,8‧11甚至在港铁葵芳站内狂射催泪弹,又在太古站内近距离向示威者开胡椒球枪;8月12日承认8‧11当天派警员乔装混入示威队伍,并展示具有杀伤力的新武器——水炮车;加上中共港澳办声称示威“出现恐怖主义苗头”。港人怒火也因此不断升温。机场8月12日再现万人集会。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8月12日在他的推特中表示,对香港抗议者的暴力镇压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在推文中说,香港只是反抗共产党削弱香港自治权利和港人自由的企图,任何的暴力镇压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8月5日(星期一),罢工、罢市及罢学“三罢”反对《逃犯条例》修订活动,全港九新界都有市民响应。8月6日,中共港澳事务办公室在一星期内第二次召开记者会,回应香港遍地开花的示威与罢工活动。会上,记者提问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共是否会出兵?特首林郑月娥是否会辞职。港澳办新闻发言人杨光回答时,用三句话总结了中共中央的态度。
8月5日,香港民间发起全港民众“三大罢”活动,同一天林郑月娥召开新闻发布会,将香港市民两个月以来反送中系列集会游行,指责为“暴力分子”让事件变质,并质疑五大诉求不合理。“全港三罢”敏感时刻,据悉中联办急邀涵盖绝大部分建制政团、商会的200多名港区人大、政协委员,8月7日北上深圳“座谈”,预料将下达“北京精神”。
香港反送中运动进入第九周,民怨全面爆发,加上中共官媒以及亲共媒体不断抹黑香港反送中运动,社会撕裂严重。如何让民众真实了解真相,媒体报导至关重要。目前记者在香港前线报导面临中弹、受伤、被粗暴对待的情形。不过,包括独立媒体《大纪元》、新唐人团队的记者,一直坚守第一线,第一时间向外界报导真相,受到外界的好评。
星期六(8月3日),连登联合声明登报组“Stand with Hong Kong”在英国再度发动新一轮广告攻势,于五大城市同步推出8个大型街头电子广告牌(Digital Billboard),促请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及其内阁成员正视香港目前的紧张局势,谴责中共《中英联合声明》,向中共施压。
本周国际大事层出不穷,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美国再次宣布向中方加征新关税。这次加税来得如此之快、川普(特朗普)总统态度如此之强硬,成为全球媒体焦点。
周三(7月31日),被控参与上周末的反政府示威活动期间的示威者,香港东区裁判法院提堂出庭。在被起诉的44人中,除了学生外,还有一名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飞行员、两名健身房老板、一名教师和一名16岁女孩。
港府起诉7月28日中上环冲突中被捕的44人暴动罪,案件7月31日提堂,令国际传媒聚焦港府在中共表态撑港府后,明显升级对反送中示威的打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及国务院再次回应香港局势,提醒“政府应该倾听人民”,重申必须尊重《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言论和集会自由等核心价值,又驳斥中共的外国势力论是“不可信”。
有香港“反送中”引发的香港民主运动越演越烈,美国参议院在国防授权法的修订案建议,对侵犯香港人权自由的个人及组织,采取不发签证或经济制裁等惩罚措施。外界认为,修订案一旦获得通过,会对中共及香港官员产生很大影响。
一些居住在香港的西方人陷入了麻烦,中共官媒和当地的亲北京政客盯上了他们,指责他们煽动香港的民主运动,并在网上传播他们的个人资料。外界评论说,这是中共在转移视线,归责外部势力,掩盖真正矛盾
元朗7‧21恐袭事件后,官位仅次于香港特首的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事隔五日就事件向市民道歉,获得市民好评,但却招致警队多个工会的不满。在7月29日港澳办高调撑警后,警务处处长卢伟聪与四个警察协会的代表,30日在政府总部与张建宗会面。张建宗遭警队反弹,并“被表态”支持警队。
周一(7月29日),中共国务院港澳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中共官方对“香港问题”的看法,驻香港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这次发布会进行了解读。英国《卫报》7月30日刊登了Antony Dapiran的分析,来自澳洲的Antony Dapiran原为律师,他从雨伞运动开始,就开始专门撰写香港抗争历史的文章,以下是他的分析(经过编辑)。
受“反送中”运动的影响,香港特首林邓月娥的民望评分和支持率都创其上任以来的新低,分别为30.1分、21%。
7.21元朗暴力事件发生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迟至22日下午3时召开记者会,被曝当天上午同中联办高官一起参加政治和尚释智慧的追思会。释智慧是典型的中共政治和尚,其主持的宝莲禅寺丑闻频发。林郑在香港政局非常时期,不听民众抗议声音,专程参加释智慧追思会,引发指责。
自从6月以来,香港民众反《逃犯条例》修订运动遍地开花。尽管7‧21黑社会出动、7‧28警方乱枪扫射平民,港澳办7月29日罕见就香港局势召开记者会,声称支持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撑警执法、抵制“暴力”等。港府龟缩不理民意,民众无惧继续抗争,连一向“政治中立”的公务员相继发表声明,批评特首林郑月娥毫无承担,又指警察有勾结暴徒之嫌,强烈谴责警队。前公务事务局局长王永平...
在经历了数周日益激烈的抗议活动之后,周一(7月29入)中共最高级别挂历香港事务的机构——国务院港澳办举行极为罕见的新闻发布会,表示坚决支持林郑月娥的施政。同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和警方不应有任何犹豫,不应有任何心理负担,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外媒评论,中共官方的立场,更加激化了香港人民和中共的矛盾。
香港人民经过了数周的大型示威抗议,并且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之后,外媒评论,香港的民主抗议运动似乎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民众在网络上发起8月5日全民大罢工运动,还有7月30日的港铁大罢工。
上周日香港元朗发生的暴力事件,引起香港各地社区的深切不安,一些教授防身术的课程在香港各地出现,告诉大家如何抵抗拳头和棍棒。学习自卫的香港人民说,他们不回被元朗的暴力袭击吓倒,会有更多人走上街头。
历史又翻过了一周,上周的国际局势仍是风云激荡,其中美中贸易谈判和香港“反送中”运动让全球聚焦。 在法轮功反迫害的20周年,川普政府及国会公开谴责迫害;美国的新防长和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都是对中共强硬派;美中贸易谈判虽然即将再次开始,但分歧尤在。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丹东女富豪马晓红等人,指控其涉嫌躲避美国制裁、帮助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 此外港台...
亲共立法委员何君尧因吹捧元朗黑帮为英雄,并握手点赞成为众矢之的。其办事处被毁、父母祖坟被毁外,各界也纷纷和他割席。已故“新界王”刘皇发的妹夫、新界乡议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认为,何君尧的言论犯众怒,是因为不重口德,他并披露何君尧极速上位的内幕。
西谚有云,当你手上拿着铁锤,所有东西看起来都会像颗钉子。从策略的角度解释,就是你拥有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决定了你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策略的选择。北京政府现在的问题,是手上拿着铁锤,却发现香港好像不是原来以为那颗“钉子”。
7月21日香港43万人反送中大游行当晚,数百名白衣人在元朗西铁站袭击市民,警方不作为震惊全城,这场中共幕后策动的恐怖袭击,敲醒了更多建制内外的各界人士。继三十多位前政府高官及政要联署促设独立调查委员会后,24日大律师公会和法律界再强烈谴责施袭者,现届特区政府逾30个部门、纪律部队、以及各专业界别和机构的公务员及员工,纷纷在网上贴出员工证和心声,抗议“警黑勾结...
香港由反送中运动引发的持续系列抗议,发展到元朗黑社会暴打市民,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全新的阶段。未来香港局势如何发展,不仅影响到香港,也影响到中国政局走向,甚至未来的国际局势也可能因此扭转。
《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石镜泉日前在建制派发起的集会中扬言可用藤条及水喉通“教仔”,在白衣人元朗袭击市民后备受批评。网民发起杯葛经济日报集团旗下刊物,经济日报集团700编采人员亦发起联署,要求他收回言论。石镜泉被逼道歉后辞任《经济日报》副社长。
7月21日,元朗暴力事件发生,香港危局升级,国际聚焦。中共高层乃至军方的分裂公开化、香港“反送中”局势升级及元朗暴力事件发生,与当年的北京雷洋事件进展轨迹有相似性。三年前雷洋案不了了之,令习江博弈态势逆转。如今,习近平当局何去何从,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因香港200万人上街大游行,各界要求对香港《逃犯条例》修订争议问责,谁下令6.12开枪及定性暴动?调查和问责矛头直接指向韩正和张晓明。 此敏感时刻,7月21日晚,香港上演了黑帮暴力袭击民众的恐怖事件。媒体报导,两届特首均靠黑社会治港,破坏一国二制,在香港执行中共的“政治任务”。
香港反送中抗争运动,尽管特首林郑月娥宣布“送中条例”已寿终正寝,但示威行动依然步步升级,不但在港遍地开花,而且愈加频繁。而北京的中央政府也频频告急。专家认为,反送中系列运动下,因林郑的港府近似瘫痪,而起决定作用的中央政府因高层博弈,令香港局势更加混乱,已处于十字路口的香港很可能因此失控。
针对香港7‧1大游行和民众占领立法会事件,本周卸任的美国驻港总领事唐伟康(Kurt Tong)7月2日表示,和平地行使表达自由的权利是“最有效和恰当的。”他又称,美国目前无须修订《美国香港政策法》。
共有约 2777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随着川普政府重返白宫,并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加强对抗中共,欧洲主要国家也加快防务整合脚步。英国将与欧盟签署脱欧后首份关键军事合作协议,德国候任总理也支持提供乌克兰远程导弹,欧洲正重塑自身安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