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篆刻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最近推出一项中国书法特展,深受艺文界重视。欧美艺术界自二十世纪初叶就认识了中国书法之美,而最初把中国书法有系统介绍给西方的是民初的旅英书画兼作家蒋彝。


由新加坡李氏基金会赞助,国立历史博物馆所率领的台湾二十位水墨书画名家,今晚起在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展出“台湾水墨书画展”,这是双方中断近二十年来的水墨书画交流后,首次的大规模盛会,史博馆并邀请新加坡书法名家到台湾办展。

一切艺术的内涵与关键,都是气韵问题。是以要了解中国艺术,必自中国人所讲究的气韵或艺术灵感之源泉始。假定气韵是有世界的通性的,而中国人也未尝独占自然气韵的专利权,惟很可能的寻索出东西两方的感情强度的差异。


石鼓文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每块石头高约三尺,直径约两尺,是由山中天然的大圆石略加雕琢而成,文字即刻在石鼓的周围,每具石鼓上刻有四言韵诗一篇,共十篇。 书法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在这近三个世纪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书等。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所以,朝野士大夫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松雪道人、欧波,,湖州(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出身宋室官宦书香之家,幼小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洋溢,书、画、诗、文,甚至音乐、佛学、篆刻样样精通,可以说是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全才,其对后世的影响以书、画最为深远。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和书法造诣也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晚唐禅风大播,礼乐崩坏,为创新秩序理学兴起,两者互制平衡,衍而为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人,明万历间官宰相。明朝天启元年,一次他外出,路过福州西门洪山桥,便去探望门生、新科状元翁正春。天色将晚,翁正春看老师兴趣正浓,遂有留宿之意,即兴出一对曰:

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一为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一为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一为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塔铭》等;一为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