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649历史中奖号码 - App Store

中国经济

很多年来,由于税收的原因,香港是世界的购物天堂。无论是世界任何国家的人,只要到了香港就会购物,原因很简单,香港的物价便宜。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大陆逐渐成为了购物天堂,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增长,到大陆去购物也成了西方国家的一个流行话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公布说,11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6.9%,创下11年来的最高。其中食品价格大涨了18.2%,而非食品类的水、电燃料等商品也开始上涨,物价上涨大有全面开花之势。中国老百姓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物价的问题,从去年底开始的这一轮“涨价潮”,对于中国的百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又带来哪些冲击。
国民经济的管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犹豫不决会使形势失控,汇率调整就是一个例子,举棋不定,错过了最佳时机。我国的决策机制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毛病。一切重大决定都要到最高层去批准。而最高层又不是经济专家,从何判断是非?于是只好让事情拖下去。如果不改变权力和知识的脱离所造成的决策迟缓,经济迟早要出大问题。
何谓泡沫经济?简单讲就是“高度投机的不良商业行为”。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如果今天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相信明天他们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而基本要素又不能调整价格,那么就存在泡沫”。根据这样的判断来看中国的股市,已经是典型的泡沫经济现象。当全民疯狂炒股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对上市公司运作的真正了解和对投资产业的前景的信心地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府一定会...
劳动价值论的破产,是错误理论的必然结局。十九世纪大规模商品生产兴起之初,出卖体力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夹杂着旧文化和野性残余,以扭曲的形态,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使包括李嘉图和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出现错觉,把“劳动”的假象当作商品价值的本质,错误地判断了经济活动中剥削的存在方式。如果他们能预见今日世界,也许不会遭受误导,跌入“劳动”的陷阱。
根据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资料,中国的通货膨胀在几个月持续走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十一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高达百分之六点九。事实上,正如不少观察家们所说的,假如居民住房的价格在衡量通胀的“篮子”中得的权重更符合其真实现状,今年以来的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上涨率实际更高。
近年来中共外汇储备的累积速度极为惊人,截至今年六月已达1万3326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两万亿美元。中国如何使用钜额的外汇储备,以及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何种影响,向来都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以往中共多将外汇筹备用于认购美国低息国债,以及由中央银行投资其他货币,主要是欧元和日元的有价证券,然而,从现在开始将出现不同的运作方式,中共国务院仿新加坡“淡马锡”设...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报导)中国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青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就业优势大于女性。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明年实行紧缩信贷政策,试图为中国经济泡沫化降温。用温家宝在会议中对高层官员讲的话说:“情况危急,在这种时刻,除了壮士断腕,别无选择。”
正是这种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导致了中国街头巷尾流传着的都是涨价消息和银行存款日趋严重缩水的不满,由此形成了当今民众讨伐“物价全面上涨”声浪迭起。此种声浪较之知识份子呼吁民主更令当政者恐慌,因而政府及其代言人公然无视事实,掩耳盗铃,宁肯让百姓相信周正虎的纸老虎卧在林里,也不让百姓知道通货膨胀的真老虎就在眼前。
最近流行的一条冷幽默是这样: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肉都值钱了。说这话的人是《西游记》里的沙和尚。最近二师兄的肉在北京更值钱了,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每公斤瘦猪肉23元。这还是批发价格,零售当然更高一点。鉴于没有找到具体的数字而不能横向比较,不知道是不是全国的最高价,但常识告诉我应该不是,因为北京是首都,对于物价控制是比较严的。北京的奢侈品或许有望在全国...
看到很振奋的数字:在连续四年保持超过10%的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经济增速在11%以上已成定局,全年财政收入有望超过5万亿元。
2007年是中国经济继续沿着官肥民瘦的危险轨道,继续滑行的一年。官肥民瘦最主要的特征,一方面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工资和农民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在中国大陆多年流行着一首民谣说:“统计、统计,七分估计。”其意是讽刺中共的统计工作的。而这首民谣说的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实行中国在实行市场经济,是不是等于要实行经济民主?中国在搞市场经济之初,邓小平就曾经清楚回答过这个问题,搞“市场”或“搞计划”,都只是手段。可以法制化,不可能民主化。他在市场经济中有敌我之分的政治意图,刀枪剑影,看不见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
很多网站转贴这篇文章的时候都加上了一个首码:“另类文明冲突”。这真是另类文明冲突吗?在我眼里,这是人性的冲突。
网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非常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尤其是有分析,有比较,说理性的意见。这样能够加深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那些只是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没有深入的分析,或者只是发泄情绪的意见,不会对认识有所帮助。我希望网路文化讨论能够培养中华民族的理性思维,而不是激发对立情绪,破坏和谐社会。我反对崇尚暴力,挑动对立情绪,激化矛盾的做法。
我国石油进口数量越来越大,国家经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有超过总消费量40%的石油从进口得到。万一石油进口中断,对国民经济的打击后果不堪设想。举国上下都对石油进口的安全性非常忧虑。怎样能够保证石油进口的安全,成为当前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石油的出口国会不会拿石油作武器,对我国要胁?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国都需要石油,在资源日益短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欧洲民调: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美国居首”,这是十几天前颇让中国人勃起的一则新闻;可就在几天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25人当选全球商界领袖,大陆富豪无一人入选”,那些刚刚勃起的同志们看到这则新闻肯定很快变成了阳痿。当然,诸如此类的矛盾宣传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
很多人问我最近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股票走势。说实话,这是个很难的话题。最近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确实不错,特别是调高储蓄准备金率及加大调控信贷规模这两招。按照常理,中国的储备金率已经是世界第一高了,如果放在全球其他的西方国家,这个宏观调控的手段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9次至13.5%。但是并没有很大的效果,问题在哪里?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市狂泄不已,房地产损失已超过两千亿,全球金融持续震荡。受其影响,英国楼市泡沫破裂,11月27日证券时报报导,英房产市场负面消息频传:房价连跌两月,房地产基金遭遇流动性危机,房奴贷款负担日重,英国楼市严寒降临。与此同时,英银行釜底抽薪、信贷趋势紧。房奴不堪债务负荷,家庭平均负债比例高达到税后收入159%,房奴噩梦已经降临。
自世界银行公布2006年各国GDP总量排行榜以来,中国行将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于若干年后超过美国这一说法,几乎成为中国媒体的最强音。11月间一项来自“欧美的民调”更支持了这一说法,原来欧美人民也一致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于是网上有评论说这证明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的强国之路是正确的”。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主要是GDP过分依靠投资增长;外贸的顺差造成外汇储备过高;就业压力巨大;贫富差距在扩大。同时物价上升,房地产价格猛涨,股市有明显的泡沫。这一系列问题都各自有其背景,但又都和一些基本价格信号的扭曲有关,和国家的某些政策规定有关。
事件回眸:2007年8月,中共外管局宣布天津摈海新区将首家试点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该业务被称为“港股直通车”,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恒指大幅上涨,幅度超过30%,但峰回路转,11月初,总理温家宝提出“港股直通车”要考虑四个因素,意味着短期内该计划不会推出,受此影响,港股大跌,半个月左右时间,已下跌超过5000点。
中、日、韩和东盟国家的货币互换安排机制始于二零零零年。当时,“十加三”国的财政部长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路的《清迈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中、日、韩三国之间,以及这三个国家和东盟十国之间进行建立双边的货币互换机制,以防范金融危机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冲击。根据这个协定,一旦签约的一方遭受国际金融投机的冲击和面临货币危机,签约的另一方应该根据协定在...
最近在国际原油价格微跌的情况下,中国成品油价格不降反升,各地司机漏夜排队仍然加不到油,引起市民的恐慌。据国内的朋友介绍,连日来,成都的许多加油站都贴出了今日无油的告示,等待加油的车辆排出几百米外,在三环路上甚至有不少无油的车闪着警示灯停在路上,川陕立交通往新都方向已实行交通管制,据说是急红眼的司机把路堵了。
11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在刚过去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准比去年同月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6%。
11月中旬,深圳多家商业银行限制存户提款,每个户口一天提取现款不能超过 3万元,一星期不能超过5万元,一个月不能超过20万元。为了证明这个措施的合理,中央电视台15号晚的“经济半小时”节目突然播出一宗早于今年6月深圳警方破获并在8月宣布的地下钱庄案。香港各大电视台即从16日午间新闻开始,将这则新闻作为头条大肆报导。这个地下钱庄老板杜玲是来自粤北的香港人,一年...
温家宝最近对中国股市的干预,不仅招致许多人的不满,而且还加深了一些人对金融危机爆发的忧虑。中国经济评论界的才女叶檀新近发表的一篇评论的题目是:“过度挤压资本市场泡沫会让银行垮台”。
近日中国政府宣布,将鼓励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国的人民币市场,以缓解房市和股市的过热。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国内过剩的流动资金另辟投资管道,让炒家离市,给房市降温。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关系到民生与人权,分析它与地方政府及官员间的利益关系,可以非常透彻地了解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共有约 1547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中共当局引发的关税大战,让无数对美贸易的中国出口商停工停产,一旦旷日持久,中国将可能出现千万规模的失业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