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app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港澳视点
现在,严苛的反颠覆法即将被通过。这再次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许下的在一国两制框架之下保持香港自治五十年不变的诺言将会打折扣,而奠定香港繁荣基础的政治自由将不复存在。
为了振兴香港目前疲弱的经济市道,由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督导的重振经济活动策略小组已订下三项目标。梁锦松早上在召开“重振亚洲旅游业”简布会上表示,自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分别于上月底及本月初撤销对香港的旅游警告后,香港已进入疫后巩固信心的阶段。
中国处心积虑要将香港纳入”一国一制”中。一旦香港国家安全法案通过,“一国两制”将不复存在。台湾切莫步上香港后尘。
加拿大已经加入了对于香港国家安全条款的国际舆论,它警告此条款会让香港与中国大陆成为同一政体。
香港的SARS疫情尚未完全消除,香港政府就迫不及待地恢复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即使港人普遍表示反对、国际社会纷纷表达关切,也无法影响香港政府执行中央指令的决心。再过一个星期,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就要满七年了,但摆在港人面前的却是一场自由与权利不保的恶梦。多年来,中国一再以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样板,频频向根本不感兴趣的台湾招手,经过第二十三条立法的示范,国内少数...
中国几经艰辛,通过马拉松式的漫长而复杂的谈判,好不容易获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政府自己和国际社会人士都期望中国以国际社会大家庭成员的身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逐步和世界主流文明接轨。自此,“接轨”之声在国内外甚嚣尘上。
6月14和15日﹐香港大律师公会﹑香港大学法学院﹑城市大学法学院举办了23条论坛。出席论坛的有世界级的法学权威和著名专家﹐如著名行政法学者Christopher Forsyth、纽约市大律师公会及美国大律师公会代表 Nicholas C. Howson ﹑加拿大律师公会代表﹑耶鲁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志武等,英国及威尔士大律师公会代表Michael Birnba...
很奇怪在独裁的国家特别爱出卖国贼,他们所谓的卖国贼是指把他们手里的国家利益分给民众,所以可以理解。香港基本法“23”条将在下月成立。这条“恶法”将是拿来箍住香港反政府组织脖子的法律,预防香港出现卖国贼。尽管反对人士的力争但立法院的六十席中,中国指定的四十席已稳超胜仗,这条“恶法“肯定通过成立。
近年香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全港泛出一股怨气...归根究底,以特首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难辞其咎。平心而论,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前港英高地价政策遗害,SARS近月袭港,罪不在现在的当权者。
香港归中共接管才几年,香港已变得越来越差了。为什么这样,是因为目前香港的政体(注1),什么样的政体必然有什么样的结果,目前香港的政体必然会使香港走向衰落。而香港市民,似乎对这样的政体还看不清,还在观望,还在抱着希望,没有感觉到已悄悄逼近项脖的代表者的利刃。
德国明星周刊驻京记者谢普最近撰文指出﹐萨斯的爆发暴露了香港深藏的一些问题。它加剧了自1997年就蕴藏在起这个昔日经济奇国内的危机。那时亚洲各国的经济一个接一个地疲软下来,此时英国人把香港这个殖民地交还给中国。萨斯危机使香港个体零售额下降50%,许多酒店只有一成定单,有的航空公司载客人数下降几乎一半,预计经济增长只有可怜的0,5%。
香港当局今天证实,本地再有三人罹患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而丧生,另有两宗新增SARS感染病例。根据卫生署公布,今天有三名SARS女病人逝世,分别于北区医院及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去世,她们都是长期病患者,使得本地死亡个案攀升至二百七十三人。
大纪元记者筱亚编译报导/香港特首董建华最感到尴尬的时刻来自上周处理香港的萨斯疫情。
自从香港97年回归中共管治之下﹐每况愈下﹐经济上逐渐衰退﹐政治上丧失民主﹐民生越来越困苦。
由香港饮食业八大商会组织的“振兴饮食大联盟”今天透露,受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影响,香港饮食业生意额平均下跌六成,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超过一百家餐馆倒闭,估计有五千人受到影响。
因SARS的流行,不知何因能造成胡锦涛的名声特别响亮更甚至于以北大常常以天之骄子自称也不分事情的真相就连声支持新的领导人?什么“挺胡”“胡哥”呼之欲出。
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不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名﹐亦成为海内外许多商号的名称前缀﹐因为它曾经是一个综合了许多优势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招牌。然而今天﹐这个名称却又成了一个灾难的象征﹐成了SARS的代名词﹐使海外华商蒙受难以想象的损失。
香港的“一国两制”﹐要维护“两制”不容易﹐要“一国”则不难﹐政治﹑经济﹑法律﹑疾病﹑官僚作风等等﹐水到渠成。虽然政府这些做法也有舆论批评﹐但是民主派在立法会是少数﹐中共又大举统战媒体﹐“稳定压倒一切”﹐监督的声音也逐渐向“一国”看齐。这就是现在中共统治下的香港。
】“四五行动”成员伍国雄被控在去年国庆日焚烧国旗罪名成立,裁判官当事人不知国旗意义代表整个中国、中国人民及其尊严,还指伍国雄烧国旗凸显他的无知。
董建华在去年七月一日设立的所谓“高官问责制”﹐经历半年多内部就已经纷争不休﹐要解决经济﹑政治的困境谈何容易﹖是否又需要北京来插手呢﹖
只要中国的公共权力仍然是一党之私具,民心之向背,就不会成为公权力的来源;民众之福祸,也不会成为执政者的为政目标;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只能是钦定;其首要标准,也只能是私家忠诚。在古代中国,官员们是“家天下”的家奴;在当代中国,官员们是“党天下”的党奴。香港的董特首不过是特殊的党奴而已。所以,《南华早报》建议董特首出任港府的“党委书记”,确是一语中的之言。
自香港当局遵旨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制定法律而向人民提出咨询讨论稿后,立即震动全球,世界各地掀起了反对对第23条立法的抗议示威怒潮。这不能不令人思考反对的效果:即使今天的港府慑于民众的抗议不敢立法,明天的港府不能不立法;明天的港府不敢立,后天的港府不能不立──总有一天要立它。因为,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60条之一;既承认整部基本法的效力...
梁锦松抛出的预算案﹐向各阶层开刀﹐特别是向中产阶级和低下阶层开刀﹐本来就是“民愤极大”﹐结果还闹出一个买车风波﹐在政坛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回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梁锦松的资产﹐放弃在商界的高薪而响应党的号召﹐出任收入少得多的公职﹐说他有意避税恐怕太勉强﹐但是缺乏政治智慧和敏感却是实在的。再加上他走马上任以来的多次失误﹐特别是言语上经常“祸从口出”﹐显然他并不适宜做官。因此应该引咎辞职为好﹐为董建华的“高官问责”树立一个好榜样﹐也为董建华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呵护董建华的主子个个退下之际﹐形影相吊的董建华﹐处境更令人同情和关注。所以江泽民亲自出来会晤董建华更显得必要了。问题是江泽民面授的是什么机宜﹖这点当然是党和国家机密。
这篇社论引起某些人的紧张﹐特首办发表声明为董建华评功摆好﹐历数他的治港政绩﹐香港的亲共人士更纷纷为董建华保驾护航﹐驳斥这篇社论。其实他们都是庸人自扰﹐这篇社论虽然颇有创意﹐但老外不黯中国国情﹐也不可能详加解释﹐如果由在下为《南华早报》这篇社论做一续篇﹐这些风波大可平息﹐并且出现中央政府满意﹐董建华满意﹐香港市民满意的三赢局面。
菲律宾政府警告说,将停止派遣女佣到香港工作,此来回应香港政府削减外籍女佣的工资和向她们征税。
香港的商人最听党的话﹐他们也最有钱﹐而且因为香港是"商人治港"﹐他们就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只要北京出面﹐让他们多承担一些责任﹐相信就可以协助董建华度过财赤难关。
今年二月十四日情人节,香港人却充满苦情,因为特区政府选择这个日子,在宪报刊登了“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这也就是所谓的“蓝纸草案”,表明箝制香港自由和人权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将正式进入立法程序,由立法会三读通过。在这以前的一月二十八日,当局就咨询结果汇编成册,并提出修改意见。虽然意见汇编中已经有意歪曲某些意见,但是修改意见因为做了某些必须做的让步也迷...
设在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20号向香港保安局递交一份备忘录,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有关国家安全的立法表达严重关切。备忘录指出,23条立法对香港的言论自由构成严重威胁。《保护记者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该组织强烈敦促香港政府,尤其是香港立法会成员修改这一法律,使其不会限制香港公民表达意见的权利。@
共有约 705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