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老虎机app-足球心水推荐-亚洲 赌球 网站

宇宙探索

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新类型超新星(supernova),外型迷你且亮度低不易观察,这使目前已知的超新星种类由两种变为三种。
(据台视新闻报导) 国际间研究宇宙形成之谜有了重要进展。我国中研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主持的AMS太空磁谱仪计划,侦测到宇宙暗物质的踪迹,有助进一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台湾中央研究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参与的研究团队今天说,一具安装在国际太空站(ISS)上绕行地球的巨大仪器,首度提供宇宙神秘暗物质的线索。
科学家表示,去年在摩洛哥发现的绿色岩石,很可能是人类所知第一块来自水星的陨石。
(大纪元记者沙莉编译报导)地球观测卫星拍摄到奇怪形状的云彩。这些线圈状或涟漪形的云,是在2013年3月26日于南印度洋爱德华王子群岛上空,由Terr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拍到的。
(据台视新闻报导)树木年轮通常代表着树的年龄,以及气候变迁的因素,但现在有科学家发现,在古老树木中的年轮,可以见证太阳活动的轨迹,只要判读里头的碳同位素,当数值急遽升高,代表可能就是太阳活动剧烈,造成的变化!
欧洲普朗克宇宙探测器(Planck Cosmology probe)团队21日发布了该任务第一张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图像,也就是大爆炸后不久的宇宙“婴儿”时期的照片。这张图片表明,宇宙的年龄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稍微久远一些。
(大纪元记者沙莉编译报导)22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8:00时,美国东海岸夜空出现一道明亮的星体飞掠踪迹,事件在Twitter上引起轰动。许多目击者表示,场面令人震惊。
如果有颗大行星持续朝纽约市方向移动,民众该怎么防范?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署长勃登(Charles Bolden)说,那就祈祷吧。
美国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下属的宇宙冰实验室的佩里.基拉金斯(Perry Gerakines)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制成了一些具有奇异性质的冰。这些冰被制作成非常薄的薄层,其厚度甚至远远小于一粒花粉。
在电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译《指环王》)中,魔王索伦(Sauron)以索伦之眼操控邪恶势力。在现实生活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捕捉到一个燃烧般的行星状星云(planetary nebula),犹如太空中的索伦之眼,睥睨苍穹。
哈勃天文望远镜(Hubble)自1990年升空至今已超过20多个年头,它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获取重大的天文知识,立下了许多惊人的汗马功劳。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技术提升,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18年把另一架拥有最新尖端科技的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送上太空。韦伯天文望远镜拥有5项有别于哈...
据外媒报导,一个如城市街区般大小的陨石10日近距离飞过地球,另外还有两个体积较小的陨石会在近日从地球旁飞过。
(据台视新闻报导)今天是日本311地震两周年的日子,这场地震 给了人类很多省思! 而当时天摇地动的威力到底有多强?一项新发表的研究说,连太空中都感受到了!原来是欧洲太空局的探测卫星,它配备的超灵敏仪器,可以侦测到太空中极为细微的扰动。
(据台视新闻报导)上个月中俄罗斯遭到陨石侵袭,千人受伤,震撼全球。
2月下旬,智利和澳大利亚的太空摄影师拍摄到彗星Pan-STARRS和彗星莱蒙(Lemmon)同时登场的照片。当时,从南半球能看到这两颗彗星。从3月8日起,北半球也将可以看到彗星Pan-STARRS。
德国一家名为“日蚀”(Eclipse Travel)的旅行社开发创意商机,招揽天文迷参观今年临近地球的罕见彗星,计划卖出88个机位,组成史上第一个包机飞上万米高空看彗星的观光团。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团队在一颗濒死恒星上,找到关键的“碳六十富勒烯分子”,有助于解开恒星演化及生命起源之谜。
一颗甫于今年年初发现的彗星C/2013 A1,预计将于明年10月以近距离飞掠火星,因其运行轨道不稳定,所以与火星相撞并不无可能。如果C/2013 A1撞上火星,其所产生的冲击力将比使地球上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高出几百倍,会在火星地表留下一个直径长达几百公里的陨石坑。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表示,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飞龙号”(Dragon)无人太空舱将于明天和国际太空站(ISS)对接。
2月15日,俄罗斯中部地区车里雅宾斯克市遭到一颗陨石的袭击,陨石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坏了数千栋建筑的玻璃,千余人被破碎的玻璃划伤。科学家们估算,这颗陨石经历了漫长的旅程,甚至远在火星轨道之外。
美国一项研究表示,即使是垂死的恒星,也可能有存在着生命的行星。如果这样的外星生命确实存在,科学家或将在未来十年内探测到它。
(大纪元记者郭靖康编译报导)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宇宙射线是从超新星遗骸中来的,这些来自太阳系外的高能粒子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宇宙空间,但宇宙射线具体怎么产生的却是个谜。欧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的超大型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最近首次详细地观测一个有千年历史的超新星残骸...
专家指出,美国2013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有关卫星出口的改革,可使华盛顿当局得以透过与亚太地区国家太空安全的合作,延展自身战略利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一段其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所拍摄到的“日冕雨”(coronal rain)影片,片中显示太阳表面有一个远大于地球大小的环状电浆(plasma),化成条状的电浆如落雨般宣泄而下,十分壮观。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报导,2月24日,研究人员在车里雅宾斯克地区发现了一块大约一公斤重的陨石碎片。研究人员搜索了长达50公里的距离。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表示,将在下周发射的1枚印度火箭今天开始倒数计时,届时将载运7枚卫星进入轨道,包括印度与法国合作开发的1枚地球海洋观测卫星。
科学家今天表示,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1颗迷你行星,体积在太阳系外超过800颗已发现行星中堪称最小。
科学家今天说,科学家还在整理去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细节,但加总起来,这对宇宙的未来来说,看来不是好事。
人类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陨石与小行星撞击地球?俄罗斯无计可施,但美欧专家最近提出发射太空船撞击、引太阳光蒸发、射核子弹轰炸等乍看如科幻小说的点子,或许不无帮助。
共有约 4140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