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u8 娱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宇宙探索

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有一条长达75公里的走廊地带,富含深色硅酸盐玻璃。以前人们以为那是一场野火所致。一份新研究发现,那更可能是1.2万年前一颗彗星在低空爆炸留下的痕迹。
一份新研究发现,由两颗中子星对撞产生的、带有特定质量吸积盘的黑洞,产生了宇宙内大量的重元素,包括黄金。
月球上大气稀薄,但是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尘土内含氧量非常高。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位学者最近公布的计算结果很惊人:如果把月球表面尘埃内所含的氧气提取出来,足够80亿人存活10万年。
11月3日发表于《天文物理期刊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的一份研究提出,宇宙中的黑洞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长大。
月球表面的地下管洞、坑洼沙地等地形对于大型探测车来说很危险,很容易造成意外故障甚至导致报废。美国宇航局(NASA)想出新办法,用一群迷你探测车完成这类探测工作,即使其中一个遇到麻烦,其它探测车仍然可以继续完成工作。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内一个黑洞,其吸积盘的亮度突然出现大幅度变化,这是吸积盘的某个位置弯曲翘起所致。这个黑洞距离地球只有9,600光年,就位于银河系内,是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多数天体物理学家都认同用“暗能量”(dark energy)来解释加速膨胀的宇宙,但是至今这个理论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谈到外星生命的探索,一般人只能想到“有”和“没有”两种答案。可是这不能明确地表述探索的进程。美国宇航局(NASA)决定建立一套新的框架,供研究人员汇报进展,也为媒体报导提供统一的标准。
自从2015年科学家探测到第一个引力波信号之后的一年里,一共才探测到三个。可是一项新研究公布,在短短五个月内,科学家一下子探测到35个引力波信号。
哈勃望远镜展示了星云N44的最新照片。这一大片星云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就像被人从中间挖掉一大勺一样,是这个星云最特别的地方。
新研究根据木星探测器朱诺(Juno)发回的大量数据,构建出第一份木星大气层的三维图像,提供了木星大气层很多前所未知的细节。比如,木星极具特色的条状色带之间,由上下翻动的氨气屏障间隔着。
SpaceX宣布与新创公司瓦尔达(Varda)签约,在地球低空轨道上建造第一家工厂,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的优势生产地球上所需的高价值产品。预计该工厂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建成。
正如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确实是由恒星物质构成的。
美国宇航局(NASA)10月27日发现,Lucy探测器的一块太阳能板被卡住,没能完全张开。科学家正在讨论是否要采取行动修复。
一些科学家在钻研不断完善现有的理论,以发展出一个涵盖一切的“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来解释宇宙。另一些科学家则意识到,现有的物理学、数学知识都是局限于某个层次的理论,想从这些理论中发展出万有理论,就好比尝试用某个层次的理论去解释包含不同层次的宇宙,只会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全世界进入“数字时代”以来,理论物理学家就在探索信息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科学家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量子信息构成的,人类的基因信息也是编码在DNA内部,所以整个物理世界都可以用信息来描述。
一项新研究发现,我们所在的地球和整个太阳系,位于一个巨大的磁场隧道里面。这个隧道长度大约是一千光年。
一位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很可能是高级生命在实验室里面造出来的。这种高级生命就是宗教中提到的“创世主”。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地球以外的星球以及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寻找行星。最近,天文学家可能终于找到了第一颗银河系以外的行星。
亚马逊公司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成立的航太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周一(10月25日)宣布,计划打造一座最多可容纳10人的商业太空站,预计将在2025至2030年之间启用。
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一代飞船猎户座飞船(Orion)已经一切就绪,被运到发射塔的旁边,即将装载到火箭的顶部,等待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射进行第一次试飞。
10月16日(周六),美国宇航局(NASA)的Lucy探测器将发射升空。现场视频通过NASA的应用软件、他们的官方网站和YouTube频道都可以观看。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终于确定将于12月18日发射升空。它将接替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开启下一个太空望远镜的新时代。
天象变化难以预测。在太阳系以内,天文学家可以通过一些观测和计算预言少数天体的运行规律,例如即将到来的月食和日食的时间以及一些彗星的轨道。然而在太阳系以外,这几乎不可能。
银河系的演化历史一直是天文学中的重要议题。其中星际物质是银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星际物质中的气体和金属成分。
人类并非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很多人相信有外星生命存在,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类似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天文学家把能支持类似地球上生物的行星称为宜居行星。
一份新研究第一次探明了灵神星(Psyche)全球各地的温度,绘制出一张温度分布图,为美国宇航局(NASA)准备在2026年发送探测器去近距离探索这颗小行星的项目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波音(Boeing)公司的星际航线(Starliner)月初发射计划因故障临时取消后,美国宇航局(NASA)确定让SpaceX承担国际空间站(ISS)下一趟补给任务。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由二维量子晶体构成的感应器,敏感度是现在最先进的暗物质探测器的10倍,为科学家探索暗物质带来新的希望。
八月初举行的欧洲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学会议上,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物理学家宣布发现一种新的四夸克粒子Tcc+。
共有约 4129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六(3月29日),神韵纽约艺术团在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The David H. Koch Theater at Lincoln Center)进入第四天,两场演出均全场爆满。场场爆满的盛况,在纽约掀起一股神韵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