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分析评论

中国经济持续面临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的冲击,而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加剧了通缩压力。北京的万客来(Wankelai)店每天要举行四次限时特卖行动,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
“两会”(中共政协和人大会议)召开前夕,中共频频向民营企业示好,“民营经济促进法”成为“两会”焦点。但分析普遍认为,中共国进民退政策并未改弦更张,对民企的支持没有落到实处,民营经济难有起色。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持续下行,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中共周三升级了“以旧换新”政策,但股市不升反降。该政策自去年初实施以来,未对经济起到明显提振效果,而且被批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消费能力,同时被指陷阱多,“薅羊毛”“套补”“骗补”等丑事不断。
随着股价上涨引发首次公开募股(IPO)热潮,印度今年已超越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公司上市市场。
经济学者分析,外资出逃是对未来“美中贸易战”的提前反应。中国经济下行是结构性变化,并非景气循环。就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到8兑1美元的可能性。
欧盟新关税使中国产电动车的进口成本增加了最多35%,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份额在11月缩为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其中,中共国有企业上汽集团受冲击最大。中共海关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电动车对欧盟的出口量同比下降23%,出口额同比下降36%。
近日中铁四局在中共搞高标准的农田政策扶持下,在山东承包了1.5万亩地,引起网络舆论极大关注,同时引发民间担忧农民未来生计问题。专家认为中共的这种强制性的农业实体经济模式,难突破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最终可能一地鸡毛。
今年以来中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进入12月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周三中共央行约谈部分金融机构,试图阻止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但分析指出,由于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和宽松货币政策已经上路,央行很难阻止国债收益率长期下跌趋势。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三(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新一轮关税计划,包括基准关税、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等。另外川普还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堵住包括Shein(希音)和拼多多(PDD Holdings)旗下Temu等中国电商此前使用的美国关税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