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台关系
美国国务院东亚局突然于四日通知台湾媒体驻华府记者,主管两岸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将于六日上午在国务院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根据过去经验,这必定代表美国政府有话要说。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星期一在华盛顿说,希望在下个星期和中国签署两项协议,确保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和药物等产品符合美国标准。 (w2007-12-04-voa31.cfm)

(大纪元记者王宇心综合报导) 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遭中共拒绝进入香港事件,引发了美国国防部向北京正式抗议。中共在决策和应对上一再出尔反尔,美国防部官员质疑此事件背后的中共内部派系斗争,直指胡锦涛与曾庆红之间的争斗。分析人士指出,此事件让接掌港澳事务的中共新接班人习近平处境难堪。

前美国驻台大使、现任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费浩伟(Harvey Feldman),十月二日发表〈里根总统对台湾的六项保证与其在今天的意义〉(President Reagan's Six Assurances to Taiwan and Their Meaning Today),文中陈述里根对台六项保证与其历史背景,以及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些保证发...

美国寻求中国澄清上周拒绝一些美国军舰在香港靠岸的理由。此前,中国有关官员对此事给出了相互矛盾的解释。但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说,希望此事就此过去。 (w2007-11-30-voa10.cfm)

大纪元记者田清综合编译) 美国的小鹰号航空母舰和上面的8千名士兵和水手星期三应该进入香港,不过这次的到访因为被中共临时取消而中止,虽然北京之后又改变心意,不过为时已晚。中共的出尔反尔,不仅对美中关系蒙上阴影,也在国际世界落下失败的公共外交关系,也显示出中共内部意见分歧,斗争厉害。

大纪元记者田清综合编译) 根据美国国会委员会21日公布的报告,如果战事真的发生,美国军队将很难防御中共,包括中共秘密发展的太空武器和电脑攻击等先进的作战系统。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结束了亚洲访问。在中国方面,美国前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认为,美中军事关系仍然停留在20年前的互动模式,并非盖茨访问的重点;相反,美国和日本以及韩国的关系目前陷入困境,因此才是盖茨访问亚洲的重心。 (w2007-11-16-voa53.cfm)

中国与美国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SED)将于十二月十二日举行,此次对话将讨论贸易诚信、经济发展平衡、能源节约、金融领域改革、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双边投资等六个议题,其中包括食品安全议题。

美驻华大使克拉克.雷德(Clark Randt)15日下午应邀回母校耶鲁大学,在法学院发表题为“中国的法制及美国驻华使馆法制顾问的关键作用”的演讲,并现场回答耶鲁师生的提问。

台湾驻美代表吴钊燮今天表示,美国与台湾就入联公投议题沟通过程中,台湾方面并未能说服美方接受台湾的想法,但美方也无法说服台湾接受美方的意见,双方仍各自有不同的立场。但彼此立场的差异,并未妨碍台美双边整体关系的增进。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星期二结束对中国的访问,继续前往韩国与日本访问。盖茨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重申,美国明确反对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另外,有分析指出,虽然美中同意建立军事热线,但美国对中国军事交流逐项检讨的政策并未改变,而将来定期的高层互访、更频繁的中低层军官交流可能慢慢取代逐项检讨的政策。 (w2007-11-06-voa45.cfm)

-----自动抓程式判断不了这篇文章的版权,请编辑人工判断。自由时报的原则是1.可使用范围﹕自由时报记者报道﹑摄影的文字及图片2.该报副刊类文﹑图﹐作者名字前没写“记者”﹐属自由时报外稿﹐不可用-----

五位美国联邦参议员二日共同提出SCR-48号决议草案,要求布希政府解除�

中华民国驻美代表吴钊燮今天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在香港回归后一直表示希望以一国两制模式吸引台湾支持统一,但香港人权、自由与民主却节节倒退。他认为,香港经验对台湾是负面经验,是台湾不想经历的经验。

中国国民党副总统参选人萧万长今天前往美国和加拿大访问,他说,他不是替国民党办外交,而是替国家修补低潮的台美关系,建立互信加强关系,是为国家好,国家外交处境艰困时,有能力的人都应替政府做点事。

美国知名两岸问题专家、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谭慎格日前发表专文指出,台湾推动入联公投以及美国政府的反应,已使美台关系降到低点。美台双方应各自做些调整,让目前的危机落幕。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