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网站排名
经济冲击
中共政治局今日(7月28日)召开会议,要求下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稳经济工作。近期中国经济大幅下滑,有学者提出,若要下半年复苏,必须调整清零防疫及房产政策;很多分析认为清零与稳经济不可兼得。
大陆房市危机仍无解,房地产巨头碧桂园昨天(27日)突然宣布配股,引发外界质疑大陆房企融资渠道,碧桂园系股价随即大跌。大股东、亚洲女首富杨惠妍资产在不到一年时间暴跌了52%。 因烂尾楼停贷风波,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最新预测,今年房市销量恐暴跌三分之一。有分析称,该风波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中共20大,甚至中共统治。
英国《金融时报》7月28日报道说,中共计划为陷入停滞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1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企图通过这笔“救济资金”振兴负债累累的房地产行业,同时安抚因为“停贷”而导致的社会动荡。但这一举措并不被银行和买家看好。
彭博社周三(7月27日)盘点本周中共政治局会议可能关注的事项,覆盖房地产危机、疫情清零政策等话题。
第一财经研究院《2022中国宏观经济半年报》称,下半年经济面对多重挑战,即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风险、青年失业率高等风险,并提出建议,呼吁政府推出稳定政策。有分析认为,陆媒的这些建议不具有操作性,中国二十大前不会放松清零政策;房地产已经破灭,当局至今拿不出有效措施;而青年人失业非常严重,并关系到社会稳定,中共却无力解决。
近期,中国各地持续爆出疫情。截至目前,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已超过1300个,多地强化管控并实施“三天两检”措施。
中共执意对COVID-19实施清零政策,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带来伤害,并进一步推动通胀,路易威登集团(LVMH)也未能免受其殃。然而,欧美旅游业和消费复苏,显然让这个全球最大奢侈品牌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日前提出个体工商户可自主决定一定时期内歇业,被网民嘲讽。昔日电商龙头、原eBay中国版网站易趣网近日宣布,将于8月结束23年运营。有分析认为,物价上升,居民收入下降,消费意愿减退,经济萧条会在未来五年逐步显现。中国再次回到“政治第一”年代,房地产、贸易、供应链、制造业等大部分行业会出现业务萎缩,服务性行业或将被国企取代,计划经济氛围正在形成。
由于中共对科技业的打击,加上严厉的“清零”封锁,使投资者的信心受挫。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第二季的创业投资大幅下滑,跌至8年以来的新低。
分析师指出,中国经济大幅放缓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业产品的进口需求,这将进一步影响东亚与欧洲的主要出口国。
深圳疫情再起,官方日前要求重点企业7月24日起第二次封闭运行一周,涉及华为、中兴、比亚迪、富士康等工业百强企业。外界担忧是否再现“上海式”封锁。
中国的Z世代青年们,原本是中国史上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但在诸多因素打击下,却有1,500万名年轻人失业。面对坎坷的就业之路,他们开始接受政府的低薪工作,这一趋势可能长期影响经济发展。
陆媒近日报导,辽宁省丹东市一家公立医院已连续5个月欠薪,还欠20养老保险,从未缴纳公积金。加上此前江浙沪等地相继发公告称,公务员减薪达3成,表明地方财政持续恶化。
一个月前,大陆知名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从网上消失了,他的微博和微信账号仍然存在,但自6月初以来一直没有更新。而“带货女王”薇娅更是再没出现在公众视线。外媒评论,这些网红的生存能力非常脆弱,所以成为了中共在二十大前风声鹤唳的牺牲品。
大陆新一轮疫情蔓延到二十多个省和直辖市,确诊的多数是无症状感染者。中共当局在各地启动大规模的封控措施,吓坏中外各界人士,能逃都逃。 此外,中共清零封控让企业难以支撑,在港上市的上海连锁面包品牌克莉丝汀全线关闭,欧盟中国商会主席表示,至少60%投向中国资金撤资,转向其他投资重地。
武汉日前出现集体停贷抗议活动,约200人聚集在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门前,举起标语,高呼“停工停贷、交房还贷”。停贷风暴持续扩大,有被开发商拖欠款项的供货商也提出停贷。 截止目前,停贷楼盘至少增至320个。河南部分银行提出暂时延迟业主还贷方案,然而,中共银保监会闪烁其词。分析认为,烂尾楼根源在于资金被挪用监管不到位。
封城对上海经济的影响至少已部分反映在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中。中国2022年第二季度的GDP数据显示,上海同比跌幅最大,是唯一跌幅为两位数的地区。
陆媒今天(20日)报导,大陆几十个城市房价跌回几年前水平,7月整体房贷水平创4年新低。楼市低迷,各地促销新招频出,多地鼓励公务员团购买房。 分析认为,各地推出公务员团购房效果不会好,这类房地处偏远地区,也是房市下行“重灾区”,更何况叠加了减薪潮和烂尾楼双重风险。
在清零封锁和经济放缓之下,移民咨询公司估计约有10,000名中国富人正试图离开该国,这可能导致480亿美元的财富外流。外界预测,中国将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财富和人口外流国。
中共清零政策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损害。目前,高度传播的BA.5 Omicron子变体病例正在蔓延,包括上海、天津在内的几个大城市正在推出新的大规模病毒检测或扩大对数百万居民的封锁,乱象丛生。
中国疫情近日持续升温,已蔓延至20个省市,官方再启清零模式;同时,中国经济再亮红灯,上海上半年GDP同比降5.7%。党媒再次鼓吹“坚持清零”,媒体评论区大翻车。
中共一系列政策和地缘政治问题重创投资者信心,北京面临着金融去全球化风险,投资人对中国的兴趣大大降低,中国市场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弃儿。
周五(7月15日),一名华尔街知名投资专家对媒体表示,金融业正对中国投资变得更加谨慎,这将促进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并加强美国经济。
曾经生意红火的华人小商家,疫情关闭期间营业下滑。重新开放后,他们勤奋打点,但却发现生意恢复的步伐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繁荣。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几家洛杉矶山谷大道周围的小商家,他们均感叹目前只是勉强维持生意。 小杂货店 蒙特利公园市一家小杂货店的陈老板介绍,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差了许多,来店里的顾客人数只是疫情前的半数多一点。 “人们都捂着口袋里的钱...
中共清零政策重创经济,官方今天(15日)公布第二季度GDP数据,全国增长0.4%,上海跌至-13.9%。此外,16~24岁人口失业率攀升至19.3%,每5人有1人失业。分析认为,第二季度GDP增长0.4%是造假,不可能正向增长。
中共国家统计局周五(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创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增速。专家认为,即使中国经济下半年出现非常强劲复苏,全年目标也只能达到4%,再加上中共清零政策的持续及地产的低迷,5.5%的年目标无法实现。
日前,中共青岛市市南区硬性摊派每位学校老师必须认领20针的接种疫苗任务的消息曝光。随后当地官方回应称“非硬性任务”,引发网民反弹。
李米娅(Mia Li)手握顶尖大学的学位,她在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实习,同时她梦想着转成一名正式员工,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转正,失去了那份工作。
近期,山东、广东等省份出台医保新政策,未来几年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提高,男职工满30年、女职工满25年,参保者必须达到缴费年限才能享受医保退休待遇。引发民众关注。自由亚洲电台今天(7月14日)报导,有民众质疑,中共政府坚持“清零”政策,三年来全民核酸检测常态化,导致医保基金见底,却让普通民众延长缴费买单。
中国民航运输业跌入低谷,今年上半年总计亏损超过千亿,12家航空公司已资不抵债。这不禁令外界怀疑,中共的病毒清零政策还能持续多久。
共有约 2859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从周二(1月14日)开始,美国国会参议院开始对当选总统川普(特朗普)提名的内阁成员进行确认听证,包括防长、国务卿等主要提名人获得确认的胜算如何,是外界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