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正文集

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艰辛地攀爬岁月的阶梯 到达这一高度 已是黄昏,暮色深浓 你还想做什么?
感谢,我感谢 贫困给我的恩惠,我感谢 父母给我的默化,我感谢 感谢,我感谢 出生在贫困的环境中 常常咬着牙忍人之所不能忍
是在梦里? 那夜,天黑后 我们互握着手 在路上走着…… 是在梦里? 我的一只手 紧握着父亲的手 另一只手握着我一家人 ——妻子、子女和孙子女的手 我们紧紧握着
那个人很奇怪 他用手指去抵住 时钟的指针 让指针停住不动 可是他一松开手 指针便又向前走了
那张照片最近好像常在我的心中出现 好像在某个地方拍的而且参加过某个展览 却又好像不是在某个地方拍的没参加过什么展览 甚至是否最近真的常在我的心中出现都有疑问 连那照片的画面看起来也不清楚
真是奇怪 为什么现在 我看不清楚那些美好的影像? 那些牛只、绿野、真纯的笑脸…… 那些古老的平房、灰埕…… 为什么现在 我听不清晰那些悦耳的声音?
悠游自在 海阔天空 没人能真正体会 却谱写在 飞翔的鸟身上,谱写在 舞蹈的蝴蝶身上,谱写在 游泳的鱼身上,谱写在 云的身上
他飞窜得真快 倏地一下便从一枝干飞窜到另一枝干 甚至倏地一下便从一棵大树飞窜到另一棵大树 倏地一下便从一个世界飞窜到另一个世界
面向上游,逆着流水 我站在河水中 河水匆匆,急速 冲向我 穿过我 向下游流去 我坚持站立 不为所动
他用力地挥着球棒 一记一记地,不停地 挥着球棒 他意志极为坚定 不怕失败 失败了再来 也无惧于辛苦 汗流浃背,疲累不堪 他还是练习着挥棒
那时候,我住在乡下 一个不到十户人家的小农村   那时候,乡下很瘠瘦 我们住在茅草平房里 总是打赤脚走在泥土路上 穿着粗陋破旧的衣服 食物不足,加放番薯或什么杂粮 可却身强体健,很有活力
在都市 路总被挤得 狭窄、瘦弱、弯弯曲曲 被建筑,被车辆,被人,被吵嚷 在山区 路也总被挤得 狭窄、瘦弱、弯弯曲曲
站立不动 坚定地 指向前方 它不停述说着: “向前而去 不要犹豫!”
向天空,天空是空旷无边 向沧海,沧海是辽阔无涯 哪里可以寻找得到呢 岁月,那些写满童稚和天真的岁月 岁月,那些激扬青春和活力的岁月 岁月,那些丰硕果实累累垂挂的岁月
从一个起点开始 向前走过去 又有一个起点 又向前走过去 每一分钟都是一个起点 每一天都是一个起点 每一个月都是一个起点
一大早  那只白头翁便吹响它的高音小喇叭  麻雀和斑鸠等适时加入  一曲相当规模的交响乐曲便开始演奏了  繁复,回荡……
和风吹来,在这五月 吹得所有作物繁发,手舞足蹈 发皇欣欣向荣的真谛 成群结队向开花结果行进 和风吹来,在这五月
深夜 视线迷茫 我走呀走 走进一棵树 迷途了? 好像是 我首先碰到 一个小孩子 他蹦蹦跳跳地 就在眼前 蹦蹦跳跳地 那是谁?
麻雀,吱吱喳喳 在乡间农村 在乡间农村的 田野、前埕、后院、广场 叫声吵杂 吱吱喳喳,吱吱喳喳
有山 有水 好呀 我即时投入 有树 有草 好呀 我即时投入
世界之大 烟尘滚滚,扰扰嚷嚷 何处得安详宁静 我寻寻觅觅 千里迢迢,越山过海…… 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已是日暮黄昏 走过了多少路途 历经了多少阴晴圆缺 已难记得 家园的记忆却时时相随
又到当年被称为夏威夷海边的沙滩 我一头便急急奔赴,栽进去寻找 只是怎么都找不到我当年留下的脚印了
《水琴》是许其正的第28本著作,收散文诗100首,是散文,同时也是诗,可作诗读,可作散文小品读,每首篇幅短短六百字,正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抽空阅读。
岁月匆匆,仿佛才一瞬间,已八十三岁了,我仍爱诗,写诗,出诗集。
吆喝的叫卖声邀你再入红尘 你不为所动伫在原地不动 砖红色的衣着依然肃穆
活在现代世间 常常拢嘛会感觉有什么向我冲来,撞来 譬如车辆、垃圾、噪音、烟尘
略略儿,略略儿 这阵已经略略儿 有阳光和温暖了
不知影呀不知影 不知影我的人影和我 是怎样结缘的? 是在什么时阵? 是在什么所在? 是在什么情形? 为的又是什么?
真紧,去得真紧 真紧,彼些倒退而去的 窗外的风景 包括彼些山水树木花草…… 包括彼些幼年、童年、青年…
共有约 802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