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风,还是带着夏天的温度,脚步似乎也没有变得急迫。山色没有变,云也没有变。可是,心里却生起秋的意味来。 时常看到身边的农民数着一个个临近的节气,他们对节气是敏感的,半点疏忽不得。
刻骨铭心的记忆
果不其然,短短的2个小时,《演员梦》所展现的“真、善、忍”价值观,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许多人脸上挂着激动的泪水看完影片。真的是一部让人感动、难忘的佳作。
韩亦言:中文诗词英译的一点点体会
中译英是不简单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二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与传统的方方面面。
散文:丝瓜的启悟
夏天到了,是吃丝瓜的季节。今天买了两条长长的丝瓜,去皮炒食,碧绿的、糯糯的、清爽鲜嫩,家人都挺喜欢。别人告诉:丝瓜的皮别扔,可以做丝瓜茶,把丝瓜皮洗净煮水,加上点蜂蜜,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饮料哦。果然,很清爽,有淡淡的清香。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房却在高枝处。 那天妻偶然发现了一个open house,我们就去溜达一圈,谁知一见钟情,因为它在各方面都赢得我们的芳心。还记得一对看房的年轻情侣站在后院的露台上,望着层林尽染的峡谷,嘴里发出一声声赞叹,久久不愿离去。
漫长单调的冬天过后,春天终于来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像人穿上了新衣服一样的精神。我尤喜早春枝头萌发的嫩绿,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喜。在温暖的风中,花儿开了。最早是郁金香,单瓣的、复瓣的,为家家户户门前点缀出绚丽的色彩。随后玉兰、水仙、鸢尾、芍药,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个春夏不会让眼睛落得寂寞。
与周老师相识在爬山的路上,人与人的相遇看似偶然,事后才知道并非偶然。那天,在高大的龙眼树下,他用简单的热水瓶泡茶,说:“茶,或者说野茶,这东西深不可测,老孟你说呢。”捧着茶杯闻着茶香,这句话深深植入我的心里。
梅花入诗、入画   绽放在世界舞台
千年来,梅花的美,入诗、入画,入于缥缈琴声,其神韵亦传于中国古典舞的舞台艺术中。
偶遇华灯初上
孩提时代,听到世事纷繁复杂这样的话,总是觉得大人们是在故弄玄虚,天真的认为人生不就是大人口中的“两点一线”嘛,小孩是从家到学校,大人是从单位到家。
二十四年过去了,作为师父的弟子,我见证了邪党的流氓残暴;也见证了大法弟子反迫害的波澜壮阔,坚韧和克制;见证了师父的慈悲和伟大;也见证了邪恶政权的丑陋表演和迅速崩塌……
蔷薇是初夏的灵魂,它使整个夏天都蓊郁,充满了倾心和欢快的笑容。 当春花正是烂漫的时节,蔷薇却显得若无其事,它只顾恣意地生长。几天功夫,枝条就将一面砖墙或者杖篱装扮的异常动人。我这才意识到,人们何以爱在墙边儿、院脚儿,或者大门两侧栽上它呢。
“润”字沧桑 中共途穷
提到“润”字,有人会情不自禁地低声吟诵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人会想起和郑板桥的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还有人会想到“玉润珠圆”这样的词语。“润”字的发音也似乎散发着诗意和韵味。几千年来,“润”字总是与美好相连。然而,从去年开始,“润”字新添了一层辛酸凄楚的含义,宛如一个正在享受生活的人突然间被迫背井离乡,“润”字沧桑,可谓悲壮。
散文:在红尘中等你
红尘如梦,人生无常。一切的 “美好”也都如这春之花,瞬间而逝。什么才是生命中最永恒、最值得珍惜的呢?
多年来为了讨生活外,浪荡北台湾,一事无成,童年以来存在心里对生命的疑惑,仍找不到答案。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想到故乡,想念故乡的人与事,想念故乡的一景一物。因此,我回到中部的小镇,童年生活、嬉游的地方。
散文:红蜻蜓
夏天的一个黄昏,在楼下的林荫道的半空中,忽然发现飞舞着一群小精灵,仔细一看却是一群红蜻蜓,足有二、三十只。我惊讶极了,已是好多年都不见了的,本以为已经灭绝了小生灵却忽然又出现在眼前,令人惊喜不已。
松街的故事之十八:花生米的故事
这“花生米的故事”,对我们谢氏家族而言,是一段我父亲年幼时,十分辛酸的回忆,那是他老人家吃花生米的一种“特殊方式”。这段故事我父亲显然不只是讲给我们兄弟俩听过,一定也讲给他的学生们听过。因为我父亲一直是非常受他学生们欢迎与尊敬的师长,也一向亲近他的学生,常与他们“掏心掏肺”地聊天。
几十年的人生飘泊,二十四载的剑风刀霜,身处繁华的都市,心在宁静的修炼之场。 孑然行走在红尘里,与星为伴,与月作侣,吟莲颂雪,清静、坦荡。 花开花落,岁月沧桑。流逝的是青春容貌,不变的是坚贞信仰。
槐花的味道是夏天的味道,槐花一开,夏天就到了。 春天,百花还在争艳的时候,槐树却像个沉思的智者,神态安详,它对周围热闹的花事似乎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自己则安静地伫立一方,静静地积蓄力量。
凡间异事破迷雾 苍宇圣王度红尘(下)
一九九三年,在北京工作的表姨有幸参加了李洪志先生在北京办的法轮功传授班,把大法介绍给了我们,并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法轮功》这本书。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我就立刻被深深地震撼。就像李洪志师父在讲法中讲过的,就像那个电插头通了电一样,全身一震:这法太正、太正了,这正是我要找的。
跨越都市与山海  与你未曾踏足的香港谈一场恋爱
香港导演黄浩然过去执导的两部作品《点对点》与《逆向诱拐》都表现了浓郁的香港情怀。《缘路山旮旯》作为黄浩然执导的第三部电影,是一部清新幽默的爱情小品,融合香港独特风光与生活细节,导演为近日低迷的香港写上一封动人的情书。
姨家庄上有个叫三女的人,离姨家只隔两户人家,她爹娘没有儿子,就让她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留在了家中。在她十来岁时,家里养了两头羊,后来爹娘把羊交给了羊倌入大羊群去河滩代牧。小女孩思念小羊,在一个中午跑去河滩看羊。忽然一阵旋风袭来,小女孩便随旋风快速地向北跑去,快得像是脚不沾地的在飞一般,其速度快得令人匪夷所思,眨眼间就失去了踪影。
凡间异事破迷雾 苍宇圣王度红尘(上)
我出生的年代正是万魔出洞、群妖乱舞、五千载神传文化被破坏殆尽的“文革”前夕。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就像动画片《金刚葫芦娃》里的七娃,是在魔鬼的毒液里泡大的。好在我是在乡下长大的,五千年的神传文化与儒释道的理念在乡村老人们的心目中还是有很深的基础。耳闻目睹及生活的见闻,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时而黯淡 负重前行仍寻找片刻永恒光芒
日本动画电影《渔港的肉子》,是日本知名动画工作室STUDIO 4℃作品,由《海兽之子》导演渡边步执导,改编直木奖得主西加奈子同名小说,讲述一对居住在渔港的母女故事。海港之夏,小镇风情,以平淡质朴的日常故事,细腻呈现生命的明暗。视觉画面精致,渔港景色清新亮丽。
曾听过这样一首歌:“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喜欢这份浪漫,更喜欢这份心境。
当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主宰别人的命运时,当我们为儿女操尽了心,安排他们的前途,指使他们这么做、那么做,不准他们违逆时,不就是自我膨胀,扮演起了天的角色。
山坡旅店
这时,琴声悠悠传了过来,梅姑眼神抛向四方,敲起响板儿,细声唱了起来:“千帆过客寻鹤楼,谁啊能解古今愁,大江无尽唱不停,代代佳人凌风走。”七然爷拨着琴弦,拉高了音,客人还是埋头自顾吃着餐食。
由“计算尺”所衍生出来的故事
前言 “计算尺”的雏型发明于十七世纪,是西欧各国的工程师与科学家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事实上,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在台湾的成功大学“苦读”电机工程学位时,它还是我的“随身宝”。 现在嘛?那些仍然在学的...
太极之先的宇宙猜想 大道的无止境启示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经常有许多奇诡的异想,有非常深刻的神话来源和文化目标指向。“太极”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从“太极”到“两仪”“四象”与“八卦”的符号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尽管如此,这似乎仍然没有办法让我们明确理解到,“太极”到底是什么?“太极”又是从何而来?
细微之处见善良的《楼上楼下》
中学老师李静充实宁静的生活,被楼上新搬来的租客打破了。每天晚上备课到深夜的她,刚一睡着,就被楼上“砰”的关门声吵醒,之后再也无法入睡。
夜幕渐渐降临了,金色的月牙儿挂在碧兰的夜空,空气中弥漫着油桐花的浓郁芬芳。 漫步在楼下的小花园里,悠远的记忆在思绪的天空中漫无边际的飞翔。 十几年前的一件往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永远也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