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

【无鱼坊的摄影心视界】橙带精灵蓝尺蛾
  宝蓝精灵橙腰带 似蝶非蝶姿悠哉 悬丝空中随风荡 花容失色快闪开 橙带蓝尺蛾 Milionia zonea pryeri)尺蛾科 又称黄带枝尺蛾。展翅约5公分。翅膀为黑色底带蓝色金属光泽,中央有一...
台湾杜鹃花又称石楠、鬼目、台湾高山杜鹃花、台湾红斑杜鹃花。4~5月中旬开花时粉白、淡红,将高山上点缀成一片锦绣大地。
天人菊最大的特性为抗风、抗碱、耐旱,因此成为离岛地区最佳景观花卉的代表。适合利用于花坛、地被、野地及边坡之景观美化。为海边优良定沙植物。
大花咸丰草也是青草茶重要的原料之一,夏天是清凉退火的好选择。全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瘀之效,治盲肠炎、肝病、糖尿病、咽喉肿毒、肠炎、子宫炎、感冒。也是救荒野菜之一。
小麦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为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氧化铁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铁銹”,沉淀在岩石缝隙仿佛为岩石染了颜色,所以才会有“锈染纹”如此具特别的名称。
风箱树早期是先民重要的护堤植物、他们将其种在溪流土堤边,稳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蚀。同时也是昆虫的食草和蜜源,也庇护沟渠里鱼和两生类。
相传在二次大战期间,日军为长期在台湾作战,特地以飞机在宝岛上空撒播其种子,时为昭和年间,因此得名。其为不错的野菜,味道有如茼蒿,所以在山产店又称山茼蒿。
紫背草嫩茎叶可当野菜煮食,带有苦味,应先用沸水汆烫过或用盐水泡过后,再煮或炒来吃。花可油炸或煮汤,茎叶可腌渍成泡菜。全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水、凉血。
孩子户外学习裨益多
格雷多年专注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她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与自然疏离,其原因不外乎城市的密集化及人们对技术设备的依恋。但人与大自然接触可以增强创造力、提振情绪、降低压力、改善精神健康、增强幸福感、强化社会关系、促进身体健康等等。
诺丽果成熟的果实具有强烈的独特味道,又被称为“乳酪果”,果实虽然味道不太好,不过在作物欠收食物缺乏的荒年,仍然可以做为救荒的食物。新鲜或煮过的果实在某些太平洋岛屿也被当地人拿来当做主食食用。
传说公主等待王子死后化成草海桐半边花的凄美故事。海边防风、定沙、绿化、美化、园艺观赏。草海桐的嫩叶及多汁而美味的果实可供紧急救荒食用。
孩子参加户外自由玩耍裨益多
在户外自由玩耍曾经是最珍贵的成长记忆,但对越来越多的现代都市儿童来说,户外活动正渐渐淡出日常生活。新建的游乐场里空荡荡,漫步在公园里时也听不到笑声,这在很大程度归咎于环境缺乏创意、没有挑战,也因此失去让孩子们渴望户外玩耍的动力。
厚叶石斑木因叶形雅致,质地优美,常被选为庭园植物或行道树、绿篱,用来作为庭园美化、防风、地被或盆栽等用途。树皮含鞣质,可萃取。根具有袪风、利湿、活血化淤、收敛、止血功效。
扛板归的汁液可以洗痔疮、解热消炎。将全草捣汁敷治毒蛇伤,并且可以治蜜蜂螫伤,有止痛解毒之效。全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消肿利尿。
珊瑚树是著名的园林植物,红艳的果实,形状像珊瑚珠串。果实是鸟类很喜欢的食物。终年常绿,对污染空气抵抗力强。
雨落大地 洒落的是甘霖点点 小草头低 万物欣然受洗
中医以水飞蓟的果实入药,性凉,味苦,具清热利湿及疏肝利胆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和治疗黄疸。据传圣母玛利亚在喂乳的时候不小心滴了一滴在这种植物上,所以其汁液才会变成乳白色,故名乳蓟。
它的药效甚多,如凉血、消疮毒、治蛇伤,又能催吐、缓泻、健胃、强壮、利尿、治神经痛、结石、风湿等,不胜枚举,是十分可贵的野生植物。
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叶子分成3~10个圆形、心形或尖枪形的小叶,小叶成螺旋形排列,大小一致。大部分的物种都是三块小叶。
天堂鸟花又称天堂鸟蕉、极乐鸟花、鹤望兰等。橘红色的花办、蓝色的花蕊,颜色非常鲜艳,花形奇特。
当天空降下大片雪花,表示融雪的天气快来了。一直到下雪前,雪花会不断的凝结水汽,使体积不停的增大,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好像结成一大团的大雪片从天上落下,但可惜这种大雪纷飞的壮丽景象常稍纵即逝。
喜欢群栖在砂质较重的泥滩或红树林沼泽,相当容易辨认,洞口边常会有它们觅食后遗留的粒状拟粪。挥螯的动作频繁,好像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在忙着指挥交通,是最不怕人的招潮蟹。
大波斯菊由于繁殖力强,常被大片栽植成花海,非常壮观、美丽。大波斯菊的花朵对虫蝶都很有吸引力,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全草、花序、种子可清热解毒,明目化湿。
  作者的话:文史背景却喜爱摄影的我,在好友的设计下,无意间闯入了色彩缤纷的生态世界。20多年来透过摄影观察、纪录,在许多生态专家好友的指导与协助下,发现了更多生态的无穷魅力,原来我们身边处处充满动人的惊奇。 但,这些...
小琉球惊为天人的生态之美,感受人文风情的多采多姿;感谢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的记忆相簿又多储存了一份美好回忆。
一个BBC生态摄影师在树梢上的探险笔记(2)
攀树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人、唤起这么深沉的情感?而我究竟又是如何能以攀树维生?爬上树时,我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个机会,得以窥见一个半遭遗忘的古老世界,而基于某种原因,这让我觉得很棒,帮助我记住自己在宇宙安排下身处的位置。
一个BBC生态摄影师在树梢上的探险笔记(1)
攀爬的关键在于节奏,和绳子自然的弹跳同步永远是很有用的,但这仍旧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的手臂在一开始把细线往上抛的阶段就已经耗尽力气了,因此用双腿把自己往上推,希望能够减轻二头肌的负担。
鸟友散记
许多鸟友喜欢为拍照而喂食、放鸟音,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真不该这么做,美丽照片的背后,如果夹带着破坏鸟类生态的情事,这样拍来的照片还称得上“美”吗?大自然并不以人类为主,虫鱼鸟兽都应该拥有它们本来的样貌,维持它们原生的状态,这才是令人陶醉的大自然!
扎根环境教育 高师大带胜利学童游走山林
为了让学童对家乡的环境、土地有更深的认同感,高雄师范大学与屏东胜利国小携手合作,透过生态、文化与生活的新型态在地户外教学体验课程,培育孩子成为守护地球环境的小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