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爱的料理师(1) 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在低年级小小孩的眼里校园实在好大,也充满了诱惑,架满各式各样的游乐器材的游戏场就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我们下楼做观察,在校园进行数学科“量一量”的活动,孩子们个个都欢喜......有位家长告诉我,有一回她拿棍子处罚做错事的孩子,孩子哭着说:“妈妈您这样教小孩对吗?我们老师都是请我们坐在讲台上,先说原因才决定怎么处罚的。”
记得刚到成功国小的时候,认识了庄典亮老师,开启了我另外一种不同角度的教学观......
庄老师是个有主见、有规划,非常踏实的老师,他讨厌形式、虚假、功利,他只做有意义的事,有益学校、学生的事,即使这个学生是个陌生人。他认为:“没有学生的学习、快乐与成长,一切行政作为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公正无私,很有个性的他成为学生敬畏、同事信任的教学领导者。
不可否认的,有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瓶颈,一些学习迟缓的现象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商方面有问题,有些人只是需要陪伴,一起学习,有些只是卡在某一个点上,只要突破了,他的进步与成就并不输给任何人。这样的经验发生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同时也利用自己的经验运用在学校的辅导班上。
班上学生普遍自信心不够 ,几乎谈不上对将来的憧憬。我于是向学校申请“应用艺术辅导教学”的实验, 希望应用音乐、美术与文学等的欣赏,可以改变学生的气质与不良的习性,并发现这些方面有天分的学生。 并开始全心投入时间和金钱在他们的课业与生活辅导等。
我和M老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那几个淘气孩子身上,但情况依旧。一段时间之后,心理和体力都出现了疲惫状态,甚至有时有厌烦和不耐心的情况出现。作为老师,我知道这种状态是错误的,我和M老师需要重新反思了一下自己教育的思路和策略,才能让事情有所变化。
不论输赢都要耐心下完一盘棋,慢慢学会不论面对顺境、逆境,都要有坚持到底的谦虚心态及忍耐力。从中体会胜不骄、败领悟的道理。
在教育园地中微笑耕耘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25期【人物特写】栏目
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下棋既能打发时间,又可激励智力。现在一些学校开始把下棋当成一种让学生提高成绩、改善行为和规划未来的手段。 (w2007-06-13-voa45.cfm)
豆豆园的小娃儿
“心存真善忍,法轮大法成;时时修心性,圆满妙无穷。”童稚的读书声回荡在明慧豆豆园教室的一隅,看到一群二至五岁的小娃儿,正聚精会神的指著书上的字,一字一句的念着《洪吟》,那股认真劲儿,直让人觉的这个幼儿园与众不同。
没做幼儿教师之前,真的不知道水会有如此多的玩法!同时又会教给孩子们那么多的知识!在我们幼稚园,从1岁左右的小宝宝到4岁的大孩子都有水活动,或者叫水游戏。一年四季活动内容花样翻新,乐趣多多。
国语科教学,除了让孩子学会生字语词的运用外,还可以敎些什么?邓美珠老师让孩子从课文中找出学习的趣味,从中激荡出丰富的创意思考。
美国大学教授搬进校园加强师生交流
在美国大学,学生如果要在课堂外和教授交流,通常要在教授的OFFICE HOURS--也就是每周一到两次和安排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到教授的办公室叙谈。很多学生由于嫌麻烦或者是因为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干脆就用电子邮件或者电话解决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基本上看不到教授。 (w2007-03-19-voa18.cfm)
在人类的世界,也有许多的坏人,大人们从小就提醒孩子要注意,不要被坏人骗了。提高警觉固然是正确的,但相对的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而有了距离。
绿色辣老师 要学生蒙眼上课!
怪哉?学生上课蒙着眼睛?那要要怎么上课?桃园县平兴国小的绿色辣老师有鬼点子了!带着小朋友走出教室,到树林里去上课,到底是什么课程要蒙眼呢?拿着矿泉水、漏斗、空瓶子又是要上什么课呢?
在社会大学选修了一门“老树巡礼的课程”,因为接触过《植物也有情绪》这本书,所以在下课时,与老师们就闲聊了起来。
早就想写一写我与之共事的这些“洋人”老师同事。自来新西兰以后,有幸与许多优秀的老师在一起工作过,我从这些老师那里儿学到了许多东西,甚至有许多事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我们身为父母,师长也不需要老是板个面孔,总是严肃的说服教育。有时也不妨采用一些幽默,轻松的办法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教育氛围,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更加快乐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
一次和园里的一位妈妈聊天,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妈妈说:“这孩子怕我,家里就得有一个叫她怕的。”当然,天下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叶子在这里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上,父母与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小孩子嘛难免有时会淘气做错事情,那么做为家长该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我们大人真的应该经常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当,尤其我们面对的这部分孩子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长大,他们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信息量大,对父母们当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幼稚园里有一项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那就是Play dough(玩面团)。 Play dough 制作方法简单,成本很低,保存时间又较长(大约三周左右)。并且对提高儿童手指的灵活性,眼手动作的协调性及注意力都有很大的益处,您不妨在家也来试一试。
亲爱的小宝宝要去幼稚园了,您在高兴之余可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宝宝可能会哭闹一阵子的。入园前的哭闹现象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反应,主要因为宝宝对新环境产生的不安全感而引起的。哭闹时间的长短因孩子而宜,有的孩子几天就适应了,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几个月,这也都是正常的。比较而言,中国孩子适应的难度可能 会更大一些,除了环境之外,还有一个语言的问题。这几天我们幼稚园哭的惊天动地的,都是中国孩子。以下的一些小办法也许会帮助您和您的宝宝平稳的度过这一 段特殊的时光。
听过很多家长抱怨:“这个孩子不听话”,“孩子拿我说的话当耳旁风”。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时,如收拾好他的玩具,关电视等等,你说了几遍,孩子也没反应。在教育界中,此种现象被称为“选择性的倾听 ( selective hearing )”。心理学专家Kevin博士认为,“与其让孩子一遍一遍的等你提醒,不如让他第一次就注意你讲的话。”否则孩子会认为他才是控制方,他有权力决定做某事,而不是您。
但自从怀孕以后,两只脚慢慢的肿大起来,下班之后索性我也脱下鞋子,放松放松,谁知道不试则已,一试还真不想再穿鞋了。近来读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才发觉赤足走路的益处还很多呢!
新西兰被盛誉为“儿童的天堂”,五颜六色随处可见的playground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乐趣。Playground 自9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是一个给儿童提供游戏与社交的理想场所,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注意。
近几周以来,奥克兰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室外骄阳如火。大人小孩都领略到了“曝晒”的滋味。有些家长给孩子全副武装,于是乎各种防晒霜,太阳帽闪亮登场,有的家长则不以为然,认为有点小题大作,孩子晒到点也无所谓。那么这方面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每天爸爸妈妈们都要接送宝宝去幼稚园,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与老师沟通并且了解自己孩子成长情况的好机会。叶子给家长们提供以下的建议以供参考。
墨立根老师并不是哲学家。他的课,主要的目的也不是教育出哲学家,而是要培育出思考清明、善于表达的个体与社群。
我们已检视了好多“好老师的故事”,呼应了海德格的话。我有个感想:教学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的人晓得如何把自己不会的教到让他的学生会,而学生学会后又能回头来把他的老师教会;学生学会的,不只是学习,也学会教学。这种师生的共同特点是,会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良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