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 博彩平台-双色球机选-国外彩票平台

教养心得

吃饭时仍喜欢边吃边提出各种问题。我向他建议,“我们两个比赛,看谁吃得快,赶上爸爸。”他立即回应,边飞快地往嘴里扒饭边答:“对!我们两个先死。”我怔一下,半天才悟过来:他的意思是快吃饭快长大,大了就会变老,老了就会死。儿子的思维不能不算有逻辑,只是跳跃太快,人家难以接受。
有人出差去广州,我请他顺便带点食物给外婆。儿子看到了,不放心地追出门口大声叮嘱,“叔叔,您半路上千万不要偷吃呀!”真是失礼!
会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齐;认汉字三百多;可连续半小时安安静静坐下来看图认字;不会拼六面图;写字常写反,如“你”写成“尔卜。”
会帮大人跑腿,送东西或传口信,很乐意送包子给二楼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妈妈向我反映,包子上偶尔会发现儿子咬过的小牙印。
问:“肥皂是用什么做的?”“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布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东西都问,问顺口了最后竟来一句:“妈妈,你是用什么做成的?”有信口开河之疑。
儿子从小到大从没有因哭闹而占过便宜,明明可以给他的东西,一旦哭闹着要时,反而不能给。我知道,世上无论多么蛮横的孩子,都决不会闹着要天上的月亮,因为他明白那是无法办到的。我儿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闹,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们家坚持这一原则,哭闹自然无法成为法宝,时间一长,他也养成了不哭不闹的习惯。
儿子生病,带他去医院看病。一回到家就问我:“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为什么要拿针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来,大概衡量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标准,就是有没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我平时一看到他的手脏,随口就讲:“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这天来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给他们洗手。儿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大声问道:“妈妈,你打水给谁洗猫爪子呀?”当场让我好尴尬!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对他使用不规范用语了。
遇上有趣的电视节目可安定下来坐着看几分钟。对大人们谈话开始有兴趣,一见大家笑也及时跟着笑,而且声音特别大,笑完才想起问:“妈妈,你们刚才笑什么?”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弗罗伊德讲的恋母情结也许是存在的,儿子对父亲有点排斥心理,不愿他与自己一道分享母亲的感情。吃饭时我提醒儿子别光顾吃菜不吃饭,等下一次吃饭时他就会告状,“妈妈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饭,他不听话以后会长大孖疮的”。真是个莫须有的罪名。丈夫自从有了儿子时常叹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为二等公民,我又要当妻子又要当妈,只能当妈为主,为妻作次。
从这时开始,当母亲的麻烦事剧增了,每看到一样东西都要回答儿子的提问:“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还有呢?”一直穷追不舍。所有那些问题汇集起来,足够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儿子爱看《看图识字》、《小朋友》等读物,老是缠着大人给他讲解,真后悔生孩子前没有念一段幼师课程,以应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家里添了个婴儿,每日工作量大增,据说养一个孩子要用十万个工:不停地喂奶、喂水、换尿布、还要给他洗澡。一遇阴雨,房间里里外外全挂满尿布。我也无暇顾及什么仪态:衣服上总不时被沾上点黄的、白的。哭闹声一起,全家人就紧张地轮流把孩子抱在怀里又拍又摇。据报上介绍,婴儿脑子嫩,用劲摇动会损坏大脑影响智力。我专门训练了丈夫的姿势,怕男人力气大,把孩子拍伤摇散了。
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据我所知,每个“人之初”都是先把母亲折腾得死去活来,然后哭着闹着钻出来,大多数不屑正眼望望这世界,随后饿了、胀了、热了、冷了……稍有不对劲就大哭大闹,一切都满意了则蒙头大睡。两三个月后才有兴趣给周围的人一点好脸色看,会露出友好的笑容。孟夫子的“人生皆有善意”大概是自此时起。
心浮气躁、没有耐性的孩子,可以利用父子独处这种比较严肃的场合来教导他。
要让我那不到四岁的儿子收拾玩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虽然我经常是苦口婆心,但见效不大,很多时候都在考验我的耐性。以前我经常跟儿子说:“玩具玩完了就得要收拾好,下次玩的时候才好找。你得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次总不厌其烦的说了又说,耐心地鼓励,并帮他收拾一部分。
我年过四十才生下一个儿子,可谓“中年得子”。我的儿子名叫朱礼移,“礼”是按家谱,跟随他的堂兄弟辈,“移”则是寓意他最终要移民到香港--我是由香港回到大陆娶妻生子的,老婆儿子至今仍在大陆广州。
西方国家的家长经常给2-3岁的孩子读长篇的儿童故事,那些读物里面幷非通篇的图画,而是大篇幅的文字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插图。因为孩子喜欢这样的图书,更喜欢听母亲读书中的故事。
在丈夫的教育方针下,女儿成了一个自觉性极强的小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准时睡觉,早上也不赖床。好几次丈夫在外应酬,到了女儿入睡时间来个偷袭,只见女儿早已甜甜入了梦乡。
】“锯子宝宝”的故事,常令JUJU和妈妈笑成一团,“也许以后你会拥有自己的‘锯子宝宝故事’喔!”这是妈妈的结语。
儿子没有食言。从那次独特的聊天以后,儿子彻底地改变了,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就这样,一个虚拟的小人物在我和儿子之间存活了,从此,这个儿子想象中闹不清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的虚拟的对手便一直伴随着我和他,成了我们交流的坚实纽带。
我常常夸自己的儿子,当他能把玩具很俐落地收拾好的时候;当吃饭前他说“谢谢妈妈,把饭做得这么好吃。”的时候;当他脾气很好很懂事的时候……
前阵子天气突然转凉,心想以自行车代步的儿子,一大早顶着寒风去学校,非常辛苦。若能戴上口罩,除了保暖,还能过滤不良的空气,对他有利无害。于是我买了个口罩,要儿子清晨上学骑车时使用。没想到儿子才戴了一次,就将口罩束之高阁。
大儿子念小二了,一年级的书及作业都给他上了书架,闲来无事翻翻他的生活习作,发现他回答了老师一个问题是这样写的,老师问:“你觉得妈妈像什么?为什么?”儿子用端正的注音回答说:“妈妈像图书馆,因为常常借很多书回来给我看。”
“真蠢!”想着今天所犯的错误,我一边做饭一边说出声来,不想又被耳朵尖的儿子听到了。他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似乎饶有兴趣地问我:“妈妈你在说谁呢?”
学大法的小孩是与众不同的,记忆力是过耳不忘。在幼儿园老师一致认为我小孩最聪明,对其他小朋友有凝聚力。其他小孩调皮时,老师就问:“小朋友要向谁学习呀?”小朋友会齐声回答向我小孩学习。我便及时向老师洪法。当然,我小孩也有很不听话的时候。我只给他讲道理,不苛求他,因为他毕竟也是要在正法中归正的生命。既然他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家庭中,我们就有必要、有责任将他教育好。
那天我牵着儿子的手穿越一条马路,在马路中间,儿子突然弯身捡拾地上的东西,我一惊,幸喜两侧并无来车,我牵着儿子的手快步穿越。
看她聆听时那份专注、祥和,在真善忍的心灵契合中,一切过往的林林总总,刹时消灭殆尽,感觉说不出的美好。总还是有些龃龉,冲突也在所难免。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修炼,那么真要庆幸自己可以身为人父,她让你明白了间接阻碍双方成长的,竟然是自己对情的强大执著;她让你放下成人的条条框框,返回童真;她让你学会自我反省,不规避;她让你学会包容与善解;当放下为人父的威权后,骤然发觉,原来,真正成长的,正是伴随在她身边的我,真正受到观护的,正是那位小天使的老爸。
在经过了一个认识到和不断磨砺、反复的过程后,我也终于渐渐改掉了乱放东西的积习,虽然有一个小孩子,但家里经常保持的整洁程度,已足以让人感觉到我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了。这些都是修心的自然结果。这一切是多么的好。能够有缘修炼法轮大法的生命是幸福的。
当你面对正值青春期的独子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情境?相信多数的家长会恨不得把她(他)塞回娘胎里去!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叛逆”似乎是他们的写照,是他们脱离父母脐带证实他们能够独立的过程与手段。即便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传统的威权意识下,父母总是无法拉下脸来大方地给予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
一个小小的孩子,他是那么的纯洁,没有一切观念,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他会把你所说所做的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再表现出来。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真诚的,只要你努力做到更“真、善、忍”,他们会比你做得更好。 不到五分钟,我的小小的儿子出来了,说:“我把球儿交给豪斯小姐了。”我没有问他豪斯小姐是否表扬他,因为这是一件该做的小事,他做这件事不是为了表扬。但我还是拉着他的小手对他说:“你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