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华夏智慧与趣味
民俗探源
婚丧寿喜
文化漫谈
没有手机的古代小孩都玩些什么?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困扰着现在的家长,那么手机游戏成瘾一定排在首位。许多家长想帮孩子戒网瘾,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施。那么,在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都玩些什么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适合我们现代的小朋友呢
七巧板
踢毽子
鲁班锁
孔明锁
燕几图
传统运动
2024年12月12日 10:02 AM
《论语》说(50):吾从周
中华传统文化是本次人类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中断的文化,迥异于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称为“神传文化”。或许,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神性内涵,才创造了持续传承五千年的奇迹。
《论语》
《论语》说
夏商周
传统文化
薛驰
2024年12月11日 8:28 AM
【救世古鉴】“敬字”得福报解灾难 不“敬字”招厄运
古来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纪录,验证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来风。本文续上篇:【救世古鉴】仓颉作书“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后有神力吗?继续提供正反两面的实例来互证。
救世古鉴
敬字
金甲神
善报
仓颉
文字
惜字
敬字亭
字炉
圣迹亭
2024年12月10日 7:36 PM
《论语》说(49):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朱熹是理学家,认为: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论语》
《论语》说
祭祀
八佾
薛驰
2024年12月4日 8:27 AM
古代的冠礼怎样进行?成年礼的重要精神是什么?
在成年礼的“加冠”这场生命礼仪中,德、礼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关系是以“德”为本,是“以德制礼”,以“礼”为末。因此,“德”是为成年礼的核心枢纽,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格,同时能够承担家庭国家责任的男子是成年礼的重要依归。
中华文化300问
成年礼
冠礼
弱冠
2024年11月29日 8:52 AM
《论语》说(48):祭如在
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祭礼在东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过,信奉神明是虔诚、是感恩,而不是交换,不是说给神佛烧香磕头就能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人礼拜时的有求之心,是亵渎神明。
《论语》
《论语》说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祭礼
薛驰
2024年11月27日 8:28 AM
《论语》说(47):知禘者之于天下,了如指掌?
毛子水认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说”,可以说是实话,亦可以说是托词。季路问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这章的话,也许有同样的意义。
《论语》说
祭礼
了如指掌
薛驰
2024年11月20日 8:24 AM
《论语》说(46):杞宋无征
成语“杞宋无征”,就是由此而来,有前贤读此章说了四个字“无限感慨”。张居正对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说:盖孔子当时,欲斟酌三代之礼,以立万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为是叹息之词如此。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
《论语》说
礼乐文明
八佾
薛驰
2024年11月13日 8:24 AM
古人求雨漫谈
我们中国人常说“靠天吃饭”,朴素的道理背后是敬天信神的谦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人们的思想中第一个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老天为什么要惩罚我?”从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这样的想法。
求雨
大雩
雩
祀天
祈雨
康熙
2024年11月11日 6:45 PM
《论语》说(45):始可与言《诗》
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
《论语》说
八佾
诗经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2024年11月6日 8:16 AM
为何为逝世的家属“做七”? “七”是个吉数?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中华文化300问
做七
丧葬礼俗
2024年11月1日 9:41 AM
《论语》说(44):君子无所争
怎么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为例。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很多,从“后羿射日”到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一箭射穿重叠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于古希腊的体育,古中国的射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论语》说
君子无所争
六艺
乡射礼
薛驰
2024年10月30日 8:25 AM
明日黄花蝶也愁!看苏轼怎样走出低谷 转化人生境界
这阕《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是苏轼在重九涵辉楼头饮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苏轼抒发了自己以顺处逆的胸襟怀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旷达乐观,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怅与哀愁?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词
苏轼
重九
霜降
登高会
宋词
乌台诗案
黄州
南乡子
苏东坡
苏东坡词
低谷
心境转变
人生感悟
2024年10月25日 8:53 AM
《论语》说(43):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论语》说
礼之本
泰山
祭祀
薛驰
2024年10月23日 8:24 AM
《论语》说(42):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连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论语》说
华夏
礼乐文明
薛驰
2024年10月16日 8:24 AM
《论语》说(41):礼之本?大哉问
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
《论语》说
礼之本
大哉问
薛驰
2024年10月9日 8:10 AM
世间人与万物的聚首 都是为了这缘故而来?
看看这些故事,想想世间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聚首,像不像是恩与债的交会呢?施恩与欠债都有报!万物有灵,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当下的善缘来自过往善行的善报。
救世古鉴
报恩
善有善报
万物有灵
2024年10月4日 7:58 PM
《千字文》——传世奇文,国学瑰宝
如果给你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把它们排列组合成一篇新文章,并且只能四个字为一句,还要句句有意义、富含典故,你能够做得到吗?
千字文
静安
书法
周兴嗣
传世奇文
国学
国立故宫博物院
梁朝
三字经
百家姓
中华文化
故宫
开卷有史
2024年10月4日 11:51 AM
《论语》说(40):人而不仁,如礼何?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孔子要救世,怎么救?只能从归正人心着手。怎么归正人心?首先厘清礼乐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仁爱
礼乐
《论语》说
薛驰
2024年10月2日 8:20 AM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五)辛卯科考案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发生了一起科考场的泄题舞弊案,科考本来是给寒门举子的机会,可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哗然,竟然有好几位不学无术的盐商子弟,位居榜首。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
细说红楼
宋闱闱
康熙
辛卯科考案
2024年9月30日 7:35 AM
王友群:中国传统文化中“谦卑”
南宋时,江西有一个名士,自以为学识渊博,天下无敌。有一天,他听说杨万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气,于是,提笔给杨万里写了一封信,说要亲自到杨万里的家乡——吉水登门拜访。
周易
谦卦
礼仪之邦
万世师表
贞观之治
满招损
谦受益
王友群
2024年9月28日 12:46 PM
中医玄妙医理 鸭子唾液起大作用 医生怎样悟到?
在中医的治疗方中,植物、动物、矿物、人的用物都能用来治病。那么听过鸭子的唾液能治什么病症吗?
鸭子
中医
中医治病
2024年9月26日 7:33 PM
《论语》说(39):奚取于三家之堂?
鲁国文化最盛,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意义。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华俱在宫廷。然而,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鲁,许多文化精华得以保存。
《论语》说
八佾
季札观礼
鲁国文化
薛驰
礼乐
2024年9月25日 10:14 AM
《论语》说(38):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说
礼乐文明
八佾舞
薛驰
2024年9月18日 8:19 AM
“人造月亮”照亮的中秋节 “西方极乐世界”给人展现了什么?
中秋夜,当仰望天空中有如银盘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吴刚伐桂等传说中的故事是不是跃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传,早在商周时代就有,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于唐代,这些流传民间的中秋节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了。然而近年对月亮的研究有一个飞跃,科学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这个发现,可能启发我们对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的新观点和领悟吗?
中秋节
月亮
人造月亮
极乐世界
嫦娥
玉兔
明月
吴刚伐桂
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
唐代
故事
2024年9月17日 7:13 PM
日本中秋 重温神话《竹取物语》
既然日本人喜爱赏月,仰慕月宫,喜爱玉兔,中秋节神性十足,那么,他们是否也有类似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呢?《竹取物语》(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又称为《辉夜姬物语》,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公主“辉夜姬”从月亮降临到人间,再返回月宫的故事。
日本中秋
神话
竹取物语
中秋节
2024年9月13日 6:30 PM
《论语》说(3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论语》说
为政
祭祀
勇者不惧
薛驰
2024年9月11日 9:09 AM
天人感应 万物有灵 上天偶尔露一手
中华传统文化讲天人感应,佛家讲万物有灵,无神论者不相信,不过上天偶尔露一手,让人看到奇迹。
天人感应
万物有灵
神力
神迹
2024年9月5日 9:40 AM
《论语》说(36):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说
华夏文明
文化至上
三纲五常
薛驰
2024年9月4日 8:25 AM
香港凉茶趣谈:凉茶与炸鸡绝配?“改头换面”茶饮进入普罗大众生活
“现在传统凉茶铺好像越来越少了,凉茶会式微吗?”笔者带着疑问请教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他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了几个趣味的例子,从凉茶品牌的兴衰史到当下的快餐文化,原来凉茶百年来都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饮品,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期“凉茶趣谈”,就与大家分享凉茶的转型历程。
凉茶
邓家宙
曾莲
2024年9月3日 7:53 PM
上一页
1
2
3
4
...
下一页
共有约 2683 条记录
漫话风筝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