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文化博览
国学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华夏智慧与趣味
民俗探源
婚丧寿喜
国学博览
说道(五)
(shown)从本质上讲,道就是道,道存在于人的生存范围之外,又表现在人的生存范围之中。
2010年8月29日 3:52 PM
孔孟之道判释(39)
(shown)儒家如此强调君子的德行,这个德行是如何得到的呢?“修身”。靠自己修行来完善道德规范。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8日 3:39 PM
古代的学问:易经(一)
(shown)《易经》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似乎是上古人类占卜用的书。
中国文化漫谈
八字命理
周易八卦
易数术学
2010年8月28日 8:07 AM
孔孟之道判释(38)
(shown)我们对封建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对孔子的学说就有进一步的理解。原来孔子说他“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衷情的就是周朝的典礼制度,即周王朝的封建制度。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6日 2:12 PM
说道(四)
(shown)人在遇到灾难、遇到严冬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像落叶树那样,把自己追求来的名、利、情等那些让人羡慕的东西也放下一些呢?
2010年8月26日 5:19 AM
孔孟之道判释(37)
(shown)如果说,没有古希腊文明,就没有现代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那么也可以说,没有中国早期的封建文明,也就没有中国传统文明的儒、道文化发展。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4日 3:12 PM
说道(三)
(shown)人虽然看不到道的形状,听不到道的声音,但却能从自然的现象中,找到与道相似的表现。
2010年8月24日 4:26 AM
孔孟之道判释(36)
(shown)执政当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划分中国的历史,说秦朝至清朝是封建社会,而把“夏、商、周”定为奴隶社会,极大地错置了中国的历史面貌。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2日 3:46 PM
说道(二)
(shown)人看不到道的形状,却能从人的生存环境中、从生命的运行规律中感受到道的存在。
2010年8月21日 1:49 PM
孔孟之道判释(35)
(shown)什么是封建制呢?柳宗元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0日 3:41 PM
孔孟之道判释(34)
(shown)我们要了解儒的“仁义道德论”为何要特别强调“亲亲杀”和“尊尊等”两大伦理观,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18日 5:17 AM
孔孟之道判释(33)
(shown)孔子是以“仁”来贯彻其整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其他义、礼、智、信等都是围绕这个“仁”而阐述。后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学说变成了五个命题。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16日 5:21 AM
孔孟之道判释(32)
(shown)仁者一定能爱人,但爱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辩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14日 2:58 PM
孔孟之道判释(31)
(shown)父子之义是亲情关系,君臣之义是尊等关系。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这种君臣关系等于父子关系,就如同现代的“我把党来比作母亲”、“祖国啊,我的母亲!”是一样的。实则这义不是那义,是不能乱点鸳鸯谱的。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12日 3:01 PM
孔孟之道判释(30)
(shown)孟子以“集义”来实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这个“义”,有点类似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这个道德律令是义不容辞的纯粹实践理性,即“义务”。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10日 2:40 PM
孔孟之道判释(29)
(shown)如果说,仁是儒家君子所要达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么要实现这个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义。“人路”,也就是人应该的行为方式。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8日 2:25 PM
孔孟之道判释(28)
(shown)《易.系辞传下》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就是这个意思。圣人与仁人是划等号的:能做到圣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圣人了。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6日 1:56 PM
孔孟之道判释(27)
(shown)后儒把孔子的仁说成是“恻隐之心”,又说“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于“爱人”、“博爱”等等,都是一种意为的构造,这对孔子的仁,只能说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4日 2:35 PM
孔孟之道判释(26)
(shown)如果我们将孟子“自得”之道与牟宗三先生说圣人无体,不可言且无可训来看,孟子这个“仁”,还是“有执的存有论”。如依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来看,这三者孟子都未能达到。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8月2日 3:50 PM
孔孟之道判释(25)
(shown)孔子这个“仁”,确是有些含糊其辞,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则与道德伦理相联结,其上,则与天命相连系。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31日 3:16 PM
孔孟之道判释(24)
(shown)《论语》记载孔子说“仁”很多,据统计,仁字出现109次。其对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试举几个例子......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29日 3:21 PM
孔孟之道判释(23)
(shown)孔子以“知天命”作为最高理念,以礼作为实践行为,以知人之辩作知识论来巩固礼的实践行为。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27日 3:17 PM
孔孟之道判释(22)
(shown)孔子何以不“打开天窗说亮话”,将天命摊开来说?实则是不可为也。“天何言哉?”所以“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25日 5:03 AM
孔孟之道判释(20)
(shown)圣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极天道。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21日 3:34 PM
孔孟之道判释(19)
(shown)从孟子与告子论性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所说这个“性”,不仅说人有动物界(禽兽)那种性欲,而是更强调人有比动物更高一级的人性。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19日 2:02 PM
孔孟之道判释(18)
(shown)孔子说“知人”,并不是其最终目的,其知人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最终目的是为了“知天命”。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17日 3:05 PM
孔孟之道判释(17)
(shown)孔孟辩“知言”(“知人”),是要提高你做人的境界,使你往上提升,做个品德高尚、智勇双全的君子、大人的人物。不要做那品德低下、无能无才的小人。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15日 2:37 PM
孔孟之道判释(16)
(shown)我们从人性的,非常人性的角度去看孔子,他所说的“知人”,即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辨别人的言行,提高你的人生境界而已。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13日 3:25 PM
孔孟之道判释(15)
(shown)从先秦古圣贤对礼的记述来看,礼应该是人的最基本行为生活方式。即一种做人的生活准则。以通俗的话说,叫做“对得起天地良心”。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11日 2:53 PM
孔孟之道判释(14)
(shown)我华夏圣哲先贤,上观天象,下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缘人情而创礼,造就了多么辉煌灿烂的文化。
孔孟之道判释
2010年7月9日 2:15 PM
1
2
3
4
5
共有约 134 条记录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