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锦句

家庭贫困,就想娶一位贤妻;国家动乱,就渴望任用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比喻情况越是艰难,越要知人善用。语出《史记‧魏世家》。
【名句故事】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田间小路的花开了,你可迟些归来。表达了丈夫对妻子含蓄深沉的爱。语出苏轼《陌上花‧序》。
【名句故事】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路上没有人捡丢失的东西,夜晚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用紧闭。比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景象。语出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名句故事】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有一种鸟要么不出声,一旦鸣叫就会震惊世人。比喻平时没有作为,一下子能做出惊人成绩的人。语出《史记·滑稽列传》。
【名句故事】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廉颇已经年老,身体还强健吗?比喻年事已高,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豪壮情志。语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防堵民众的言论,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最终必酿成大祸。语出《国语‧周语上》。
【名句故事】一沐三捉发 一饭三吐哺
为接待贤才,周公洗次头要多次抓起头发,吃顿饭要多次吐出食物。比喻求贤若渴、恭谦下士的贤德。语出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一种云在天边、水在瓶中的境界。比喻要顺其自然,保持纯真的本质和淡泊的心境。语出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
【名句故事】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挡视线,却挡不住滔滔江水向东流去。比喻百折不挠的决心,或历史大势的走向不可阻挡。语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名句故事】惟将终夜长开眼
整夜无眠,睁着双眼悼念对方。 象征夫妻间的深情,及对伴侣的思念。 语出元稹《遣悲怀‧其三》。
【名句故事】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无惧粉身碎骨的结局,只想把清白的颜色留在人间。比喻立志做品德高洁的人。语出于谦《石灰吟》。
【名句故事】板荡识诚臣
在乱世中才能识别忠心不二的大臣。比喻经历危难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品质。语出唐太宗《赠萧瑀》。
【名句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
仅从书本上学到知识始终是浅薄的,一定要亲身践行。比喻人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道理、获得成长。语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名句故事】臣心一片磁针石
我的心像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比喻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语出文天祥《扬子江》。
乐舞文学赏析:帝王诏令.颁示礼乐诏
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礼乐含意的人才能创作新的礼乐,能了解礼乐种种仪式的人才可说明礼乐的规范。能创作礼乐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称之为“圣”,能说明礼乐规范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称之为“明”。
中外名人的“立志”金言
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后汉书.马援传》
对于战争,既不能没有,也不能常用,所以作君主的要在四季农闲之际,讲解和演习军事和练兵,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
君主如不知节制欲望,臣民就会好逸恶劳;君主如不能严于律己,却去禁止别人不做坏事,就像是怕火燃起,却用加上柴薪的办法去扑灭火焰;也如同讨厌池水浑浊,却自己动手不断搅动,希望它能澄清一样,这是办不到的。还不如先从自己做好开始,尽管你不说什么,民心风俗也会因此而变好。
上天养育万物,就如同君主统治百姓一样。上天是以寒暑有序,阴阳调和作为德行,君主应以仁德和慈爱作为本性。寒暑如果调和,四季就不会流行疾病和瘟疫;如果风雨违反时令,则四季之中人们就会挨饿受冻。
所以,民风因俭约而纯正厚朴,邻居间都能和睦相处。节俭和骄奢这二者,是尊荣或是屈辱的源头啊!骄奢还是节俭都由人自己说了算,但却关系着自身的平安或是危乱。收敛情欲,清心寡欲,美好的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物欲横流,凶乱就会生出。
国君俭朴,百姓就不至于劳累困顿,国君静远,百姓就不至于被搅扰。人劳累困顿,就会产生怨恨,百姓被搅扰,政务就会不和顺。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译文】爱护子女,应当以道义去教育他们,而不要让其接纳邪恶的东西。
所以说,做君主的,磨练自己,砥砺品行,没有比倾听忠言更好的了;而败坏品德,背离正理,没有比听信谄佞小人更厉害的了。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所谓美名,是德行的具体表现而已。德,是国家(大治)的根基啊。
做君主的,居住于深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惟恐自己有过失而不能听到,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时补救。因此,设立了“煊”和“谤木”,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吸纳正确的意见和谋略。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译文】 诚信可靠,乃立国之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
所以,对于一个良好的工匠来说,没有无用之材;对于一个圣明的君主来说,没有无用的人。对于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忘掉他所做过的好事。也不能因为他有一点小的过错,就抹杀掉他的功绩。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译文】建树德行越多越好,去除疾患要干净彻底。
唐太宗视人才为治国之本,是帝王所拥有的珍贵财富。盖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虽以帝尧之圣,后世莫及,然亦必待贤臣而后能成功。《书》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道德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广大无边像上天一样覆盖一切,像大地一样承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