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平台推荐-中博彩票-双色球奖金

公益人物

(大纪元记者曾去执编译报导)好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美国一位亿万富翁卖尽资产,无家可归,乃改住旅馆。他现在念兹在兹的,是作一些有益社会贫苦大众的工作,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意义。
谈到红十字会,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在学校、火车站等地方,可能看过红十字会的捐血车,在媒体上经常也会获得一些相关讯息。可是,大家是否知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红十字日”,同时也是红十字会创办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年-1910年)的生日。
为劳工权益打拼的许长辉
服务于汉翔航空工业的许长辉,个性平易近人、待人亲切诚恳,十多年来积极参与工会活动,他曾是汉翔第三届工会理事长,并在多项全国性工会担任要职,凭着一股热诚与傻劲,还有为民服务的使命感,他为劳工争取了多项权益,今年还荣获全国模范劳工的殊荣。
18岁是一般少女的做梦年龄,但对沈芯菱来说,她的梦比较特别,她努力追求的是公益梦,时下流行的追星及偶像崇拜,沈芯菱并不感兴趣,而是发挥电脑专长,努力用键盘打造知识公益,并立志用滑鼠弥平社会断层。
新开和山里为了卫戍家乡千余年来的传承,而将视野拓及世界,寻求经验交流。踏出的同时,也为其日本家乡铺展了新路。这次的生态假期志工有两位专程与会的日本友人,一位名新开高尾,一位叫山里达雄,两位先生来自于日本古都奈良县。
高雄县凤新高中学生谢采君荣获第八届“保德信青少年志工亲善大使奖”,五月将到美国华盛顿特区与美、日、韩、爱尔兰等国杰出青少年志工交流,将台湾青少年的志工服务经验与各国代表分享。
台中县政府社会局与妇女团体共同推动“SMART学习达人”活动,从今年4月起规划各式活动,获得妇女朋友热烈回响。63岁的陈阿香,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成长与志工服务活动,8个月下来,学习时数超过1000小时,荣获今年SMART学习达人第一名。
“筷乐俱乐部”,是从一个“自备筷子,自己健康、大家快乐”的观念衍生而来,响应环保拒用免洗筷,充满活力的口号,简单易行。只要理念相同,自备筷子就可成为终身会员,无须申请入会。除了个人健康之外,也让心动的人很容易的踏出第一步,轻松作环保。
有不少“台湾之光”例子,让国人分享台湾之子多元化学习的成果,巫琳恩是另一个在海外发光的女孩典范,未来明日之星。
16岁华裔天才少年  将赴史丹福读博士
被誉为“天才之光”的16岁华裔少年徐安庐(Andrew Hsu),今年夏天已自美国华盛顿大学毕业,共获得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三个学位,创下该校同时以3个学位毕业的最年轻毕业生纪录,接下来他将赴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
由于志工朋友的慷慨热诚、无私无悔的付出,使得这个社会处处充满温情。台中市政府为增进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推出“有志同行.有福同享~志愿服务认同卡”。31日记者会上,由市长胡志强签下第一张认同卡。会中,胡志强欢迎更多民众及公司企业行号加入志工行列,共同将台中市打造成爱心城。
时下功利主义盛行,加上少数医师医德不佳,致使医师声望不再是昔日至高无上的尊崇,然而杏林中仍然有为数众多的医生,本着济世救人的伟大精神,在全省各角落默默散热发光。台南县新营市文华妇产科——张兆荣医师,便是一位具慈悲情怀,术德兼备令人敬仰的好医生。
从事公益工作,担任志工60年的林万裕,将他走过一甲子,从事义工的酸甜苦辣、心得感触集结成书,书名为“鐤边趖哲学─走过从前”,藉由此书的出版,他希望人人都像“鐤边趖”一样多沾锅,也就是能够多投入义工行列,为社会贡献己力。
〔自由时报记者李容萍/桃园报导〕台湾区制伞公会理事长李铭智事业有成后,不时把所生产的洋伞捐给创世基金会等慈善团体义卖;而洋伞“扬善”的背后,其实有一份孝心。
长期致力救助河南爱滋病人、受到广泛尊敬的高耀洁医生病重,她将照顾爱滋病孤儿的工作交给香港一关注爱滋病的团体,并将为爱滋病孤儿收集的衣服玩具逐一寄出。
黄启俊是垫江山村的教师,今年58岁。初中毕业后,放弃了较优渥的工作,选择月薪仅有6元的山村小学教书。因山里交通不便,他每天风雨无阻接送学生上学,40年如一日,热情从无间断。只因为山中的孩子需要他,下山上山,路程得费力耗时地翻山越岭,他以知识为车,将村童一个个送出大山。他所跋涉的步履已足足可以绕行地球两圈。
在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79岁的赵景华老人,靠收破烂30多年来,养大了六名被父母遗弃的婴儿。老人的老伴三年前去世,老人现在仍是早出晚归,每天走40多里路,挣十几块钱,这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些女儿身上,演绎着让人感佩的人间真情。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这句话从杨教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由停下了手中的正在进餐的刀叉,擡头望着他。
就在台北火车站后一栋老旧大楼里,却有一间寂静的病房,这里的病人不会哭、不会笑,更不会喊疼,他们在生命仍未结束之前,提早关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门,注定终生沈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植物人”。卡在生死之间的灰色地带,植物人和家属总有无穷悲苦磨难,然而,即使上帝开了一场残酷的玩笑,还是派来了天使,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曹庆,他奉献二十年心力安养植物人,成立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陪伴四百多个沈睡的生命,在宁静中,走过数千个黎明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