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华夏智慧与趣味
民俗探源
婚丧寿喜
文化博览
《论语》说(31):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子张之问干禄,可以说是孔子教学的要点之一。孔子这段话有三个要点。首先,要多闻多见,即博学;其次,要阙疑阙殆,即审慎、精择;再次,要慎言慎行,即守之约。如此,言寡尤,行寡悔,禄将不求而自至。
《论语》说
2024年7月30日 8:24 AM
霹雳一击 天雷真有知?探索三件天雷感应的史事
雷霆一霹雳,震开幽玄洞穴的奇事,人们可能感觉是少有的自然现象,偶尔,天雷击中石碑或建筑,冥冥中似乎显示了“天雷有知”的感应,真有这回事吗?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史上发生过的三件事:雷轰狄青碑、雷击“奸党碑”和雷焚僭宫。
雷
天谴
雷击
天人感应
奇闻异事
天道有知
2024年7月24日 9:57 AM
《论语》说(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说话方面趾高气扬的人夸夸其谈,在行动方面趾高气扬的人自我炫耀。从脸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说话的要领;会做的就说会做,不会的就说不会,这是做事的准则。
《论语》说
知之为知之
子路
而苏格拉底
薛驰
2024年7月23日 8:24 AM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四)
曹寅给康熙皇帝的密奏,兢兢业业三十年。每一份奏折里,会详尽地附上自己所在地界当时月份的晴雨录,三十年间从无间断。织造府的密奏,是康熙皇帝在地方公报奏章之外,更详尽的、全方位360度无死角了解当地民生的一个渠道。
细说红楼
宋闱闱
曹寅
康熙
红楼梦
2024年7月19日 1:33 PM
《论语》说(29):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本人是宽容、平和的,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强制,不强求一致。还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也并没把“道不同”的人视为敌人,仅仅“不相为谋”罢了,并没有排斥异己。
攻乎异端
薛驰
《论语》说
2024年7月16日 9:07 AM
《论语》说(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天下的道理,散在万事,而统会于吾心。惟其散于万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实践的工夫,而后能实有诸己,这叫作学。惟其会于一心,故必加沉潜反复,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后能穷其精微,这叫作思。这两件缺一不可。
学思并重
《论语》说
2024年7月9日 8:10 AM
苏轼小时和黠鼠交手 他为何输了?
少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黠鼠赋》,纪录了事情的始末,抒发自己的感悟。《黠鼠赋》的意趣浓厚,寓意深远,谁能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手呢?
苏轼
黠鼠赋
2024年7月5日 9:30 AM
这仆人怎得变身为太守?一介贫儿又怎成了皇帝亲信呢?
在《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记载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迹,在乱世中,他们的精神、义行受到上天的嘉许,人生非常精彩。对我们当下的时代,当也有一些启迪。本文讲的是一个仆人和一个贫儿的人生故事。
忠义
独行列传
东汉
乱世清流
2024年7月4日 9:55 AM
《论语》说(27):君子周,小人比
君子、小人之别不是绝对的。君子与人为善,包括对小人在内,不能嫉恶如仇。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讲“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怀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这应该也是我们理解本章的题中之义吧。
《论语》
《论语》说
君子周而不比
欧阳修《朋党论》
薛驰
2024年7月2日 8:48 AM
《论语》说(2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论语》
《论语》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薛驰
2024年6月25日 8:25 AM
为何说夏至一阴生?天道地道示常道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夏至
二十四节气
一阴生
木槿
节气与生活
天人合一之道
阴长阳消
2024年6月20日 9:03 AM
《论语》说(25):君子不器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论语》
君子不器
《论语》说
薛驰
2024年6月18日 8:36 AM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三)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红楼梦
宋闱闱
康熙皇帝
曹寅
明孝陵
细说红楼
2024年6月13日 9:50 AM
《论语》说(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温故知新
《论语》说
2024年6月11日 8:46 AM
麻姑献寿:仙道文化与感恩礼仪的精彩融塑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道教
麻姑
沉静
女仙
沧海桑田
东海扬尘
2024年6月7日 9:58 AM
《论语》说(23):孔子知人与“冰山理论”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论语》说
孔子
知人
冰山理论
薛驰
2024年6月4日 9:32 AM
《论语》说(22):终日不违,如愚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
颜回
复圣
薛驰
《论语》说
2024年5月27日 3:00 PM
古文大智慧——《历代名画记》揭示的奥秘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书画同源
中国美术史
传统文化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2024年5月24日 9:10 AM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二)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
宋闱闱
红楼梦
细说红楼
2024年5月22日 8:44 AM
元神离体入冥府 预知前程果然灵验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元神离体
冥府
灵验
灵魂离体
冥冥中有定数
2024年5月19日 8:48 AM
《论语》说(21):什么是孝?孔子的四个不同回答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论语》
《论语》说
孝道
恭敬
薛驰
2024年5月19日 8:27 AM
鲍鱼海胆当家常便饭 塔门原居民忆趣味童年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曾莲
【纪载香港】
塔门
童年
2024年5月16日 7:53 PM
《论语》说(20):从“志学”到“从心所欲”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说
薛驰
2024年5月13日 8:13 AM
献给母亲的诗 缕缕系念拳拳孝思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母亲
萱草花
孟郊
游子行
王冕
2024年5月9日 9:35 AM
除了称母亲妈妈 你还可以这样说!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萱草
萱堂日永
寸草春晖
手线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5月7日 9:46 AM
《论语》说(19):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论语》说
为政
2024年5月6日 8:24 AM
地名中的修炼文化
说起修炼,对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不论是远古时期黄帝的乘龙飞升,还是秦始皇、汉武帝对神仙的笃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与各朝各代的修炼者所留下的事迹息息相关。就连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与修炼人有关的地名。
地名
茂名
桐庐
凤翔
萧史
秦弄玉弄玉
2024年5月1日 8:50 AM
《论语》说(18):思无邪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论语》说
《论语》
《诗经》
思无邪
温柔敦厚
薛驰
2024年4月29日 6:26 PM
坚定拒绝淫邪 积阴德得福报的实例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救世古鉴
拒绝邪淫
善恶有报
积阴德
2024年4月23日 9:30 AM
《论语》说(17):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论语》说
为政以德
大同与小康
天下为公
礼乐文明
2024年4月22日 8:27 AM
上一页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有约 4883 条记录
【品读唐诗】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苏东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梦”与生死故事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