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华夏智慧与趣味
民俗探源
婚丧寿喜
文化博览
姜子牙的苦中之苦
根据《封神演义》,商朝末年,周室当兴,姜子牙奉其师父元始天尊之命下昆仑山,身为将相辅助明主。在伐纣事业开始前,姜子牙首先经历了一番磨炼心性的痛苦过程,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本文就谈谈这段故事。
姜子牙
苦中之苦
封神演义
周文王
2025年1月5日 10:59 PM
《论语》说(53):子贡爱羊,孔子爱礼
礼之存在,表现出来,就是礼的形式仍能见到。告朔之礼虽不行,而每朔犹杀羊进庙,则使人尚知有此礼。如饩羊都废止了,则此礼便痕迹都不存了,
《论语》说
告朔饩羊
礼制文化
薛驰
历法
2025年1月1日 8:25 AM
这些小善行在上天眼中并不小 天道善报不会终止!
善有善报的价值观是一种普世价值,在中华文化中极受到崇尚标榜。然而善报的事迹不一定是表现在外的轰轰烈烈的举动,可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操守高道德标准的自我要求。一起来看发生在清朝的两件事迹。
救世古鉴
孝友大魁
善行
善报
2024年12月30日 7:00 PM
【救世古鉴】这样的玩笑招来今生命运的剧变
平日里朋友间开开玩笑、逗乐寻开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这些寻开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间引发意想不到的巨变,改变人的命运,是怎么回事呢?来看两则清朝的民间故事。
救世古鉴
玩笑
戏言
2024年12月26日 9:49 AM
《论语》说(52):“古之道”有多好?
射在中国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时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别标志,贵族家的男子必须从小接受严格的射箭训练。射不仅是最重要的军事技能,而且成为身体和品德教育的课程,所谓“讲德习射”。
《论语》
《论语》说
古之道
薛驰
2024年12月25日 8:27 AM
清代高评价的启蒙教材《小学诗》(四):敬身 白话注译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小学诗
启蒙教材
2024年12月24日 4:10 PM
《论语》说(51):是礼也?
何为入太庙而每事问乎?意以为孔子不知礼。孔子闻或人之讥,乃言其问之意,以宗庙之礼当须重慎,不可轻言,虽已知之,更当复问,慎之至也。
《论语》说
太庙
祭祀
孔子
礼乐
薛驰
2024年12月18日 8:28 AM
没有手机的古代小孩都玩些什么?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困扰着现在的家长,那么手机游戏成瘾一定排在首位。许多家长想帮孩子戒网瘾,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施。那么,在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都玩些什么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适合我们现代的小朋友呢
七巧板
踢毽子
鲁班锁
孔明锁
燕几图
传统运动
2024年12月12日 10:02 AM
清代高评价的启蒙教材《小学诗》(三)明伦:长幼朋友 白话注译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小学诗
启蒙教材
明伦
2024年12月12日 9:54 AM
《论语》说(50):吾从周
中华传统文化是本次人类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中断的文化,迥异于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称为“神传文化”。或许,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神性内涵,才创造了持续传承五千年的奇迹。
《论语》
《论语》说
夏商周
传统文化
薛驰
2024年12月11日 8:28 AM
【救世古鉴】“敬字”得福报解灾难 不“敬字”招厄运
古来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纪录,验证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来风。本文续上篇:【救世古鉴】仓颉作书“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后有神力吗?继续提供正反两面的实例来互证。
救世古鉴
敬字
金甲神
善报
仓颉
文字
惜字
敬字亭
字炉
圣迹亭
2024年12月10日 7:36 PM
清代高评价的启蒙教材《小学诗》(二)明伦:父子君臣夫妇 白话注译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启蒙教材
小学诗
明伦
2024年12月5日 11:16 AM
《论语》说(49):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朱熹是理学家,认为: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论语》
《论语》说
祭祀
八佾
薛驰
2024年12月4日 8:27 AM
古代的冠礼怎样进行?成年礼的重要精神是什么?
在成年礼的“加冠”这场生命礼仪中,德、礼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关系是以“德”为本,是“以德制礼”,以“礼”为末。因此,“德”是为成年礼的核心枢纽,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格,同时能够承担家庭国家责任的男子是成年礼的重要依归。
中华文化300问
成年礼
冠礼
弱冠
2024年11月29日 8:52 AM
清代高评价的启蒙教材《小学诗》(一)立教 白话注译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启蒙教材
小学诗
2024年11月28日 9:33 AM
《论语》说(48):祭如在
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祭礼在东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过,信奉神明是虔诚、是感恩,而不是交换,不是说给神佛烧香磕头就能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人礼拜时的有求之心,是亵渎神明。
《论语》
《论语》说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祭礼
薛驰
2024年11月27日 8:28 AM
【重温好话】 修身处世三奇书(三) 《小窗幽记》的处世格言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小窗幽记
处世格言
修身处世三奇书
格言
清言
2024年11月26日 9:23 AM
《论语》说(47):知禘者之于天下,了如指掌?
毛子水认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说”,可以说是实话,亦可以说是托词。季路问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这章的话,也许有同样的意义。
《论语》说
祭礼
了如指掌
薛驰
2024年11月20日 8:24 AM
古人见面的揖礼 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是什么?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中华文化300问
作揖
礼乐
拱手
2024年11月19日 8:09 PM
《论语》说(46):杞宋无征
成语“杞宋无征”,就是由此而来,有前贤读此章说了四个字“无限感慨”。张居正对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说:盖孔子当时,欲斟酌三代之礼,以立万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为是叹息之词如此。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
《论语》说
礼乐文明
八佾
薛驰
2024年11月13日 8:24 AM
【未解之谜】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改变历史的大风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命中注定
大风
朱元璋
刘邦
印度人
赤壁之战
东南风
未解之谜
印度文化
2024年11月12日 9:54 AM
修身处世三奇书(二) 菜根谭(下) 人生顺逆与闲适怎么自主?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修身处世三奇书
菜根谭
2024年11月12日 8:50 AM
古人求雨漫谈
我们中国人常说“靠天吃饭”,朴素的道理背后是敬天信神的谦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人们的思想中第一个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老天为什么要惩罚我?”从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这样的想法。
求雨
大雩
雩
祀天
祈雨
康熙
2024年11月11日 6:45 PM
《论语》说(45):始可与言《诗》
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
《论语》说
八佾
诗经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2024年11月6日 8:16 AM
重温好话:修身处世三奇书(二)菜根谭(上) 修身与应酬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菜根谭
修身处世
修身处世三奇书
2024年11月4日 8:12 PM
为何为逝世的家属“做七”? “七”是个吉数?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中华文化300问
做七
丧葬礼俗
2024年11月1日 9:41 AM
重温好话:修身处世三奇书(一)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围炉夜话
修身处世三奇书
2024年10月30日 12:27 PM
《论语》说(44):君子无所争
怎么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为例。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很多,从“后羿射日”到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一箭射穿重叠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于古希腊的体育,古中国的射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论语》说
君子无所争
六艺
乡射礼
薛驰
2024年10月30日 8:25 AM
明日黄花蝶也愁!看苏轼怎样走出低谷 转化人生境界
这阕《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是苏轼在重九涵辉楼头饮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苏轼抒发了自己以顺处逆的胸襟怀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旷达乐观,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怅与哀愁?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词
苏轼
重九
霜降
登高会
宋词
乌台诗案
黄州
南乡子
苏东坡
苏东坡词
低谷
心境转变
人生感悟
2024年10月25日 8:53 AM
《论语》说(43):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论语》说
礼之本
泰山
祭祀
薛驰
2024年10月23日 8:24 AM
上一页
1
2
3
4
...
下一页
共有约 4882 条记录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