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端午节俗中展现哪些阴阳五行之道?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端午节
节俗
阴阳相生相克
阴阳五行
粽子
午时水
五毒
2024年6月8日 8:58 AM
端午节袪恶气恶疫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中华文化300问
端午节
端阳节
端午节俗
防毒月
2024年6月6日 8:58 AM
没有艾草的加持不是好端午
说到艾草,你可能会好奇它和端午节的关联。艾草一直都是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呢?摘了艾草要干嘛用呢?
爱丽话五千
艾草
端午节
避邪
2024年6月5日 9:42 AM
上水古洞戏会70载 收地前最后的“查笃撑”
平日寂静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来村内最盛大的节日——观音宝诞,远远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制的大戏棚,满挂贺诞花牌,十分吸睛。穿过闪耀的大花牌,伴随着喧天的“查笃撑”锣鼓声,大幕拉开,六位台柱闪耀登场,上演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
查笃撑
古洞村
观音宝诞
粤剧
曾莲
【纪载香港】
2024年5月28日 7:38 PM
为早逝才子圆梦 百年前上水乡廖氏家祠诞生记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曾莲
显承堂
应龙廖公家塾
廖崇兴
【纪载香港】
2024年5月19日 7:39 PM
鲍鱼海胆当家常便饭 塔门原居民忆趣味童年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曾莲
【纪载香港】
塔门
童年
2024年5月16日 7:53 PM
立夏节气民俗 补夏养生和立夏禁忌一次看
历朝历代的中华古人对于节气相当重视,相应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隐含养生观念与作法,展现民俗养生的内涵。关于立夏的食补、禁忌和养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立夏
养生
禁忌
民俗
夏季
食补
食疗
蛋
鸡蛋
瓠瓜
二十四节气
2024年5月4日 7:41 PM
谷雨节气到:赏花王 饮香茶王 食谷雨汤补肝明目养生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二十四节气
谷雨
谷雨养生
节气养生
谷雨茶
牡丹
2024年4月19日 9:50 AM
清明节俗展现生命力 蕴藏哪些历史文化?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清明节
扫墓
清明节俗
荡秋千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4月3日 9:00 AM
“清明”节气是什么意思?清明与上巳有什么关系?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
上巳
祓禊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4月1日 8:51 AM
古代清明节也连假?为何清明节日期会变动?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清明节
寒食
二十四节气
扫墓
介子推
2024年3月30日 4:59 PM
春分时节东西方庆新生 文化妙合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二十四节气
节气文化
东西文化妙合
春分
立蛋
2024年3月18日 11:00 AM
认识元宵节和“元宵”七道题 你答对多少?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元宵
汤圆
圆子
中华文化300问
灯会
2024年2月23日 4:00 AM
龙年趣谈 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生肖变蜗牛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龙年
生肖
蜗牛
哈萨克
吉祥
2024年2月13日 9:00 PM
立春回味节气文明 迎春养生就吃这一盘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
立春
五辛盘
立春养生
节气与生活
春牛
2024年2月3日 9:55 AM
黄历十二月为何称为“腊月”?“腊”展现什么文化内涵?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中华文化300问
腊祭
腊月
驱瘟
敬神
五祀
2024年1月24日 8:48 AM
小雪大雪渐次来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节气
小雪
大雪
下雪
奚微
2023年11月21日 9:00 AM
一年养生就从立冬起 补肾养藏精气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立冬
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
补肾
养精蓄锐
2023年11月7日 7:00 PM
扎堆成仙?九月初九重阳节原来不是老人节!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给老人过的节日。其实呢,传统的重阳节和敬老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的节日内涵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于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习俗呢,这都要从一个神奇的葫芦说起。
爱丽话五千
重阳节
费长房
桓景
悬壶济世
典故
2023年10月22日 9:16 AM
中秋节祭月吃中秋月饼源于何时?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实际上,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中秋节
中华文化300问
中秋月饼
2023年9月26日 8:58 AM
秋分:彼岸日 天地阴阳调和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国古文化中视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罚,以免搅扰天地阴阳调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别称“彼岸日”,来源于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讲,于彼岸期间善行、恶行都会增大果报,劝告人要避免恶行,精进于善行。
二十四节气
秋分
2023年9月22日 7:21 PM
竹枝词12首 山水载歌荡心海 金风摇曳十里情
竹枝词谱写的秋歌多采多姿,词情贴近人心,直写人生,抒发心情,描绘人生风尘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忆,或许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升华!
秋歌
竹枝词
秋诗
节气与生活
2023年9月15日 8:10 PM
白露节气养生小心哪些禁忌?“补露”怎么补?
中医的食疗讲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对应节气的进补作法。白露节气开始“补露”!“补露”怎么补?要避免哪些禁忌?随着秋高气爽的秋天脚步,做好秋天养生,放松心绪,轻松地品味生活吧!
白露
二十四节气
白露养生
节气养生
补露
2023年9月8日 5:00 AM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处暑”?
2023年八月23日到9月7日是“处暑”。“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时序已经在初秋,那这节气为何称“处暑”?
鹰
物候
二十四节气
中华文化300问
2023年8月23日 6:00 AM
七夕情话响千代 天神护祐得真福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七夕
牛郎织女
孝子董永
鹊桥
璀璨中华文化
2023年8月20日 8:46 AM
一叶知秋立秋到 秋季养生三心法和好食材
天人合一之道,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一叶知秋”,掌握立秋来到的时点,及早开始秋季养生。《黄帝内经》指示秋天养生的三心法,中医师分享秋天养生“五白蔬果”和“平补”食材。秋季养生就从立秋开始。
立秋
二十四节气
秋天养生
节气养生
一叶知秋
2023年8月7日 9:13 AM
端午节九大风俗 内涵与历史渊源知多少?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屈原
璀璨中华文化
端午节
端午节俗
风俗
2023年6月22日 2:37 PM
古代不贺夏至 节俗中蕴含什么深机?
夏至是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至极,可是古人却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哲学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带着这一季节标志的特色节俗也应时而生。
夏至
二十四节气
节俗
木槿
中华文化300问
2023年6月21日 8:17 PM
端午节风俗 吃什么养生?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中华文化300问
养生
端午节
五红餐
2023年6月21日 8:36 AM
组图:研究证实印度的嫁妆陋习愈演愈烈
在南亚地区,收受嫁妆是一项古老的习俗,即结婚时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赠送金银首饰或其它值钱的东西。尽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该传统在民间仍然盛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近几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提升,印度陪嫁之风却愈演愈烈。
嫁妆
印度
教育
婚姻
优质新郎
2023年6月15日 11:28 PM
上一页
1
2
3
4
...
下一页
共有约 655 条记录
测量定位 载人飞行 传递信息 医疗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