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丰富多彩清明节 这十种民俗好有内涵!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宝贵的好时节。现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联想到扫墓的民俗,其实,从古到近代,清明节联系着寒食节和上巳,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可知道历代的人们在清明时节从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吗?一起来探一探清明丰富的内涵吧!
寒食节
清明节民俗
中华文化300问
扫墓
上坟扫墓
2025年4月2日 1:46 PM
清明节怎样成为扫墓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清明习俗
介子推
扫墓
寒食
中华文化300问
2025年4月1日 7:33 PM
话传统运动——踢毽子
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是古代“博戏”的一种。中国人踢毽子的历史很长,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认为踢毽子最初来源于蹴鞠,而蹴鞠相传为黄帝所作。这么看来,这小小的毽子,其来历也非同寻常。
瑾妃
踢毽子
2025年3月27日 9:41 AM
“春分”养生开运的宜忌 你要知道的九要点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春分
二十四节气
养生
开运
秋分
禁忌
黄帝内经
茶饮
肝
2025年3月18日 8:54 AM
从绿意盎然圣派翠克节 联想中国民间故事
每年的3月17日,纽约市都会在第五大道举办盛大的圣派翠克节游行,这是全球最著名的圣派翠克节庆祝活动之一。圣派翠克节(St. Patrick's Day)的习俗包括穿戴绿色服饰、饮用绿色啤酒或苏打水、装饰三叶酢浆草,爱尔兰矮精灵是常常出现的角色。而在中国,虽然没有专属于绿色的节日,但许多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与传说,也蕴含着与圣派翠克节相呼应的元素,联想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圣派翠克节
爱尔兰
民间故事
绿色
纽约风情
2025年3月11日 11:43 PM
【节气典故】惊蛰时节 春雷始鸣万物复苏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二十四节气
惊蛰
2025年3月5日 9:10 AM
利用立春升阳气 打造一年好彩头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立春
天人合一
五辛盘
节气与生活
二十四节气
咬春
2025年2月2日 12:19 PM
古代的中国人是如何过年的?
过年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但团聚、祭祖、祈福和欢庆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共通的。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过年的呢?
过年
传统年俗
古道人生
除夕
元旦
过年民俗
2025年1月29日 3:38 PM
围炉过年:从除夕到元日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除夕
元月初一
元日
中国年
围炉
压岁钱
守岁
屠苏酒
2025年1月29日 12:30 AM
知道“过年”辟邪的传说吗? 门神怎么驱邪?
“过年”是怎么来的?很久很久以前,关于“过年”有这样的传说和文献记载,一起来看看怎么驱赶年兽?神荼郁垒怎么驱邪?这些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有什么共通点吗?
过年民俗
神荼郁垒
门神
年兽
中华文化300问
2025年1月25日 8:40 AM
祭祀灶神渊远流长 怎样祭灶好招福?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历史时间长河中曾经发生过改变。这要从祭灶的历史说起,先看一下祭灶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风俗有过怎样的变迁?哪一种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祭灶风俗
祭灶起源
中华文化300问
灶神
送灶神
2025年1月22日 8:48 AM
传统文化守护者 刺绣文化协会理事长周让庭的故事
朴子,这个位于嘉义县的小镇,曾经是台湾刺绣文化的重镇。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的刺绣产业,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今日的传统工艺。而今天的故事主角——周让庭,正是这项文化的守护者与推动者。
朴子
嘉义县
刺绣
2025年1月21日 10:00 PM
真正的补冬时节 小寒节气著名补冬食俗有哪些?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传递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有哪些呢?小寒补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来探一探,提供我们,岁末补冬的精神与物质之宝。
小寒
食补
补冬
冬季
小寒食俗
小寒大寒
节气
节气与生活
风信
2025年1月2日 8:52 AM
冬至吟 易学大师邵雍启迪人生命之道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冬至
冬至诗词
邵雍
由剥而复
梅花诗
2024年12月21日 6:00 AM
冬至祈福六宜三不宜 古人迎祥避灾殃的作法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哪些事适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冬至节
冬至宜忌
节气与生活
冬至
迎祥避灾
节气
2024年12月20日 10:07 AM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被赞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独步全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起源、成因背景,请一起来了解:
二十四节气
冬至
黄道
中国天文学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12月17日 9:20 AM
传统冬至节俗吃什么 每一品都是中华文明之光
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将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正中的匾额上,奏报“一元之始”的讯息,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初岁--冬至的胜景,而落实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冬至传统食俗,也映射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民间传统冬至吃什么和中华文明之光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探索吧!
冬至
汤圆
饺子
馄饨
补冬
二十四节气
冬至进补
中华文明
2024年12月16日 7:46 PM
喜获新生儿古礼民俗 “抓周”准不准呢?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结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阶段转换的重大意义了。所以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丰富这些日子的内涵,同时也给予人丰厚的祝福!本文就来说说喜获新生儿的民俗礼仪。
抓周
抓周
满月
周岁
弥月
三朝
新生儿
民俗
古礼
礼仪
周年
曹彬
宝宝
2024年11月21日 9:32 AM
立冬养精蓄锐 补肾保养日常六招
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立冬是藏之始,所以冬之养生重点在于闭藏、养藏。对应到我们的人体,立冬就是开始要让身体潜藏、养精蓄锐的时节,看冬天养生保养六招。
立冬
养精蓄锐
补肾
保养
日常
二十四节气
藏之始
四立
节气
俗谚
节气与生活
生活
食俗
去寒就温
早卧晚起
泡脚
按压
涌泉穴
温补
2024年11月6日 5:47 PM
九九重阳节古今同颂 内涵深厚风俗知多少?
“九九”也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满溢又将还原,黄金之秋将逐渐褪色,所以“重阳”也是个阴阳变化的关键日子。在古时的九九重阳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赏景、感恩祈寿和避厄的风俗,也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曲。
重阳节
民俗
敬老节
九九登高
登高避灾
饮菊酒
重阳糕
重阳养生
辟邪翁
延寿客
长寿
感恩
茱萸
赏菊
菊花
传统
风俗
习俗
典故
2024年10月8日 11:20 PM
秋分 教给人的生存之道!
天地四时节气的循环,例如秋分的“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年复一年在时光隧道中循环往复,准确而无穷无已,这是谁的造化呢?“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借着秋分的展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上天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吧!
秋分
节气
二十四节气
阴阳
昼夜
2024年9月22日 6:00 AM
中秋话花灯 手工怀旧走马灯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则知名的对联,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因为这个对联,他成为马员外的女婿,又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成就“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谈。对联中提到的“走马灯”,有着悠久的历史,借着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本期“纪载香港”就邀请到生和隆扎作第二代负责人梁金华师傅,详析“走马灯”的历史渊源、特色和手工制作遇到的困难。
【纪载香港】
走马灯
梁金华
曾莲
梁有锦
2024年9月17日 9:44 AM
“月夕”和“夕月”展现古今两个不一样的中秋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中秋节
中秋
月夕
夕月
八月十五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9月14日 12:12 PM
中秋节:月亮 嫦娥和月饼交织天上人间的情缘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中秋节
嫦娥
月饼
嫦娥奔月
2024年9月13日 12:58 AM
露从今夜白!应对白露之变的养生要点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白露
养生
节气
仲秋
二十四节气
节气与生活
运动
起居
穿着
饮食
2024年9月6日 4:35 PM
黄历七月半盂兰盆会 怎样才得以“超度”?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称“盂兰盆节”,从南北朝时代就有以“盂兰盆会”超度的作法,后来的历代也很盛大。“盂兰盆会”怎样慈悲救赎?怎样探涉了生命遭业报时的救赎呢?
盂兰盆
盂兰盆节
木连救母
七月半
中华文化300问
超度
2024年8月16日 8:40 AM
立秋来! 秋天著名的成语传递什么警讯?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叶落,迎来立秋节气!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也是多变的季节!古人从秋天的节气物候,得到许多感触,化作成语,也教给后人许多应变预防的功课。在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们要如何应变保安呢?
立秋
二十四节气
节气与生活
成语
成语典故
2024年8月7日 9:29 PM
《花样年华》手工旗袍师傅九月荣休 七十五载针线情
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秀令人目不暇接,当中多套旗袍出自于资深旗袍师傅殷家万之手,已达八十八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工作,迄今已步入旗袍行业七十五年,得悉今年九月他将荣休。
殷家万
手工旗袍
花样年华
康港刘影
2024年7月28日 7:59 PM
百年凉茶铺源吉林深度游
一个平日的下午,小弟经过上环苏杭街,看见有百年历史的凉茶老店“源吉林”总店开着,二话不说,走进去见识见识!
凉茶
源吉林
刘永康
康港刘影
2024年7月13日 1:05 PM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不因纪念屈原?一起来揭谜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粽子的起源
2024年6月10日 6:41 A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655 条记录
漫话风筝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