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是天灾也是人祸 防洪思维未变大地反扑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16日电)莫拉克山河怒专题报导(1)
太麻里、那玛夏……,莫拉克台风袭击南台湾,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屡被提起,小林村首度成为媒体焦点,却可能变成历史名词,这是天灾也是人祸,防洪思维若没变,大地反扑将成常态。

莫拉克台风挟带超过2500毫米雨量袭击台湾南部,台东太麻里嘉兰村、高雄县那玛夏乡民族村再次成为雨神肆虐的地方,甲仙乡小林村传出数百人遭活埋的消息。若云雨带再往北偏一点,新竹尖石、五峰及花莲红叶村恐怕也会遭土石流肆虐。

台湾何时可以摆脱土石流噩梦?台风超大雨量造成土石流,这是天灾,但人民居于危地,屡屡动用大量资源重建,台湾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静明说,“政府与民意代表有责任”。

台湾所在位置多台风、地震,汪静明表示,“这是自然条件”;台风变幻多端、地震无法预警,“这也是自然条件”。他指出,大自然的力量无法预测,“过度相信科学的力量,就是灾害的开始”。

有论点指出,若要提高治水工程洪水频率,在观光区、主要农业区应考虑运用更多钢筋水泥。汪静明指出,大禹治水成功,是顺应水势疏通,鲧治水失败是因围堵水势;从大川到野溪,政府对策如果只有堤防,不但很难期待成功,更要担心民众误认安全,继续在危地居住,生命财产一夕消失。

“更多的钢筋水泥建物,代表更多的灾害”,屏东环保联盟理事长洪辉祥也这么认为。他在莫拉克台风过后,深入林边溪、高屏溪、枋山溪上游查看,感触颇深。

洪辉祥以林边水患举例,“林边灾情、双园大桥断桥是人祸”,因为林边溪上游堤防化,加上居民长期抽用地下水,致地层下陷低洼,大雨一来,洪水被拘束在有限空间,无处宣泄,只好全处往低处流。

“讽刺的是,在林边溪上游有3000公顷台糖造林地,原本可供洪水泄流,并补注地下水,却因原本要治水的堤防全数流到下游,酿成重大灾害”,洪辉祥说。

对于重建路,汪静明说,政府、学术单位应充分揭露国土资讯,让民众知道那些地方是危地,由政府协助迁往他处居住,但也应尽量维持居民的生活模式,如允许民众返回故居地耕种,汛期撤离,由政府协助短期工作,“最重要的是,政府与民代不能再以选票考量,必须认真思考国土问题”。

洪辉祥也说,溪流是自然界的呼吸空间,要给自然之母足够的呼吸空间,要解决林边水患,应将上游堤防破堤改设水闸门,让台糖造林地成为滞洪区,洪水被大地吸收后还能补注地下水层,一举两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莫拉克造成许多民众失去生命财产,令人悲痛。但当媒体都知道风灾侵袭,应前进何处才有令人动容的画面时,政府实在需要好好省思,重新检讨防洪思维,否则耗费巨资一再重建,终究抵不过大地一再反扑,悲剧一再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