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台湾 娱乐 - 体育
神传美术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四)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质与代表艺术家
谢春华
font print 人气: 8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7月12日讯】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质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代的向往蔚为风尚;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更因考古的发掘,再度引起人们收藏古董的喜好,和对古典主义的兴趣。这时以罗马为背景描绘表现古人精神的题材也风行起来,人们不仅是欣赏及学习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进而试图直接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为基础,在表现形式上模仿希腊、罗马的古典规则,强调理性的表现,作品单纯而明晰。其构图多呈静态,均衡严谨,画面细腻精密;题材多以古代神话、传说,或表现历史和现实的重要事件为主,借古代英雄的事迹表达勇敢、光辉等高尚品德和历史的大场面。其复古精神不在于直接模仿古物,而在仿效其美的本质,重现古典的朴实风格。因此创作按严谨的学院技法依序完成,讲究考古与逼真写实,从衣着、手势、到肢体动作都十分讲究,所以作品兼具现实感和庄严的戏剧性。目地在使观者在感同身受,以唤醒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与献身于理念的纯朴美德。

三、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艺术家

绘画

新古典主义的画家有汉弥顿(Gavin Hamilton,一七二三 ~ 一七九八年,英国)、蒙斯(Anton Raphael Mengs,一七二八 ~一七七九年,德国)、大卫(Jacques-Louis David,一七四八 ~一八二五,法国)、阿比亚尼(Andrea Appiani,一七五四 ~ 一八一七年,意大利)、吉汉 (Pierre-Narcisse Guérin,一七七四 ~ 一八三三年,法国)等著名画家,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他的学生。



图19那不勒斯的国王斐迪南四世(Ferdinand IV,King of Naples),1760年,蒙斯,油彩、画布,179 x 130公分,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马德里(Madrid),西班牙



图20 Desaix 将军(General Desaix),1800-01年,阿比亚尼,油彩、画布, 115 x 88公分,凡尔赛宫夏托国家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u Château,Versailles),巴黎,法国



图21拿破仑在开罗赦免反叛者(Napoleon Pardoning the Rebels at Cairo),1808年,吉汉,油彩、画布, 365 x 500公分,凡尔赛宫夏托国家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u Château,Versailles),巴黎,法国

大卫(Jacques-Louis David,一七四八 ~一八二五,法国)

大卫出生于巴黎。他的远亲布雪在一七六五年将他推荐给维恩。大卫于一七六六年进入王家绘画暨雕刻学院,于一七七四年获罗马奖,翌年前往意大利罗马研究艺术,在罗马直到一七八○年返回法国。期间曾前往那不勒斯、庞贝与赫克拉宁,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古罗马文化影响,对古典主义发生极大兴趣。一七八一年通过成为王家艺术院院士,一七八二年成婚,育有二个子女。

一七八四年大卫又到罗马,完成以古喻今的《荷拉斯兄弟之宣誓》(图2)。一七八九年,大卫为路易十六绘制的《侍从搬来布鲁特斯儿子的尸体》(图15)在沙龙展出。此画面左侧、朴素的多立克柱式的建筑门廊前,坐着沉默在阴影中的布鲁特斯(Lucius Junius Brutus)(注十二),背后的侍从正搬进来儿子尸体,与右边明亮光线下,激动悲怆、绝望又无力的母亲和女儿们形成对比。这画不只是在描写一个家庭,布鲁特斯为维护共和大义灭亲的故事,更是触及当时大众的价值判断。


图22《侍从搬来布鲁特斯儿子的尸体》(The Lictors Return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1789年,大卫,油彩、画布,323 x 422 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混乱失序。一七九一年底大卫曾研究路易十四的肖像画,最后未能完成,这事曾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一七九二年第一共和,大卫被选为国民公会的代表,成为公共教育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的委员,是法国博物馆的奠基人之一。一七九三年六月马拉(Jean-Paul Marat,一七四三~ 一七九三年)被暗杀,大卫立即着手画《马拉之死》,以深切的感情描绘朴素的英雄形像。九月他被指定为公安委员会的委员,追随罗伯斯比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 一七五八 ~ 一七九四年)。罗伯斯比尔失势被斩首处死,大卫在一七九四年、一七九五年两度被捕,由于他的学生们奔走而获释。这时期他创作了《自画像》,和唯一的ㄧ幅风景画《卢森堡的花园》,那是从监狱窗口看出去的景象。获释后他主要从事教学和肖像画的创作,许多后来著名的画家,如安格尔、格罗等都是他的学生。



图23《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1793年,大卫,油彩、画布,162 x l25 公分,布鲁塞尔王家美术馆,比利时



图24《自画像》(Self portrait of Jacques-Louis David),1794年,大卫,油彩、画布,80.5 x 64.1公分,1794年,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一七九九年,大卫取材自古代历史和罗马传说,创作了结构宏伟的《萨比诺妇女出面调停》。主题取材自古代罗马建国传说﹕罗马人为繁衍人口,曾用计强掳萨比诺族女子为妻。数年后萨比诺人为了要夺回被罗马人劫掠的妇女,向罗马人挑战,而此时萨比诺女人恳求和平,进入双方中调停。大卫在画中特别以古典雕刻般的裸体人物表现英勇战士的气质和内涵(注十三)。其画面主要人物埃尔西莉(Hersilia)是萨比诺领袖达狄斯(Tatius)之女、同时也为罗马将领Romulus之妻,她张开双臂站在丈夫和父亲之间,恳切呼吁停战;其他的妇女孩童则在两军厮杀中哀求哭喊,显得格外无辜可怜。大卫用萨比诺与罗马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来比喻造成无数无辜受难者的多年内战。作品透露出要求和解的建言和画家对和平的渴望;其严肃的意义和绘画的技巧同样动人。



图25《萨比诺妇女出面调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局部,1799年,大卫,油彩、画布,385 x 522 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萨比诺妇女出面调停》在美术馆陈列展出时,大卫要求必须买票才能观赏,这在当时是很不寻常的,但看的人还是很多(注十四),这幅画整整展览了五年(一七九九~一八○四年)。然后大卫开始创作《雷奥尼达在温泉关》到一八一四年才完成(一八○○~一八一四年)。

一七九九年拿破仑任第一执政,一八○○年大卫成为首席宫廷画师。@*
(注十二)布鲁特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公元前六世纪罗马共和国的第一任执政官,布鲁特斯的儿子因参与被罢黜的傲慢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之图谋复位,被布鲁特斯依法处死。
(注十三)人们对于大卫在画中以裸体人物来描述主题内容提出质疑,他陈述他的看法:“……古代的画家、雕塑家、也经常用裸体来表现英雄和神,和一切他们想歌颂的人,像米开兰基罗、达文西、拉斐尔等。他们要表现的并不是一个哲学家,他们只在人物的肩上加上一个披肩,他们真正要表现的是被画人物的气质和特点。他们也不是在画一个战士,他们只在裸体战士的身上加上头盔,腰挎宝剑,手持盾牌,脚着凉鞋,但一样让我们感到战士英勇的精神和气质。如果要给人物增加一些美感,那么只要给他披上一个披肩即可,……。”
(注十四)《西洋绘画2000年》黄文捷等编译 台北市 锦绣出版社 1999年 页27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历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以长卷形式来描绘当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承平时期,京都街市与汴河漕运的繁盛景象。“清明”这绘画主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上河”的内涵是什么?展开画轴,从城郊沿汴河到虹桥再进到城区,河道两岸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陆交通经济发展,种种描写细致而生动…
  • 时代更替、文化兴衰,历史朝朝代代承传着。张择端笔墨精熟、呈给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呈现出来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经济活络的景象,繁华、复杂的活动场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戏。
  • 罗浮宫博物馆内收藏丰富,包罗广泛,堪称为艺术的宝库,不仅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向往,也为其它艺术馆树立典范,在艺术和社会教育方面影响巨大。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