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三字经 (四十一)
【原文】
唐(1)刘晏(2),方(3)七岁,
举(4)神童(5),作(6)正字(7)。
彼虽幼,身(8)己仕(9),
尔幼学,勉而致(10)。
有为者(11),亦(12)若是(13)。
【读音练习】
唐(t□ng) 刘(li□) 晏(y□n),方(f□ng) 七(q□) 岁(su□) ,
举(j□) 神(sh□n) 童(t□ng),作(zu□) 正(zh□ng) 字(z□) 。
彼(b□) 虽(su□) 幼(y□u),身(sh□n) 己(j□) 仕(sh□) ,
尔(□r) 幼(y□u) 学(xu□),勉(mi□n) 而(□r) 致(zh□) 。
有(y□u) 为(w□i) 者(zh□),亦(y□) 若(ru□) 是(sh□)。
唐(ㄊㄤˊ)刘(ㄌㄧㄡˊ)晏(ㄧㄢˋ),
方(ㄈㄤ)七(ㄑㄧ)岁(ㄙㄨㄟˋ),
举(ㄐㄩˇ)神(ㄕㄣˊ)童(ㄊㄨㄥˊ),
作(ㄗㄨㄛˋ)正(ㄓㄥˋ)字(ㄗˋ)。
彼(ㄅㄧˇ)虽(ㄙㄨㄟ)幼(ㄧㄡˋ),
身(ㄕㄣ)己(ㄧˇ)仕(ㄕˋ),
尔(ㄦˇ)幼(ㄧㄡˋ)学(ㄒㄩㄝˊ),
勉(ㄇㄧㄢˇ)而(ㄦˊ)致(ㄓˋ)。
有(ㄧㄡˇ)为(ㄨㄟˊ)者(ㄓㄜˇ),
亦(ㄧˋ)若(ㄖㄨㄛˋ)是(ㄕˋ)。
【字词义解释】
(1)唐:唐朝。
(2)刘晏:人名。
(3)方:才。
(4)举:推举。
(5)神童: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唐代设童子科,参加考试者称应神童试。
(6)作:同“做”,担任。
(7)正字:官名。负责刊正文字、校对典籍。
(8)身:本身
(9)仕:做官。
(10)致:到达。
(11)有为者:有作为、肯努力的人。
(12)亦:也。
(13)若是:像他们一样。
【译文参考】
唐朝的刘晏,才七岁就被推举参加神童试,通过后做了正字的官。他虽然年纪很小,却已经做了官。你们初入学的人,只要勤勉努力,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作为、肯努力的人,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问题讨论】
(1)你为什么来学中文?
(2)你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 * *
【故事天地】
天资聪颖的刘晏
唐朝人刘晏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个神童。七岁时,唐玄宗到泰山祭天时,刘晏献上一篇《东封颂》的文章。玄宗看过之后,十分的赞赏,便召见他。玄宗见他年纪小,怀疑《东封颂》非刘晏的手笔,于是命宰相张说出题考他。张说看了刘晏的试卷后,发现他果真天资聪颖,不愧是一位神童。玄宗因此封刘晏当“正字”的官,负责刊正文字、校对典籍。
有一次,玄宗对刘晏说:“你是个正字官,到底能正几个字呢?”刘晏一听,即刻跪在地上说:“天下的字我都能正,只有一个朋字,我还不能正。”原来当时朝廷里有许多人结党做坏事,人们称这批为非作歹的人为“朋比为奸”。刘晏所说的不能正“朋”字,就是指这件事。
刘晏年纪虽小,就有这样出色的表现,长大后成就更是非凡,当了唐代的宰相,成为一个爱民如子,负责尽职的好官。
【心得写作单】
(1)看完刘晏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一群人在一起,可以是“志同道合”的为同一个理想奋斗,也可能是结党做坏事。你认为这二者不同的关键为何?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