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平博怎么样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身心障碍

自闭儿的行为问题及其处理对策〈四〉

自闭儿异常行为的处理对策(二)

不适当的行为:

(一)行为型态: 包括干扰别人、中途闯入他人活动、及不顺从、不理人(听而不闻、像聋子一样、永远的孤独侠)。

(二)原因:

1、自闭儿童的干扰行为可能来自于自我刺激行为(感觉变异造成),如有些自闭儿童不断地吼叫,出怪声,绕圈子,自身旋转、弹跳、不停关门、开门。有关自闭儿以自我刺激的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原因,在下一段详细说明。

2、有些不适当的行为是因为技巧缺陷(低智能造成)所致。自闭儿的人际互动大都以实用为主,即表达我要或我不要。当他们无法是当表达其需求或抗议时,便会表现不适当的行为:抓人手臂表达“我和你玩好吗?”;抓妈妈的头发表达“我要尿尿”;抓人咬人表示“我很害怕”。

3、自闭儿童常被描述为不理人、听而不闻像聋子一样。因此,被认为不顺从,其实是他根本不知道别人叫他,或不知道别人的意思。

4、另外,有关闯入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及不理人等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不理解环境的要求所致。自闭儿由于认知缺陷,在解释掌握人际互动的各种讯息有困难,他既不理解别人的话,也不知道他人对他的要求期待,因此常不能顺从别人的指令,遵循生活上必须遵守的常规(亦即常常表现不合作的行为)。 因此,自闭儿常会在教室内不听师长的命令,我行我素,随意走动,活蹦乱跳,大吼大叫,干扰上课。

下课时,也不知同学间的游戏规则,而随意闯入、干扰、破坏别人的游戏。

(三)、处理策略:

1、自闭儿的不适当的行为若由于技巧缺陷造成,可教导他适当的行为

以表达其基本需求。当适当的行为养成后,不适当的行为自然消失。许多研究显示:当自闭儿能充分使用语言表达需求时,(如:“对不起,我不要喝水”,“对不起,我搭电梯”等等),其不适当的行为便消失了。

例如,笔者曾在办公室目睹一位自闭儿抓着妈妈的头发往厕所走,这不表示自闭儿要攻击妈妈,而是他尿急,需要解决。处理的方法是,教导他用口语、手语或肢体语言(用手拉妈妈的手或衣服往厕所的方向走)表示“要尿尿”,即可消除此问题行为。

又如,常见自闭儿在别人游戏时打人,这不表示,他要攻击别人,而是想要参与游戏。处理的方法是教导他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又如,常见自闭儿在别人玩推积木时,推倒积木,这不表示他有破坏的冲动,而是他不知道游戏规则。处理的方式是,教导他游戏规则及参与游戏的方法。

2、利用视觉讯息教导生活常规。

一般人,大都用内在语言﹙inner language﹚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自闭儿因语言能力薄弱,很难用内在的语言来管理行为,因此有赖使用外在的图示,描导其行为规范,让他了解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此外,自闭儿比较喜欢相对长久存在的视觉讯息。口语、手势、姿势等讯息,短暂需立即处理,自闭儿相对难于捕捉及处理这些讯息。呈现视觉讯息可以帮助自闭儿知道日常生活常规的步骤或特殊状况的反应方式,注意并处理生活中的转变,接受改变、遵守生活进程。

因此对于自闭儿不合作的行为,应用视觉讯息来教导及规范其行为。日常生活顺序,如早上起床后,先穿衣、再折棉被,然后刷牙、洗脸等,均应以图画来作提示。甚至做某件事的先后顺序,均可以图画指导,让自闭儿依图行事。在学校里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来规范自闭儿的生活。如老师可以在教室里的墙壁上,将当日生活进程用图示或文字公告,然后指导自闭儿依此进程做活动。这种作法类似正常人运用记事本、烹调手册、行事历、及活动进程表来规范其行为相似。

大多数自闭儿的行为问题乃是因为他不知道生活进程造成,因此上述透过视觉讯息的协助可以有效消除其行为问题。

例如在幼稚园里,有些自闭儿会推倒一大锅的点心。此时,可在点心锅前,置一牌子。在牌子上面画一双手推锅子,并在其上画一个“ ×”。然后用此牌子反复教自闭儿:“不可以推锅子!”。

又如,有一幼稚园园长提及:一位自闭儿每天到学园来,从不到教室上课,只是“不断地开门、关门”〈问题行为〉。笔者便是指导老师们用生活进程图示,修正此行为。明显地,当自闭儿知道每日生活流程时,老师便容易用此生活流程,指导他进行活动。如此一来,“不断地开门、关门”的问题行为,便会被正常活动所取代。

又如有位家长提及他的自闭儿兴奋的时候,在公共场所乱跳并大叫。他觉得很羞耻尴尬。笔者教他用图示法:用一张图表示高兴时,不可以乱跳、乱叫,而是要拍拍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