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谣(47)伦敦铁桥倒下来
【大纪元6月19日讯】《伦敦铁桥倒下来》原是一首军歌,以其简单易记易唱,旋律也在中欧与西欧广为流传。后来还被配上康乐游戏,民谣就被当作儿歌。而歌词中冒出的一句“我的女士”,其实是伦敦市民在质问藉修桥而中饱私囊的英王皇后。
英文歌词: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iron bars, iron bars.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my fair lady.
Iron bars will bend and break ,
bend and break, bend and break.
Iron bars will bend and break,
my fair lady.
Build it up with silver and gold,
silver and gold, silver and gold.
Build it up with silver and gold,
my fair lady.
中文译歌词:
伦敦铁桥倒下来
伦敦铁桥倒下来,
倒下来,倒下来。
伦敦铁桥倒下来,
我美丽的淑女。
用铁栏把它建筑起来,
铁栏杆,铁栏杆。
用铁栏把它建筑起来,
我美丽的淑女。
铁栏会弯曲和折断,
弯曲和折断,弯曲和折断,
铁栏会弯曲和折断,
我美丽的淑女。
用银和金把它建筑起来,
银和金,银和金,
用银和金把它建筑起来,
我美丽的淑女
此伦敦桥(London Bridge)〈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才是真正《伦敦铁桥倒下来》这首歌的伦敦桥,当然有着许多的沧桑。
在《伦敦铁桥倒下来》中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常常被误以为是距离它700公尺远的“伦敦塔桥(Tower Bridge)”。前者有近2000年的历史,从木桥、石桥,到改建为水泥桥;而后者是1894年落成的,有着两个可以拉起、放下的活动桥面,十分特殊讨喜,所以就被张冠李戴,成为《伦敦铁桥倒下来》中的主角。
被写进《伦敦铁桥倒下来》的伦敦桥,当然有着许多的沧桑。在这个伦敦桥所在的地点,由于河面够窄可以搭桥,河床够深允许海船进入,所以千余年来,在此陆续搭建过不同的桥,来连系两岸的居民。
第一座跨泰晤士河的伦敦桥是一座木桥,由罗马人在公元50年左右搭建。罗马人撤离英国之后,这座桥逐渐失修。公元1014年,丹麦人占领伦敦,英王埃塞尔雷德二世(Aethelred II)逃往法国,英国盟友挪威国王奥拉夫一世(Olaf I)率领军队,对丹麦人发动进攻,伦敦桥被战火烧毁。挪威军队编了一首歌《London bridge is broken down》(伦敦桥倒了)庆祝胜利,后来英国人依原曲调、修改歌词成了民谣传唱。
此后伦敦桥历经沧桑,在1091年被暴风雨摧毁,再次重建,于1136年烧毁。1176年,英王亨利二世任内开始改建为石桥,以取代先前的木桥,耗时33年后,终于在1209年约翰王任内完成。由于约翰王允许桥上建设建筑物,当时有过二百余商户营业,桥上形成了一个社区。1722年由于桥面交通挤塞严重,市长下令所有交通工具靠单边出入,这相信是英国行车靠左惯例开始。在1750年前,它是跨越泰晤士河的唯一桥梁。18世纪末期,桥已不能发挥原来作用,在1824到1831年期改建新桥,1967年又再度改建,原来石桥被拆解运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复原,成为哈瓦苏湖市主题公园的景点之一,新的伦敦桥也在1972年落成,更结实更实用,但是已经历史韵味尽失。
《伦敦铁桥倒下来》中歌词中,在各节结尾中呼唤的“My Fair Lady”(我美丽的淑女),其实另有所指。在多位可能人选中,比较广为接受的版本是指英王亨利三世的皇后伊莲娜(Eleanor of Provence,1223 -1291)。她在1269年被亨利三世指派管理伦敦桥,但是却挪用修桥的公款、中饱私囊。伦敦市民用传唱这首民谣,以质问“My Fair Lady”来表达对伊莲娜的愤怒。@*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