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谣(46)我的邦妮

张鼎奚
font print 人气: 70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7日讯】念大学时,参加了一期由教会举办的暑期英语班,来的三名年轻的老师中,有一位金发胖妞,名字叫做邦妮,因为年龄相近,于是好多学生都喜欢围在她身边,邦妮长邦妮短的,还有的学生随口就唱《我的邦妮》(My Bonnie),给这个第一次远渡太平洋来台的姑娘解解闷。

英文歌词
My Bonnie
My Bonnie lies over the ocean,
My Bonnie lies over the sea;
My Bonnie lies over the ocean.
Oh, bring back my Bonnie to me.
Bring back, bring back;
Oh, bring back my Bonnie to me, to me.
Bring back, bring back;
Oh, bring back my Bonnie to me.


我的邦妮 简谱

把人名当歌名的歌曲很多,所以对于《我的邦妮》始终没有太多的联想。这首乐曲是一首流传超过百年的苏格兰民谣,但令我吓一跳的是《我的邦妮》不是泛指邻家的小妹,而是十八世纪时,想要从英国人手中夺回王位,不幸失败后流亡海外的苏格兰王子查理(Charles Edward Stuart, 1720-1788)。

查理王子长得挺好看的,有点像女生,被苏格兰人腻称为“漂亮的查理王子”(Bonnie Prince Charles),其中的Bonnie是苏格兰高地爱尔人Gaelic方言中的“漂亮”的意思。也许因为这样,才能顺利地男扮女装成为麦当娜(Flora MacDonald, 1722-1790)的女仆,辗转离开苏格兰故土,而这首《我的邦妮》就是在怀念亡命海外的查理王子。@*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神来了》的原曲《所有的鸟儿都已经有了》是用三个段落,依序描写春天不同的风貌︰第一段是把不同的鸟儿视为不同的信差,不同的叫声带来不同形式的讯息;第二段表达了所有歌唱者对“新年快乐”的祝福与愿望;第三段表达孩子们应该和鸟类一样地高兴。不懂德文歌词的读者,可以对照着看英译歌词,至于中文歌词,已经被简化得只剩一段歌词了,也许是这样白话,才得以让小朋友能朗朗上口。
  • 这首《念故乡》的旋律是来自捷克音乐家德弗乍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 –1904)的《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缓板(又名《新世界交响曲》)。这是德弗乍克在1893年完成的作品,当时他由欧洲应邀到美国出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1969年,人类首度登上月球时,宇航员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带上去的就是《新世界交响曲》的录音。
  • 《恭喜恭喜》的作曲和填词都是陈歌辛(1914~1961)在1946年所写的歌曲,原本是恭喜抗战胜利(1935年),由姚敏、姚莉两兄妹合唱。俩人合唱“恭喜”两字多达数十次,却不会令人感到厌烦,歌词简单易上口,旋律编曲也很简练。
  • 据说樱花在日本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春天花季一到,满目都是盛开的樱花,但是它的花期甚短,素有“樱花7日”之说,因此边开边落便成了樱花树的特点,日本人藉樱花比拟人生,人生短暂,所以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像樱花一样的灿烂。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