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何必掉眼泪(2)

第一招:你希望你的孩子扮演什么角色(上)
黄金源 (特教博士,儿童问题咨询专家)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莎士比亚曾在其名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中,阐释人生如戏,每个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事实上,生而为人每天扮演许多角色。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从早晨起床开始:先扮演为人子女的角色;到了学校,又扮演学生及朋友的角色;课堂上,他可以扮演班长、小老师、排长……等角色;在员工消费合作社购物时,他所扮演是顾客的角色;放学后,可能又扮演送报生的角色。

角色可分为天生角色、成就角色及归附角色三种。性别角色及种族角色是天生的,国籍角色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归附的。天生的角色系与生俱来、无法改变,不是本文关心的主题。成就角色是自身努力赚来的,例如“博士”“教师”“律师”……等角色,是自己努力赚取的。个人对其成就角色基本上是喜悦的、心甘情愿的,本文亦不加以探讨。

归附角色则经由别人强加之于身。“民主战舰”、“正义使者”等角色是别人归附的。归附角色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当一个人被归附负面的角色时,心情是不愉快的、心不甘情不愿的,而且负面角色对当事人会有极大的破坏力。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是放在归附角色上。

人生社会化的历程就是角色学习的历程。“角色”一词,通常是指一组的行为规范,称之为角色行为。譬如说:学生的角色行为包括准时上课、依规定写作业、参与学校各种集会。透过楷模(role model)的示范作用,个人学会某一角色应做与不一做的行为(role behavior),此时称之为角色学习(role learning)。

当角色学习完成后,个人需预作角色扮演(role playing),以便未来能顺利演出。个人演出某一角色行为时,称之追角色践履(role enacting)。角色行为有的很清楚界定,有的却隐诲不明。清楚的角色行为容易被角色扮演者所践。设若个人扮演出某一角色,时日一久,便容易养成某一角色人格(role character)。例如:扮演商人角色久了,便会有一身铜臭味了。当行政人员久了,便有一股官僚习气。

从上述人生社会化的过程可知,归附角色对一个人是很可怕的。因为当一个人被归附某种角色开始,他便会努力学习该角色行为,卖力演出,并养成了人格角色,从此一辈子抛弃不掉该角色。

角色可分为积极角色及消极角色,或称之为正面角色及负面角色。例如一个孩子若被归附“放牛”、“神经病”、“呆瓜”、“阿达”、“小偷”、“没用”、“坏蛋”、“流氓”、“小太保”等负面角色,它便会如影随身,阴魂不散地影响他的一生。反之,被归纳积极的角色,如“好人好事代表”、“菩萨心肠”、“体谅的丈夫”、“模范生”、“乖宝宝”、“杰出工程师”、“华陀再世”、“优良教师”,都会鼓励他积极演出。

许多父母爱子心切,但教养不得其法。在亲友面前指责孩子的不是,其用意是:希望用此方法激励子女改过迁善。事实上,此种方法常事与愿违,孩子在众人面前,被截上“坏孩子”的标记。心理学上还有一概念叫做“自我观念”,他代表一个人对自身的看法和评价。

活在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其所作所为都会与其自我观念一致。在亲戚朋友面前指责孩子的不是,一方面是归附坏孩子的角色,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儿童不良的自我观念,如此一来,要孩子改过向善,实难上加难。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想法与期望。所以每个父母知道他们怀孕后,就开始注意营养的吸取,避免感冒、吃药,希望宝宝出生后健壮聪明。可是有些儿童年龄逐渐镸大后,开始出现不听话、抗争,甚至各种偏差行为,当初的期望完全落空。教养孩子变成苦差事。许多父母被子女的偏差行为气得暴跳如雷。父母也把孩子打得哭哭啼啼,自己也伤心掉眼泪。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 在废弃的童子军营地抚养在家上学的孩子意味着永远没有干净的双手——因为他们要建造小木屋、树桩日晷,以及在小溪边钓鱼。
  • 英文谚语说:“笑是最好的良药。”但笑还有其他的好处。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育儿工具,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因此,有时候父母跟子女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错的。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