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16岁,体格怎么差这么多?”“女儿老是坐第一排,月经也不来……”天下父母心,总是希望小孩高人一等,不要输在起跑点,想要让小孩长高一点。究竟什么是“转骨”?应该如何正确的调理呢?
“转骨发育期”(俗语“转大人”)指儿童在进入青春期时的一段生理及心理变化时期。这个阶段是人体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男孩平均12岁开始,女孩则在10岁左右,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发育期也不全然相同,有些较早熟,有些则发育较晚。在中医典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因此女生的青春期大约由10~14岁之间开始,男生是在12~17岁之间才开始。以女性而言,最佳的转骨时机是在初次月经来前半年;以男性而言,最好是在喉结长出变声后使用。
春天为阳气升发、万物萌生的季节,此时身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升发,与春天的阳气相应,故历代养生家提出了“春宜养阳”之说。初春时节,最有利于生精血、化津气,充实人体的组织器官,也是小朋友生长迅速的季节。
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黄帝内经》中提及“肾藏精、主骨、生髓”与“脾主四肢肌肉”的观念,若先天禀赋不足,加上脾胃不能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则生长发育容易迟缓。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转骨发育期需要热量、蛋白质及钙质、铁质、锌的补充,才能够应付生长发育的需求。
对于转骨期的发育或体质性的生长迟缓,可以酌加补肾健脾、补气益血的中药作为食补,例如:山药、续断、杜仲、黄耆、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川芎、熟地、补骨脂等,经中医师视个人体质调配后,炖煮鸡肉或排骨食用。一般而言男生与女生补的重点不同,男生着重补肾固精,刺激骨骼生长,女生则是补血、养血、疏肝。
此外如果能配合针灸,骨骼发育会更为显着。脚底“涌泉 ”穴可以促进人的增高,而头顶“百会穴”又是刺激内分泌重要穴位,因此针灸绝对有其必要性。 其他帮助长高方法,如:
1.充足睡眠:在睡眠中,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多,可以使身体获得理想的生长机会,所以小孩子是在睡眠中静悄悄的长大,如果睡眠不足,将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2.均衡营养:人体的骨骼组成与钙、磷有密切相关,而钙、磷的吸收与维生素D有关,而维生素D在日光的照射下可以转化生成。因此儿童应当多吃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接受阳光的照射,促进激素分泌。
3.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韧带的生长发育,刺激软骨的生长。
4.良好的情绪:要多给孩子温暖和关怀,使他们精神愉快,若精神经常处于紧张或压抑状态,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生长发育不良。(资料来源:台北医学大学《健康快递电子报》第109期2008年4月号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