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开奖结果

复制幸福DNA(2):为什么我们要生四个小孩

连加恩
font print 人气: 89
【字号】    
   标签: tags:

亲爱的儿子:

你知道爸妈为什么想要生四个小孩吗?爸爸不需要因为走家医科就得以身作则来推广生育;也不是因我的科有高龄医学的业务,所以我得增产报国,尽一己之力来对抗高龄化社会。当然,更不是因为爸妈待过非洲,所以接受了平均生六个小孩的文化。

爸妈想多生,是证明我们觉得活着真好,相信人生可以很精彩、很有意义,因此想要更多人,一同分享人生的丰富。

另外,我们也认为人丁旺盛,对许多事情都有帮助!(读到这,你觉得很奇怪,我们不是住三合院,也没有田可以耕种,为什么老爸有这么古老的观念?等一下再告诉你。)

很多人不相信“养儿防老”这种老祖宗的观念,甚至说:万一生了一个逆子,就算不被活活气死,也要帮他背负卡债。在爸妈的时代,这种情境的连续剧标准对白是这样的:“早知道会生出这种小孩,出生的时候我就会把他掐死。”更进一步说,有许多人也渐渐不相信婚姻的誓约,认为那不过是张不牢靠的纸。

然而,爸妈相信婚姻、家庭、还有世代传承的祝福,那是因为老爸相信上帝仍然眷顾、赐福这个祂亲手设立的幸福孕育单位。

有人计算,养一个孩子到大,平均要花一千万台币,因此少生一个,就多存一千万。爸爸可能数学不好,不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两岁的你,所带给我们家的快乐,其价值已经超过一千万了。当然,麻烦也已制造了不少,放心,那部分爸妈不会向你索赔。

“孩子越多,花费越多”这话绝对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质能守恒的宇宙,东边多用一点,西边就会短少一点。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但是幸福却会,恩典也会(这是为什么爷爷要把爸取名叫加恩),所以,爸妈就凭着对上帝的信心,相信养得起你们了。

你出生不久之后,爸曾和一位同学聊天,他问我:“养小孩会不会很累?下班之后,可以保有多少自己的时间?”之类的问题,我告诉他:“照顾小孩,有时候比在医院值班,照顾一整个病房的病患还累!”这位同学惊讶的继续问:“你难道不觉得,从现在算起十五年内,是好好打拼,在医界学术地位占得一席之地的时候?拿去照顾小孩,将来不会遗憾吗?”

“将来会遗憾?”“那要看你讲的将来是什么时候?”老爸想到自己在安宁病房照顾的临终病患,不乏大官、名医、大企业家,根据我的观察,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没有任何人会在意自己履历表长达多少页,成就过多少丰功伟业,他们最关心的,多半是:“哪个孩子今天怎么没来看我?”遗憾的,常常是当初自己没有多陪陪家人。若要走到那一刻的人来帮我们上人生课程,成功的定义会是什么呢?

因为在医院看多了单身老荣民的辛苦,面对同学的问题,爸爸当下坏心的想:“你不想生孩子,等我老了、病了,我要住你隔壁床,到时候,来探访我的人要把你吵死,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子孙满堂。”

儿子,读到这段,你不要以为老爸真的这么坏,生你养你是为了照顾老了的我,或者只为了向没有孩子的人炫耀。其实,许多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没有后代,那绝对不是他们的错。你应该用另一种正面的角度想,现在养小孩的人,算是很无私的。因为根据经建会的数字,等你到了老爸现在的年纪时,台湾会有两成以上的人是老年人;届时像你们这种有生产力、可以赚钱工作、缴税给政府的人却相对减少;老爸生你养你,让你将来努力工作缴税,可以去照顾那些躺在老爸隔壁床的病人。

爸爸的一个朋友因不孕的问题,接受泌尿外科黄医师(就是爸爸带你去他们家玩小狗的那位)的帮忙,顺利生下了小孩,爸写信给黄医师的太太—小儿科杨医师,和她分享这个喜事,并请她代为转达谢意。这位杨医师回了一行字,让爸印象深刻:“每当我看到愿意生孩子、养孩子的年轻人,就会产生一种感动和敬佩。”原来,在小儿科医师的观点来看,愿意生小孩,是会令人感动的呢!

爸爸犹记得和同学们刚踏入医院当见习医师之时,虽然不会看病,就受到很多病人的欢迎。原因是许多住院老人家们的子女多半在上班,当他们看到年轻面孔走进病房来探望他们,像是好不容易找到知己一般的,可以把心里的孤单一古脑地倾吐。等到你长大,路上所见的年轻人会是现在的一半,到时候,你若是走进医院,可是大家的宝,高龄医学病房的医师们,可能会希望你陪他们的病人,从第一床聊到最后一床。

等你大了,爸爸鼓励你去当义工,去照顾自己没有小孩的老人家。

读到这里,你有点迷糊了,到底爸爸为什么要生四个小孩呢?根据上文好像一下要到病房照顾老人家,一下又说为了工作缴税。其实,爸爸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派来地球的小天使,可以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祝福别人,这些天使的工作,爸喜欢用一个名词形容“Agent of change”。然而因为改变世界这个工作太繁重了,爸妈一辈子只能完成拼图的一小块,需要别人接手,而生四个小孩,代表我们离开世上之后,我们家所贡献的改造人力,可以增加一倍。需要人丁旺盛是为了这个。

最后一个原因,爸爸有点不好意思讲,所以放到最后面。那就是爸妈觉得,来当我们小孩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朋友,而这机会千载难逢,因此要开放多一点名额,你生出来之后,名额只剩三个了。也许你会问说,爸妈怎么知道当别人的小孩不会更幸福呢?傻孩子,既然当了爸妈,就应该要有这种骄傲和把握,若是爸妈觉得自己做不到、做不够时,就请上帝帮帮忙啰。

摘自:《爱呆人生连加恩──复制幸福DNA》圆神出版社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过BN(O)签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移居英国,当中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许多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移民。移民英国的港爸Gordon Lam,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来到英国读中学,即将升读大学,究竟他们需负担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样应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呢?
  • 为何小孩曾经那么乖巧可爱,长成青少年却完全变个人?爱唱反调、爱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话就暴怒!完全不知该怎么相处?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