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17日讯】一跨入九份,立即跌进云山雾海,脚步飘移。
“九份”是昔日台湾的采金矿中心,在清朝初年的时候,这里的村落只住了9户人家,每当外出采购时,每样东西都是要九份,后来九份便成为这里的地名。这个山环海抱的小空间,随着金矿业的几番兴衰之后,就像收藏在千里之外的一幅山水画,清逸落寞,一边是茫茫海域,点点渔舟,一边是绵绵群峰,飘缈的云雾,走着走着,竟有一种时空错落般的奇特感觉。
到了九份金瓜石、濂洞里的涧溪桥,更感到一阵惊愕欣喜,一片躺在河湾里的黄灿灿的石头,蓦然映入眼帘。因这里的水中有大量的砷元素,使石头在日久天长中变成了腊黄色,放眼望去,一块块金黄的水中石,连着青郁的河岸,遥对山壁悬挂的黄金瀑布,一派浑然天成的妙景,使人顿时坠入童话般的诗意里,所有都市的喧嚣烦恼立时忘却。
没想到有一天会来到这座小山城,从海湾渔火、山岚雾霭到店户人家,总觉得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气韵。顺着地势攀延的九份老街,中式灯笼、观景茶馆、芋圆小吃、古旧艺品,林林总总和亲亲热热中,呈现出的似也不止是那种怀旧风情,但这个山间小城的吸引力究竟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踏着街巷一段段拐弯抹角的石阶,不知怎么,脑海中竟浮现出“海角七号”里的台湾小镇恒春,想到影片里的爱情、梦想和音乐。
《海角七号》在小人物的悲伤欢笑中,带出了现代化与乡土和传统之间的碰撞,这种冲突和对抗随着时代的发展,往往比一场战争的记忆更为尖刻。影片对小镇乡土文化最终找到自己尊严的肯定,与九份在都市人的心灵中保有的位置,确有某种意义上的相通。但使九份再度声名鹊起的,是另一部电影《悲情城市》,它在这个被遗忘的小城的拍摄,又使九份一夕爆红,随着高楼平地起,样貌也变了调。
于是这个鸡犬相闻的小镇,斑驳中透出了繁华,冲淡中平添了喧闹,但它那荒老的矿坑、淘金工具,废弃的最早戏院,日据时代的建筑等等历史痕迹,仍让人充满怀念。而那些随着山坡地形攀缘的房舍,和一家家岁月悠久的老店,更以一种久违的亲切,向人展示着被打开寨门后的不情愿。
当友人的车子缓缓离开海滨山道,驶向台北的灯火时,我忽然有些明白了那种始终说不清的感觉。九份奇特,也许不仅在于它那变幻莫测的海观山景、罕见的金黄石头、特殊的竖崎路,而更体现在它的兴衰变迁中,那不改的名字“九份”,那深幽的昔日老街,那青山依旧的海湾,都在诉说被抛上城市文明的版图后,对往昔的淳朴平实、对古老根源的眷念,这种缱绻纠葛的生命形态,正是九份的魅力。
看着人潮向那里集中,又从那里回流,看着现代人对九份的寄情,不由心生感慨,不由想到美国神韵国际艺术团,在台湾巡演掀起的热潮,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盛大精神飨宴。美丽的宝岛,一个震撼心灵的天地福音,在启迪你,启迪人们尘封的记忆;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的浩浩清流,在润泽你,润泽人们干涸的心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