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并锡画作栩栩如生 还原古宁头战史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金门古宁头战史馆陈列的13幅大型油画,栩栩如生呈现60年前年国共激战史实,吸引游客的目光。但是您知道吗?参与作画之一的施并锡,竟是在“闭门造车”环境中还原战史现场。

据中央社报导,现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的施并锡,25年前应金门防卫司令部邀请,参加古宁头战史馆战画绘画,他日前带着家人重回金门,欣赏当年的作品,才透露出创作秘辛。

1949年中共军队席卷中国大陆后,于当年10月25日由第10兵团出动9000多名兵力渡海进犯金门,在古宁头遭到国军第22、12兵团迎头痛击,血战3画夜,入侵共军非歼即俘,史称古宁头战役。国军一战不但保住金门,也奠下台湾安定的基石。

1984年,金防部在古宁头战场辟建古宁头战史馆,缅怀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保卫金门的牺牲精神,由于欠缺战争照片,因此,邀请国内13位知名画家绘画战史,施并锡为其中之一,他却是作画前唯一没有到过金门现场的画家。

施并锡回忆说,其他12位画家是在1983年底即受邀作画,他是在翌年4月1日才加入,可以说是临危受命,由于时间有限,交通不方便,并没有到金门现场,但因是专业画家,反而是第一个交稿。

施并锡作画的题目是“登陆激战”,就在自家顶楼画室日以继夜赶工,以一个多月功夫绘出800号尺寸的油画,直到挂画时才首度踏上金门。

作画时才37岁的施并锡,虽然没有到过金门,但他曾到同属战地的马祖北竿服役,深切感受过战地气氛,不过为求还原史实,施并锡搜集相关战史资料,了解战争经过,并到北市西门町购买军服、武器、战车等模型,还找学生当模特儿,终于完成“登陆激战”。

喜欢看战争片的施并锡表示,从电影中获得不少帮助,尤其是战争中风向、阳光照射角度等对炮火烟硝影响,才能使画作更生动。

施并锡自称是对军事外行、政治不内行的人,他说,当时一心只想要还原历史现场。

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25年后,终于能陪同支持他的84岁老母梁彩銮、及爱妻宋素容重回古宁头战史馆欣赏“登陆激战”,老母一见画作既惊讶又得意爱子能有本事,把几百个军人画在一幅画中。

第六度到金门的施并锡,再度提笔作画,但这次画的不是战史,而是金门的风狮爷、闽南式古厝,对于两岸从炮火相向到三通,走向和解,他说,仇恨、冲突都是多余的,人类不应用战争、武力来解决纷争。

施并锡进一步说,历史不能遗忘,教训必须记取,他衷心期盼战史馆设置的目的是希望人间不再有战争,两岸和平相处。

现年62岁的施并锡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系,曾到美国纽约大学艺术研所深造,1977年在台湾省立博物馆举行首次个展,1987年以“母与子”系列荣获首届席德进基金绘画大奖。

他目前身兼员林青年画会会长,暑假准备带更多画会同好到金门,让更多人彩绘金门的美景,以人文、人本和人伦构建文明的社会。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施并锡,25年前应军方邀请为古宁头战史馆绘画战画,17日回到金门提笔作画,不画战史,画风狮爷,他欣喜两岸由炮火相向走向和解,感触很深。//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土画家施并锡十日在彰化县文化局举办回乡个展开幕式,他几年来踏遍故乡土地,将蕴含的生命力透过画作呈现出来。他强调,本土精神就是自我认同,希望以画作阐述本土精神。
  • 台湾茶在19世纪清末到日治时代风靡欧美。当时欧美人士对于香气迷人的“福尔摩沙乌龙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无限好奇与想像,一箱箱绘制精美的乌龙茶,从东方国度远渡而来,价格高昂且抢手。
  • 伴随着飘扬的五彩布条、七彩霞光,有着绝世神功的侠客在操偶师的掌中翻腾跳跃,源自台湾的“金光戏”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戏的一大种类。同一时期,美国知名布偶剧电视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猪小姐(Miss Piggy)与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师Jim Henson在1955年创造以来,成为美国电视、电影行业重要的文化象征。当台湾布袋戏来到美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报记者专访现任台北偶戏馆馆长的蔡易卫,分享他两年前访美交流的经历。
  • 2023年中秋节前后,Gene身穿一袭黑色旗袍,现身在伦敦的公益慈善演唱会中,用英文唱出邓丽君原唱、苏轼作词的〈水调歌头〉,也就是华人耳熟能详的《但愿人长久》。(Gene提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Gene身穿一袭旗袍,在伦敦一场演唱会中用自己翻译的英文唱出邓丽君名曲《但愿人长久》,引领西方人领略千年前苏轼《水调歌头》中美丽的月色、对天人究竟的思考、挚爱家人的系念,以及一个凡人对生命永恒美好的期盼。
  • 2021年香港摄影师高仲明移民台湾。(宋祥龙/大纪元)
    恶法如影随形、无所不在,“这就很像一把无形的刀架在你的身上。我觉得这是最恐怖,比直接不让你说,更恐怖。”早年到中国采访,他看透了暴政下受荼毒人们的血泪悲歌。他预见中共黑手下的香港将“慢慢脆弱、慢慢腐化”。于是他与妻子选择移民与香港生活状态接近的台湾。
  • 想想看古代,确实没有便利商店,也确实没有线上购物,不太可能有物流的概念,或是快递等现代的名词出现。不过,如果你阅读过古书,孟子说过:“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孟子何许人也?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看看《货郎图》,想想这句话,谁说古代没有物流的概念呢?再看看这些货郎,他是不是肩负着物流的概念?然后实践了孟子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的概念呢?
  • 侨居法国的台湾人对台、法两地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体会?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紧张的境况下,他们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打算?为此,笔者采访了三位生活在法国的台湾年轻人,他们分享了在异乡生活、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们置身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断吸收法国文化与精神价值的同时,始终保留着对台湾的热爱。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法国和台湾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样。”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因民族思想与传统习惯的不同,而有着其差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