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漫谈二

史上最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

许平和
font print 人气: 120
【字号】    
   标签: tags:

卫夫人本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据载,卫夫人书法师承钟繇,善长隶书楷书。由于卫夫人并无留下任何书法作品让人参照,我们只能从两段唐人的书评中想像魏夫人的书法风貌:其一是韦续在《墨薮》中称赞魏夫人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如红莲映水,碧朝浮霞。”其二为张怀瓘,他在《书断》中列卫夫人隶书为”妙品”,评之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

当然,不管卫夫人书艺到底如何,书法史都必须记她一笔,因为她教出了书法史上的第一号人物:王羲之。传说中王羲之七岁就向卫夫人学习书法,所以卫夫人可说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十二岁那年王羲之无意间看到了父亲藏在枕头里的书法理论《笔说》, 一段时日后书法便有很大的进步。王羲之书艺的突飞猛进自然逃不过卫夫人的慧眼,当时卫夫人看了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感动,欣慰自己的书艺将后继有人,并断言这位学生将青出于蓝而更甚于蓝,成为明日之星。

此后一直到王羲之结婚生子,卫夫人与王羲之师生间的往来从未间断。相传王羲之儿子王献之五岁时,卫夫人还特意写了《大雅吟》赠给献之,对后辈始终寄予厚爱。

以上事迹多半出自裨官野史,然而大家从不会计较它们没有史实根据而乐于传诵再三,因为中华文化向来重视饮水思源的美德,二王在书法史上出了名,那些曾经提携过他们的亲朋师友理应受到赞扬。这样看来,“王羲之学书卫夫人”虽然只是书法史上的一小段考据事迹,但卫夫人用心教育后辈,教七岁羲之、五岁献之一笔一画写字这幅想像图,当是文化史上永不抹灭的一页。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钟繇从小就喜欢书法,十一、二岁年纪轻轻就随着老师到山东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长大后对书法的喜好程度更是只能用“痴”来形容.........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 斯皮诺拉对敌军的武艺充满敬佩,遂允许荷兰军队如阅兵游行一般地撤出布雷达——他们手持武器,鼓声震天,旗帜飘扬;他也严禁部下对败军幸灾乐祸。当尤斯蒂努斯以传统方式向他走来示降时,斯皮诺拉下马与他平等相见。两人一见面,斯皮诺拉便对这位荷兰指挥官及其部队大加赞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