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晟:神与我们并肩作战(15)

孤独者的孤独之故
口述/高智晟 文/易帆、郭若(大纪元记者)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抱歉!该文章已过期,内容无法显示,欢迎阅读其他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爱一个人,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和那个人的生命联在一起。一九八五年,青春靓丽的女通讯兵耿和在军营中与伙食管理员高智晟相遇,被其善良的人品所吸引,从倾心、爱慕,最后两个生命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 九八年在乌鲁木齐,有一次高智晟回家交给耿和一笔钱,耿和一看都是零钱,问是怎么回事,高智晟告诉她:“当事人给我的代理费都是十块二十块凑起来的,那是他们的血汗钱。我的钱挣得越多,我的当事人的苦难也就越多!”
  • 命运没让高智晟选择,从他律师执业第一天开始,就匆匆把他抛进了扶羸弱,护一方的角色。很难说这个角色对高智晟最终意味着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维权律师要比其他的律师承担更为深重的道义,付出加倍的艰辛。
  • 这是何等的荒唐!律师寻求体现国家法律价值成了一种危险,违法乱国的倒站到了道义的制高点,他要处理你!
  • 非常感谢袁先生对我的理解,形单影孤的独处、独行大致上算得上是一种孤独,但袁先生文中点到的我的孤独的内核是,我以我认准的方式去思想、去选择,这种思想及选择有时让人痛苦以至绝望,岂止是孤独了得。
  • 每个小生命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即便地上被无数次忽略的野果,在某时某刻也可以成为主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呢?生命中寂静的时光居多,但只要耐心守候,最寂静的角落也会绽放出最美的光彩吧……
  • “诗是吾家事”,这不仅是家族传承的训勉,更是他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诗歌,对杜甫而言,早已超越了抒情遣兴的工具,或是干谒求进的手段,而是他存在的方式,是他思考、感受、回应这个世界的根本途径。当现实将他逼入绝境,官场失意、家国残破、身体衰败,唯一能紧握不放的,或许只剩下这支濡染了毕生心血的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