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报导

【水彩行家】台北植物园之美水彩展

2009/5/23~6/9 中正纪念堂 第四展厅与三楼艺廊
font print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参展画家:
邓国强、谢明锠、洪东标、黄进龙、陈树业、陈文福、陈品华、许德丽、曾己议、钟世华、李招治、甘丰裕、吴冠德、程振文、苏牧真、王瀚贤、林毓修、郭进兴、杨笙铭


洪东标

陈品华


郭进兴


邓国强


台北植物园几乎是台北地区最多艺术家写生作画的地方,我已经算不出有几次进出台北植物园了,从三十多年前的学生时期跟着老师来此写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也都会顺便到此绕一绕,当起老师后也经常带着学生来此写生;


钟世华

林毓修


王瀚贤

陈树业

以前来这里多半是画荷、赏荷,观察植物,近年来鸟类动物越来越丰富,除了常见绿头鸭在荷池里优游,白鹭在荷叶间觅食外,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翠鸟、八色鸟、林雕和许多叫不出名子的鸟类;这里汇集了植物、也吸引了动物,它不仅是台北的肺,也是一个隐藏了生物多样性的奥妙橱窗,让台北人都把这里当作是花园、是知性的宝库、更是最佳休闲场所。


阳光舞跃

甘丰裕


李招治

杨笙铭

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的画家们再度与农委会林业试验所合作,以“台北植物园”为主题进行创作,画家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台北植物园的美,四十余件作品中有荷花池经典的构图、有大视角的开阔场域、有微观的细部特写、有森林意象的阐述、更有展现互透式的多层次空间趣味,以具象写实来解构与诠释自然,展现植物园多元的美,欣赏这些优美的画作,不需要有高度学习的经历或长篇大论的文字注解,民众易于解读与体会,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陈文福

邓国强



程振文

许德丽

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认同艺术必须关怀社会、亲近民众,协会成立至今多次的以主题性的创作作为激发社会认同与思考,期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发挥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


谢明锠
<--ads-->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了办理此次展出我格外努力的创作,此次展出除了精选的30余件玉山行旅的作品将依序由塔塔加步道的起点开始,展现我在步道行程中的所见所闻;另外加入土楼、马祖、武陵农场等近期游历的景点所创作的作品共70余幅作品,以透过画家敏锐的眼睛来撷取美景,藉由此次的展出和画集的流传,希望观赏和读者能在翻开这本画集的那一刻起就和我一起进行这一段美丽的旅程。
  • 作画必须感性理性兼备,许多能力是经验累积出来的,不断的遇见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气不馁、热情坚持必能成功。
  • 新庄中平公园,对这一座伫立在公园内的雕像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在我担任新庄高中一年级的美术课程中“认识在地艺术家”单元,李石樵老师就成了最佳男主角,因为他就是新庄的“艺术之光”,希望学子们能珍惜这份情缘。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