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圣诞节

段信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5日讯】圣诞节,于我走过的童年直至青年,绝非一个美妙的名称,它原本就不与我息息相关,出现时却饱含苦难和同情,它直接影响着我对这一节日的判断和想像,且在较长的生命旅程里,时常为自己能长在阳光下而庆幸不已。

安徒生,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让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美丽的圣诞平安夜里,被大雪和寒冷吞噬了幼小的生命,这怎能让我看到它的美好与希望所在,更难以憧憬雪花飞扬的节日夜色。西方、资本主义、丹麦……这些灼人的字眼,统统成为罪恶的象征,小女孩最后三根火柴点燃的一刹那,圣诞老人慈爱的光芒瞬间化为仇恨和黑暗记忆。至此,我的童年,在缺少炉火的冬夜,也居然感到温暖,我们可真是幸福。

……21世纪的一个冬天我终于站在安徒生雕像前,漫步于安徒生写作和生活的哥本哈根古老街道,并努力搜寻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有关故事的印记,可我几乎没有任何感同身受的发现,由于此刻我仍坚持相信安徒生笔下的苦难一定发生过,但一二百年前的童话,让我在一二百年后对这个国家生出憎恶,实在没趣。

走近丹麦得出的结论是,孕育出仇恨种子的那个我心性生长的少年时代,正是丹麦高速发展社会稳定繁荣的时代,而祖国“和谐盛世”的今天,“路有冻死骨”的悲剧仍在发生,平安夜里,谁能保证不会再有冻死的冤魂?

2010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困扰于欢乐和继续忧伤的两难之中,我终悟出我和我同时代人的最大悲哀:我们的思想充满变数,我们没人能顺着少时的世界观延续至老,只要不傻,就能每天不断发现自己的无知和被欺骗,于是气上心头或一笑了之,然而这完全不是我们的错,因为灌输者来自于千千万万个有名无名我们曾尊敬的前辈们,我们被他们一遍遍的洗脑,
而他们又是被谁洗了脑呢?而生长在耀眼红旗下我们的下一代呢?谁又敢说他们不是正在幸福的继承着我们的悲哀……

圣诞快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圣诞节的早晨醒来,能够在床下或是圣诞树下找到圣诞礼物,是一件孩子们幸福的事情;如果这礼物又恰恰是圣诞老人送的话,那就是一件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 “没有欣赏纽约的橱窗秀﹐圣诞节过得就不完整”。纽约各大百货商场推出的橱窗秀对于纽约这个艺术之都来说﹐当属实至名归﹐成为圣诞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 心灵需要希望。心灵需要光芒。圣诞节带给我们的是守护良知、树立正信和坚守道德勇气的启示。
  • 2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新西兰民众用圣诞树,五彩缤纷的彩灯装饰在自家的花园,商家也用圣诞树、各种卡通人物装饰自己的橱窗,当然常见的还是圣诞老人。
  • 该怎么来形容圣诞节在西方世界的含义,翻来覆去查看了许多有关它的资料,总的说来就是意味着耶稣降临的日子,而每年的圣诞节都是来纪念和等待上帝福音的日子。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