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3日讯】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美国牛肉风波继续延烧,台湾立法院2日上午举行公听会,立委与学者连番炮轰,强烈表示反对立场,有学者指出,这样的政策有无法评估的风险,但也有人强调风险只有百亿分之五,在场所有与会的立委则一致要求重启美国谈判,以及不要公告扩大美国牛进口,对于立委的质询,杨志良没有正面回应公告时间。
立法院举行“食品卫生管理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暨美国牛肉”公听会,各界持不同的说法,立委一致认为必需要重启美国牛肉贸易谈判,要求进口的公告暂缓。
杨志良回应,台美双方对谈判都有期待,美国原本希望30月龄以上牛肉、全牛都贩售台湾,卫生署已尽最大的努力,让美国牛进口标准不亚于韩国,将采取30月龄以下去除特定风险物质的牛肉及其产品。
各界人士及学者 正反意见不一
台大兽医系教授、狂牛症专家赖秀穗认为,虽然10年后狂牛症将会消失,但是摄入普利昂蛋白而造成人类新型库贾氏症的潜伏期很长,未来6年内,有狂牛症的美国及日本将会出现人类病例,年轻人具较高的风险,且越年轻罹患风险越高,她痛批卫生署风险评估不够完整,必须做好本土风险评估,并要求停止公告并重启谈判。
台北医学大学教授陈重信表示,把关美国牛肉,应该至少办10场公听会,听取各方意见再决定,非只依国外资料。
消基会秘书长吴家诚也表达反对,狂牛病将长期影响国人健康,解禁风险评估如果还没做好,就不应该贸然进口。
不过,中华民国兽医师公会全联会指出,要严格把关,还是可以进口。
政府看法与对策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长许天来、家畜卫生试验所长黄金城表示,猪不会得狂牛症,不过为了从源头切断狂牛症病原“普利昂蛋白”进入国内,农委会会透过四种国际公认的方法,检验进口牛肉是否带有普利昂蛋白。
卫生署官员透露,包括牛脑、牛眼、牛脊髓等高风险部位,原则上不会进口,但如果有厂商申请,绝对逐批逐箱检验,提高检验规格,让厂商知难而退。
国民党立委黄义交建议,把台美牛肉议定书送交立法院备查,再由立法院修改卫生食品管理法,禁止美国牛内脏、绞肉进口,只要立法院三读通过,在国内法位阶优于台美议定书的状况下,自然可以解套。
卫生署长杨志良表示,先送交行政院后立院备查,没说过签约不能改变,目前还在听取各方意见考虑中。
(http://www.dajiyuan.com)